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投机和泡沫是很早就有的经济现象,从早期的"南海泡沫"、"郁金香狂热",到日本的泡沫经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热,甚至包括现在的互联网热,都可以发现其踪影,  相似文献   

2.
石洋 《国际融资》2004,(5):36-38
近年来,泡沫经济已取代经济衰退成为人们的梦魇.有人说中国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大泡沫,也有人说中国股市中存在着大泡沫。例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深交所副经理王健就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市值存在着许多泡沫,许多股票缺乏长期投资价值.大大增强了金融体系的风险。而其他一些人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中国股市目前尽管是投机盛于投资.但属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中国的一种必然现象.还谈不上什么泡沫。  相似文献   

3.
投机和泡沫是很早就有的经济现象,从早期著名的南海泡沫、庞氏计划、郁金香狂热,到日本的泡沫经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热,甚至包括现在的互联网热,都可以发现其踪影,而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更是将这一经济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由于房地产在新疆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主导型产业,所以房地产市场的动向一直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尤其在近期,对于新疆的房地产业是否已经出现泡沫或过热的现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看法有三种:1.新疆房地产有泡沫,而且已经到了很危险的阶段;2.新疆房地产确实有泡  相似文献   

5.
大泡沫     
在泡沫之中,如何生存7在泡沫之后,会留下什么?从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到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从英国的南海泡沫到英格兰铁路狂热,从美国的大萧条到纳斯达克泡沫。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这种泡沫现象?  相似文献   

6.
周博然 《中国外资》2011,(20):54+82-54,82
在经济,商业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繁荣现象时有发生,这种非理性繁荣现象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投机性泡沫。投机性泡沫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而且致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亏损风险。对一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针对非理性繁荣现象的研究是行为金融学理论的研究重点,本文就将借助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辅助群体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究非理性繁荣现象中投机性泡沫的产生与破灭机制,希望对广大投资者有效认识投机性泡沫的实质.有效规避市场的泡沫风险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虚拟资本特别是国际虚拟资本及其造成的经济泡沫现象的研究,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了虚拟资本的特点,泡沫催生以及泡沫破灭的机理,国际虚拟资本加剧泡沫造成的危害和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我国应以泰国经济危机发生和日本金融泡沫破灭为前车之鉴.采取积极的措施阻止虚拟资本及经济泡沫对我国经济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8.
资产泡沫     
《山西财税》2007,(1):27-27
泡沫是一种经济失衡现象,可以定义为某种价格水平相对于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理论价格(一般均衡稳定稳态状态价格)的非平稳性向上偏移,这种偏移的数学期望可以作为泡沫的度量。导致价格泡沫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与预期相关联的过度投机行为、幼稚投机者交易行为、规范失灵,诈骗行为和道德风险等都可能成为导致泡沫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程文芳 《中国外资》2008,(11):151-152
长期以来。企业普遍存在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财务报告P的资产“泡沫”严重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降低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资产减值会计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胡旭峰 《中国外资》2013,(18):60-60
在现代金融交易的过程中,产生经济泡沫是不可避免的。经济泡沫是指经济在运行中会出现类似泡沫状态,看起来是十分的绚烂多彩,但因缺乏内涵作为支撑,最终会面临坡灭。这种现象既体现在当今的金融资产独立运行上,也流露出现在金融系统内在环节的薄弱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金融交易的过程中,产生经济泡沫是不可避免的。经济泡沫是指经济在运行中会出现类似泡沫状态,看起来是十分的绚烂多彩,但因缺乏内涵作为支撑,最终会面临坡灭。这种现象既体现在当今的金融资产独立运行上,也流露出现在金融系统内在环节的薄弱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Taylor规则的分析角度出发,讨论资产价格泡沫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本文通过加入资本市场因素对Taylor规则进行了动态扩展.以研究1994年第1季度到2001年第4季度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对股市泡沫做出响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这一时期内中国的一货币政策表现为一种不稳定的规则.中央银行并未运用利率政策抑制股市泡沫增长,在不经意间容忍了明显的股市泡沫。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家》2010,(2):160-160
滞泡 按照字面理解就是经济停滞与资本产品的泡沫,解释为政府的扩张性宏调政策,对振兴经济的效果未达到预期,另一方面,经济泡沫化的情况却急速恶化,形成了实体经济持续呆滞而资产泡沫上涨的背驰现象,所以称之为“滞泡”。  相似文献   

14.
肖立见 《深交所》2006,(5):12-14
人们经常关注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等经济泡沫现象,较少提及社会泡沫。其实,中国的社会泡沫比经济泡沫要严重得多,危害要大得多。在中国,诸如机构设置泡沫、职务配置泡沫、职称评定泡沫、学位授予泡沫、头衔称谓泡沫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商业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繁荣现象时有发生,这种非理性繁荣现象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投机性泡沫.投机性泡沫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而且致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亏损风险,对一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针对非理性繁荣现象的研究是行为金融学理论的研究重点,本文就将借助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辅助群体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究非理性繁荣现象中投机性泡沫的产生与破灭机制,希望对广大投资者有效认识投机性泡沫的实质,有效规避市场的泡沫风险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房价不仅引起了普通民众的强烈不满和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热议。最近《福布斯》把中国房地产泡沫列为世界第二,美国《新闻周刊》也把中国将因房地产泡沫破灭而陷入经济崩溃置于该刊“2010年十大世界预测”的第二位。中国这么高的房价是谁造成的呢?  相似文献   

17.
空置率下降并不能说明房地产市场没有泡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能用一般的市场均衡理论去解释和分析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和现象,上海的房地产泡沫严重,政府应采取更有效措施给予调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房地产业过快的发展,出现了投机泡沫和过热现象等问题,本文笔者通过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也许因为来来去去的都是“热钱”,风险投资行业似乎永远处于一种非冷即热的交替状态中。对于中国的风险投资业,一年以前人们还都在用“复苏”、“回暖”、“上升”等褒义词汇来形容VC终于走出网络泡沫破灭后长达两年多的低谷,但从去年底至今,业界的“过热”、“泡沫”的吁声又不断传出。  相似文献   

20.
个人投资者形成市场预测和机构投资者形成市场预测在形式上存在重要区别,个人投资者受到外推偏差的影响,他们会将近期的趋势作简单的外推;而机构投资者受到赌徒谬误的影响容易作出反转的预测。对个人投资者具体来讲就是,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个人投资者容易受到群体情感的感染,倾向于采取与群体行为相近的行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己的偏好与习惯,并忽略自身可获得的信息.而对于个体来说这些行为往往是不可思议的。一些典型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包括认知的系统偏差、信息串流和羊群效应;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的此类社会心理特征可以很好地解释金融市场中热点频繁出现的现象,市场泡沫和金融危机的发生也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从2000年以来A股市的市场数据分析角度看A股投资者行为.主要有周度的股票账户及活跃度分析;一字板个股现象透视;概念股板块现象分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