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强会计核算业务管理,人民银行实行了会计业务“四集中”管理,即会计核算集中、联行清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和会计档案管理集中。实行会计核算“四集中”后,会计核算、联行清算、会计事后监督和会计档案管理等会计业务统一提升至中心支行,由中心支行集中办理,县级支行作为核算营业网点存在。会计核算“四集中”的实施是人民银行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特别是解决了县级支行因人员不足,  相似文献   

2.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多部门分系统核算,已经较大程度制约了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削弱了会计工作对人民银行职能的支持。本文在分析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现状基础上,探讨建立人民银行全系统各业务部门、各级行会计核算大集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建立综合会计业务系统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即会计核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会计账务查询集中和会计档案保管集中),旨在保证会计核算质量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人民银行会计系统中的整合使用。会计改革与发展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行为,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加强会计监督和金融监督。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银行受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人员偏少等因素影响,尚有许多困难制约着会计“四集中”系统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中央银行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风险,人民银行将全面推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这无疑将改进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以适应中央银行会计改革与发展需要的会计组织体系和会计核算体系,央行会计“四集中”的推行将对长期从属于中央银行会计的县级国库会计业务产生较大的影响。笔者就人民银行会计业务“四集中”以后,国库会计集中核算的不可行性,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人民银行地市以上分支机构自2004年成立事后监督中心,并逐步成为人民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地事后监督部门近十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来看,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其内控职能,对于提升会计内控效能、防范会计核算风险具有现实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6.
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它的实施改变了人民银行长期以来的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它在规范会计核算行为、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等方面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如何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人民银行会计管理组织机构,为我国现代化支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风险,人民银行在全国部分中心支行推广实行会计管理“四集中”,即:会计核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会计账务查询集中和会计档案保管集中。中心支行通过运行会计核算“四集中”系统,将县支行会计业务核算和管理权限上收,  相似文献   

8.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即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财务查询、集中会计档案。四集中”的推行,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资金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新制度的实行,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解决。一、实行会计“四集中”后潜在  相似文献   

9.
会计分析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深化,会计分析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基层行正确履行央行职责所需信息的有效性,影响对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运行情况和财务成果的客观评价。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会计分析工作存在较多问题,笔者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高基层人民银行会计分析质量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会计资金安全是人民银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防范与化解人民银行资金风险是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最基本要求。随着人民银行会计集中核算和大额支付系统的运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找准会计集中核算的风险点,加强风险防范,确保资金安全,是当前会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基础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政府体制的改革与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民银行财务会计改革的要求日益强烈.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现行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中央银行会计基础改革的环境,认为目前人民银行并不具有实行全面会计改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基础改革过程中引入一个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两套制度,分别核算"的会计体制,并提出在过渡期内改善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环境的建议,从而最终实现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基础全面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一、现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组织现状 (一)会计核算呈现多系统分头核算状态。目前,人民银行基层涉及会计核算工作的有会计、营业、国库、发行、事后监督、外汇、后勤等部门,其中会计、营业、国库、发行、事后监督等部门相继建立了“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发行会计核算系统”、“事后监督管理系统”等计算机会计核算及监督系统,  相似文献   

13.
人民银行“四集中”即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帐务查询、集中会计档案。实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是为了适应中央银行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是金融服务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是提高会计核算层次、优化劳动组合、保证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差错和经济案件的发生、保障会计联行资金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即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财务查询、集中会计档案."四集中"的推行,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资金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新制度的实行,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5.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即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财务查询、集中会计档案."四集中"的推行,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新制度的实行,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需要认真地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6.
陈素 《华南金融电脑》2003,11(10):54-56
2001年以来,人民银行对会计管理实行了以“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查询查复、集中会汁档案”为主要内容的“四集中”运行管理。两年来,“四集中”改变了以往分散式会计管理体制,取得了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组织体系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效性、有效防范会计资金风险均起到了积极的作  相似文献   

17.
《甘肃金融》2002,(9):32-34
近年来,随着银行核算电子化的不断发展,人民银行为适应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央银行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会计信息反映能力,防范会计风险,将县(市)一级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会计事后监督、会计账务查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上收一级,适当集中(简称"四集中"),即改变现行的分散式、相对独立的会计账务组织体系,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上升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的集中式会计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会计核算的模式,新的《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操作规程》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人民银行的会计业务,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在防范资金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在会计核算和财务处理上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而新的《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操作规程》过于笼统,对于基层网点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财政性缴存款业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急需加以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胡晓莉 《湖北财税》2003,(11):73-73
基层人民银行会计部门是辖区内的资金枢纽。加强会计内部控制.防范会计风险.提高会计核算质量.规范会计操作行为.一直是人民银行会计管理的中心工作。下面本人结合本单位、本岗位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人民银行会计业务操作手段迅速向科技现代化发展,现代化的操作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管理手段,违章操作、账务管理混乱、会计数字不真实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我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会计事后监督,从而实现会计核算真实、合法、安全有序地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