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家之友》2007,(6S):11-11
本刊讯 据《三农在线》报道: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公布了农业部吊销的6个假劣农药产品登记证名单。根据《农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农业部对6个农药生产企业的6个情节严重的假劣农药产品,依法作出了吊销农药临时登记证或农药登记证的处罚。这6个产品是: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农药的登记、生产、使用、经营等方面的内容,保障我国的农业生产安全性,国务院根据我国近年来农药的生产、经营、使用等具体情况,并针对各地在实施《农药管理条例》时所出现的问题,重新修订了《农药管理条例》。对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3.
《江苏农村经济》2014,(12):31-31
近日,农业部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依法吊销了9家农药生产企业的11个农药产品的农药登记证,向生产假劣农药行为亮出利剑。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8日,农业部颁布了《关于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农药登记资料规定》和《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3个农业部令,发布了农药名称登记核准管理的公告,12月12日,农业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农药名称命名和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两个公告。根据相关规定,2008年7月1日起,企业所生产的农药包装上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江苏省农药检定所所长张敦阳认为,这将有利于规范农药市场,保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5.
“《农药管理条例》修改草案中取消了农药经营主体的限制,只要符合一定条件,个体户和企业均可参与市场竞争。”近日,据参与《农药管理条例》修订的专家透露,草案中取消了对农药经营单位限制的提法。“目前正在向农药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监管单位以及一些大的企业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我国农药登记管理中主要存在的产品数量多、“一药多名”和标签管理不规范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农业部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在现行《农药管理条例》的框架下,对现行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农药登记资料要求》进行了修订,并就农药标签管理、农药名称和产品含量管理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对农药的监督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畜安全,国家拟对现行农药管理条例进行修汀。7月2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农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现行《农药管理条例》自1997年颁布实施以来.对促进中国农药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前,农业部、发改委颁发了《关于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农药名称管理规定》、《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农药登记资料规定》、《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管理规定》等文件。根据规定,几乎所有农药厂家都将面临一场严峻挑战:取消农药商品名。规定出台的意图很明显:原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还可以靠商品名、标签实现农药视觉差异化、品牌差异化、价格差异化、推广差异化,而在“规定”出台之后,监管部门通过立规迫使农药企业在农药包装的视觉上,品牌上趋同,从而实现产品价格接近化,而不至于出现同类产品价格相差几倍、几十倍现象,从而达到为农药价格虚高消肿、为农药监管提供便利、为减低老百姓支出作贡献的最终目的。无疑农药企业是受到规定出台的最大冲击者,他们在承受同质化生产的巨大压力下,又将面临品牌个性被弱化所带来的沉重营销压力。 据了解,政令出台后很多农药企业“动作迟缓”,甚至比较抵制,主要是对“换装”后的营销变化存有顾虑。  相似文献   

9.
动态与信息     
《中国农业会计》2014,(11):60-61
农业部严处生产假劣农药行为9家企业11个产品农药登记证被吊销近日,农业部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依法吊销了9家农药生产企业的11个农药产品的农药登记证,向生产假劣农药行为亮出利剑。全国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初步形成今年,农业部建设完成了"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12316中央平台)",并已实现了对11个省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数据对接和支撑监管,目前以部级中央平台为支撑监管、省级平台为应用保障、县乡村级服务终端为延伸的全国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村经济》2008,(1):17-17
根据农业部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自2008年7月1日起,农药产品的所有商品名将取消。虽然有些经销商及零售商对此措施表示不解,但大多数经销商认为,对农药的经营影响并不大,普遍认为该举措会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兽药产业近几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兽药生产逐步规范,产品质量显著改善。实施兽药GSP,对贯彻《兽药管理条例》、推进兽药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兽药经营企业素质,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动物性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规范农药企业行为,维护农药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和农产品的利益,保障人畜、农产品和环境的安全,全面推进企业节本增效,农民节本增收,农业部于2007年12月8日颁布了《关于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农药登记资料规定》《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3个农业部令。这3个规定的出台,对国内农药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市场的格局将带来深远的影响,为了应对新的规定对企业的挑战,克胜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规范农药标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7月25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农业部批准发放河南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批准发放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近日,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农药运输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微毒、低毒农药不属于危险货物,按普通货物管理;中等毒农药,其内容器装量在5kg或5L内,单件重量在30kg内的,按普通货物管理;高毒、剧毒农药仍按危险货物管理。据测算,按照上述规定90%以上农药将按普通货物运输管理。至此,困扰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多年的农药运输难问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5.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上海召开《农药工业产业政策》和《农药生产准入条件》征求意见座谈会.会议明确: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农药工业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将制定并颁布《农药工业产业政策》和《农药生产准入条件》。  相似文献   

16.
6月28日农业部在京举办《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施5周年座谈会。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讲话时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活动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条例》实施五年来,农业部与部际联席会议成员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制定安全评价、进口安全管理、标识管理、加工审批等配套规章,建立安全评价、生产许可、加工许可、经营许可、产品标识和进口安全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17.
储备种子是在灾害之年开展生产自救、恢复农业生产、重建家园的最直接、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能帮助农民及时重播、补种、改种、减少损失。因此,建立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十分必要。国家就建立种子储备制度早在上世纪1989年颁布的《种子管理条例》中就有了明确规定。长期以来,我国种子储备制度不完善,只有国家设立了,地方上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有选择余地的处置权利。它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有法律、法规授予的职权。各行政执法机关作为对社会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国家法律法规赋予了其较多的自由裁量权。例如:《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生产、经营已撤销登记的农药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受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下罚款。如以一元作为起点,10万元作为上限,其相差100000倍,足见其比例之悬殊,自由裁量空间之巨大。如何合法、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对公平公正执法、进行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制目标,显示出极大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2005年,全国水产品产量5100万t,水产品养殖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病害发生尤为严重,给渔药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目前,全国已有200余家渔药生产企业,年生产渔药20多万t,年渔药销售额30多亿元。过去,我国渔药在研发、审批、管理和市场监管等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机制和体系,也缺乏法律依据。随着农业部规定2006年1月1日起强制实施《兽药GMP》,以及新的《兽药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我国渔药生产、经营、使用逐步迈人法制轨道。本文简要介绍国外有关渔药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情况,便于水产工作者对国外渔药管理情况作一了解,也为渔药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经济》2010,(3):13-15
为了规范粮油仓储单位的粮油仓储活动,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商业部1987年6月22日颁布的《国家粮油仓库管理办法》((87)商储(粮)字第12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