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日,家乐福以16.3亿欧元净利润和18.6%的增长率,将“沃尔玛收购家乐福”的传言击碎。事实是,家乐福的生存状态远比大多数人所想像的要好的多。  相似文献   

2.
熊怡 《今日重庆》2012,(5):28-29
“今年重庆直辖15周年,也是重庆家乐福的第15个生日,感谢重庆市政府给家乐福的支持。我衷心地祝愿重庆有下一个更辉煌的15年、100年。”  相似文献   

3.
家乐福集团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零售大型企业。现代的管理制度、准确的市场定位、严谨的用人机制、优异的销售业绩、良好的大众口碑、聚集全球著名品牌是家乐福集团立足中国的保证。目前,“家乐福”在全国有100多家零售店(超市),综合指标位列全球零售业第二位。  相似文献   

4.
因高额进场费导致的“沪上炒货商叫板家乐福”纷争,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了近日申城街头巷尾的热点。6月13日,上海炒货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恩国宣布对家乐福“中止供货”,意味着长达两个月的谈判已告破裂。  相似文献   

5.
据《新民晚报》报道 上海郊区彤瑶、田博、新凤、聚峰和祥欣等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第一批获得大超市的“零费用”特惠准入的当家人,日前出席了南汇区与家乐福(上海区)产销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这是家乐福首次与新的市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的第一份产地直接采购合同,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首次进入家乐福采购目录。  相似文献   

6.
张梦 《上海经济》2005,(6):56-58
2005年10月25日,ST昆百大在公告中称,将手中所持有的昆明家乐福的股权以4171.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另一股东——全球零售巨头荷兰家乐福公司。昆明家乐福“意外”从合资变独资,标志着潜行中国10年之久的家乐福合营体制终于被打破,也表明一路高歌猛进的外商零售巨头在国内的扩张模式开始日趋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零售翘楚伊藤洋华堂成功地遏制了沃尔玛、家乐福等外来商企的进攻,谁是中国的“华堂”。  相似文献   

8.
潘琳琳 《魅力中国》2013,(32):149-149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应该关注人的幸福,尤其应该关注学生的幸福。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精l心打造幸福课堂,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尽管家乐福中国区总裁施荣乐曾在多个场合表态:“家乐福对好的合作伙伴非常忠实。”但这依然不妨碍家乐福在中国的独资步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3月10日,全球第二大零售业巨头法国家乐福宣布,以低廉的价格卖掉其在日本的8家超市和在墨西哥的29家超市,从此结束在这两个消费大国的零售业务。这也是家乐福继1993年退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美国之后的又一次战略“大撤退”。  相似文献   

11.
Carrefour(家乐福),1963年诞生于法国,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现拥有11,000多家营运零售单位,业务范围遍及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等30个国家和地区,其国际化程度远远超过了零售排名第一的沃尔玛(Wal-mart),集团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伯纳德曾自信地表示,“家乐福是最具国际化的一个零售企业”。2005年家乐福集团营业额为903.82亿美元,在《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2位。  相似文献   

12.
田虹  袁海霞 《西部论丛》2010,(10):72-73
近期有媒体报道,一直秉承“与供应商为敌”的态度的家乐福不向国际大牌收取进店费,而向中国本土品牌收取并提高进店费。不论其用意如何,客观上看,家乐福再次陷入了“绞杀国货门”的漩涡中。虽然相关企业声称并没有收到家乐福的书面通知,家乐福也出面澄清此事,但是近年来中国供应商与强势零售商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却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希望超市、尤其是大型超市指导合作社的生产管理,变强势角色为与合作社平等合作。”四川都江堰禹王莲花湖奇异果合作社负责人、禹王生态公司总经理王鸿的话,表达了众多合作社和农户的心声。“超市要敢于承担风险。”家乐福中国生鲜总监赛伯谈到超市在“农超对接”中的担当。可以看出,面对信用风险、标准化执行、品质保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令人称奇的是,名不见经传的福州民营企业“永辉超市”在沃尔玛、麦得龙、家乐福三巨头抢滩的同时,用不到三年的时间,迅速建成12家连锁超市,并有三家营业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农贸超市,而且生意令人羡慕地火爆。 “永辉”成了零售业界的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15.
刘明菲 《发展》2002,(5):20-21
法国家乐福集团在全球拥有5200多家分店,这些分店遍布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其全球年销售额达3600亿元人民币,赢利达63亿元人民币,员工逾24万人。近十年来,由于法国国内市场已趋饱和,法国政府为了保护传统的中小零售企业,制定了严格的限制开设大型零售店的法规,故该集团移师海外。目前,海外销售分店正逐渐成为家乐福集团总体销售额的主要来源。家乐福集团一站式购物方式的经营理念有五点,即一次购足、超低售价、货品新鲜、自助选购以及免费停车。1996年12月“家乐福”投资4亿港元大举进攻香港市场,短时间内连…  相似文献   

16.
兰蕾 《特区经济》2005,(6):296-297
通道费(slotting allowance)又称进场费,是指制造商为了让零售商经销其产品而支付给零售商的费用。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道费就随着连锁超级市场的兴起而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超级市场作为一种高效的商业形式,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收取通道费的做法在国内也随之出现,并以“家乐福”连锁超市为代表。这种做法实施后在业内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特别是2003年7月上海市炒货行业协会决定集体撤出“家乐福”卖场后,关于收取通道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讨论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媒体肆意歪曲报道中国的愤怒以及“抵制家乐福”的浪潮声中,公共舆论悄然走向了冷静与理性。  相似文献   

18.
“我们是低价的领导者。”当易初莲花购物中心在浦东开张之时,就高举起“天天低价”的大旗。在此之前,日本的八佰伴南方商城、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均毫无例外地以低价竞争引起市场的震动。难怪有人说,海外大型仓储购物中心纷至沓来,使市场进入到一个“恐龙竞争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陈文水 《开放潮》2006,(7):16-17
在现代社会中,买消费品到大卖场已经成为市民日常习惯的消费方式,沃尔玛、家乐福、百安居、国美永乐等都是大家熟悉的选择。而如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将带给投资者另外一个全新的“大卖场”——招商引资的“大卖场”。  相似文献   

20.
吴勇毅 《新财经》2010,(9):84-86
近期,有关家乐福的各种负面传闻不断:海外市场接连溃退,中国内地风波四起。曾经风光无限、中国第一的零售巨头有点儿“乐”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