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于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农发行来讲 ,长期以来承担着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任务 ,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意味着贷款支持的收购对象的调整 ,这必将给其业务经营尤其是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方式带来深层次的影响 ,需要进一步审时度势 ,适时转变经营观念 ,调整工作思路 ,在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发挥应有政策性金融职能 ,完成收购资金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继续夯实粮食生产,是吉林省未来农业发展的正确取向.目前,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结构不成比例,对吉林省粮食生产稳定带来严重的威胁.本文在提出吉林省粮食与经济作物结构调整瓶颈的基础上,提出破解瓶颈的对策建议,试图为吉林省推进粮食与经济作物结构调整工作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遥感与GIS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与预测研究   总被引:88,自引:4,他引:88  
本文以广西苍梧县沙头、石桥两镇为例,利用航空遥感调查方法结合GIS技术,定量分析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状况.运用马尔柯夫原理,建立齐次马尔柯夫链模型中的转移概率矩阵,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模拟与预测.  相似文献   

4.
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城市化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动力价格上涨是否会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值得深入研究。文章从技术选择具有多种途径的视角出发,重新考察了劳动力短缺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上涨对粮食种植比例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不同粮食作物的影响存在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显著促进了水稻、小麦、玉米种植比例的扩大,但对大豆和其他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要素相对价格变化显著诱致了水稻、小麦、玉米机械品和生物品投入的增加,对大豆机械品投入的诱致作用显著,但对大豆生物品投入的诱致作用不明显,导致不同粮食作物生产方式转型从而适应劳动禀赋变化冲击的能力存在差异,这也是不同粮食作物生产轨迹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还发现,玉米调整能力最强、水稻其次、小麦再次、大豆最弱。研究认为,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增加现代生产要素供给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豪逸 《经济纵横》1992,(9):29-31
<正> 深入分析投资规模失控、结构失衡的原因,研究国家、企业、个人三元积累各自内在的机制与原理,探讨三元积累条件下规模控制、结构调整的方式与方法,有利于促进投资合理化、提高投资效益,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积累:规模失控与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改革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家一元积累机制和高度计划的投资管理体制,生产积累基本上是行政指令性和非市场性的,即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由国家的一些职能部门通过"定盘子"、"切盘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形势不景气进一步压缩了电气行业的利润,我国再一次提出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包括需求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要素结构调整三部分。文章将从我国要素结构调整的角度探讨电气行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瓶颈以及挑战,并从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三个方面为民营电气企业找到有力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GIS作为一种集地理空间特征和各种统计信息为一体的特殊信息系统,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节点和基础设施。也是目前国内外许多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公路交通无论其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其运营管理,都与管理空间信息密切相关,在公路交通的建设工作中,应用GIS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公路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本文分析了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运用的意义,指出了在农业种植中的具体运用,并对将来在农业种植领域更好的运用生物技术做出了发展分析,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9.
经济结构调整视角下区域产业集群的识别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为视角,确定现代产业集群的选择基准,在此基础上构建产业集群选择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以西安市制造业为例分析各个产业集群的效果,最终筛选出该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为:以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中药材和化学药品为主的医药制造业产业集群;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需求和资源,并在这两个方面分别选取相应指标,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对畜牧业生产结构(主要是畜种结构)未来发展进行优先排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济南市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1996年和2000年两个时相的航空影像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解译,通过MapInfo、ArcView等GIS软件对矢量化的解译成果进行空间分析与查询统计。研究表明:济南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具有明显的圈层和扇形结构特征。自内而外可分为三个圈层,但与西方圈层模式相比,又具有鲜明的特点。内圈层功能以居住和商业金融服务为主,且居住用地比重偏大;中间圈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比较均衡,随时间变化较平稳;外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明显,工业用地比重较大。各圈层又可划分为多个具有不同城市功能的扇形地域。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与湖南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琳 《经济地理》1999,19(3):74-77
知识经济的兴起,给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湖南作为我国的一个发展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科技实力相对雄厚,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首要条件。本文认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应成为湖南发展知识经济的切入点,并提出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发展的作用与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良健  钟春平 《经济地理》2001,21(6):669-673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金融的发展能促进结构优化。同样地,金融抑制会阻碍结构的变迁和变化,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本文通过投入产出表,生产函数和比较分析说明金融抑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障碍,因而在政策选择上,区域经济的发展应结合金融发展动态地促进结构的优化,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区域空间结构调整优化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功能区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区,主要目的在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全国各地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协调地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地理学界必须高度关注的新课题。广东省目前把全省划分为珠江三角洲、东翼沿海、西翼沿海、北部山区四大经济区域,对区域空间规划布局,制订政策具有指导作用,但新时期形势发展也显示这种划分的不足一面,有进一步优化必要。文章在分析现行省内经济区域划分存在问题基础上,认为省内区域空间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按照“中心城市带动,生态环境协调,突出区域主导功能,河流流域上下游协调,保持县级行政界域完整”五个划分原则,提出广东区域空间结构调整优化,建立省内生态—经济功能区两个设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特色经济的发展与鄂西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祥妹  李荣  谭传凤 《经济地理》2003,23(2):178-182
系统地分析了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自然环境结构及资源特点,剖析了环境结构及资源特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不对称,指出恩施州应走以“绿色农业”为基础、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发展道路。初步构建了该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最后以恩施州为例,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山区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湖南产业发展动态分析与结构调整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健康  张筱峰  胡跃红  乔立娟 《经济地理》2005,25(3):338-342,351
开放条件下的国际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布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各国争先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期实现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与提升。立足于湖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湖南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实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旅游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志飞 《经济地理》2000,20(2):125-128
文章在分析湖北省旅游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方向的基础上,从资源结构、市场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等5个方面提出了湖北省旅游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苗  武友德 《经济地理》2006,26(4):585-588,597
东川作为我国西南山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有一般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普遍问题外,还面临着交通区位条件差、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文化观念和技术落后等严峻的制约。文章以东川为着眼点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特征和产业转型的问题,并针对东川的特殊制约因素,探讨目前产业转型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圣陶  吴朝建  何枚琳 《经济地理》2006,26(2):284-286,292
全面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应主动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产业对接获得更多机会。文章从湖南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必须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三个方面入手,对湖南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部崛起视角下湖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先明  熊鹰 《经济地理》2007,27(2):213-216
湖南产业结构正处于快速变化的重要时期,面对中部崛起的机遇和挑战,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实现湖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基于中部崛起的视角,对湖南产业结构现状及演变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了目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最后还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为加快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实现湖南的崛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