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出资人──公司”: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局限性 如果我们以出资人和公司之间的关系来表示公司的产权结构,那么“出资人——公司。这个模式可以看作是对公司制企业最早出现的产权结构的恰当描述,它十分形象地表达了股份公司的一个典型特征——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对于提高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发挥经营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股东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却弱化了这种产权结构的治理效率((可以出资人的权益受保护和得以实现的程度衡量),并且随着公司规模的…  相似文献   

2.
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角度看,家族企业似乎应该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道路。通过对代表家族企业较高发展阶段的家族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及其与公司绩效关系的进行探讨和研究,可以为发展中的家族企业的变革和治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产权制度由单一所有制向混合所有制转变,这一变化使企业的产权关系出现所有权分散与经营权集中的特征。所有权分散与经营权集中从筹集资本和建立有效的经营机制这两个方面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践证明,所有权分散与经营权集中的产权制度具有较高的产权效率和分配效率。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基础上 ,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监事会分权制衡的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运行机制。大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超越了个人的资金和风险的承担能力 ,导致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形式的诞生 ,但也带来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 :( 1)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通常是不一致的 ;( 2 )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3)所有者与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结果所负的责任不对等。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正是为解决上述矛盾而产生的 ,企业所有者对经…  相似文献   

5.
我国MBO的制度缺陷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层收购,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从管理意义上讲,MBO是对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反叛,因为其追求的是一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其实质就是一种制衡机制,它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前提条件下,由于股东对经理人的控制减弱,而形成的一种“以股东为核心的利害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现代企业制度均建立了以“三会”为基础的公司治理机制,决策权和经营权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但公司的监督机制仍不规范或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7.
郑聪 《经济论坛》2006,(17):126-127
一、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归属清晰”是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弄清楚双重产权结构的界定,明确划分出资人产权和企业实体的产权,解决企业法人产权独立化的核心问题。广义上的产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归等。产权主体有权把客体当作自己的专有物,排斥他人随意剥夺,实际或直接掌握、控制或管理客体,甚至利用、改变和消费客体。会计信息属于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产权的界定问题。在国企改革后的股份制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人力资本出资者居于代理人的地位,而财务资本出资者居于委托人的…  相似文献   

8.
在两权分离条件下,传统一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必然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人力资本具有鲜明的产权特征.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力资本产权化与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解决企业的代理问题,提高经营效率,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规范的、承认人力资本产权的新型公司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贾贵娟 《经济论坛》2007,(24):94-96
一、引言 现代企业制度中,公司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所有权和控制权(经营权)相分离,由此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深化企业改革是沿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思路发展的。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确切地说是所有者职能与经营者职能相分离。这种分离是随着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进程逐步完成的。那么,究竟应当怎样通过改革逐步理顺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呢?一、要把企业资产的实际所有权与名义所有权区别开来所有权与经营权在总体上必须统一,经营权本来就是所有权派生出来的权益。但是,所有者的职能与经营者的职能又是能够分离和必须分离的。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所有者就是他的资本的经营者(直到现代,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者和经营者合而为一仍是许多小型企业的特征)。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加剧,西方一些大公司的老板逐渐发觉他们自己不一定都能搞好企业的经营,便开始聘用代理人组成董事会,再由董事会聘  相似文献   

11.
现代公司制度的特征是公司的股权多元化,公司股东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导致的直接矛盾是公司经营者的长期利益与公司股东们的长期利益不一致。由于被欲获得利益的动机所驱使,许多公司的经营者宁愿冒着牺牲股东长期利益和公司长期利益的风险去追逐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在现代公司中出现了代理风险。西方国家发明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经过实践证明在弱化“委托-代理”矛盾,  相似文献   

12.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纪鹏 《资本市场》2001,(12):68-69
<正> 众所周知,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在企业组织从独资形态、合伙形态演变到现代公众公司制度后,才日益凸现的重要论题。这一论题发生的背景是现代公司产权制度和治权制度的两次分离,即:第一,公司出资人拥有的股权和法人所有权的分离;第二,抽象的公司法人所有权与具体的经理人经营权的分离。正是在两次两权分离的基础上,才引发了必须制约内部人控制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公司治理问题。企业组织之所以能演变到公司形态,其本质在于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借鉴了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寺庙法人制度,企业出资人为实现社会集资,扩大私人经济控制力,使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要求相适应,并使出资人彻底摆脱在经济和法律上承担无限责任的羁绊,最终使企业组织披上了宗教法人的外衣,奠定了现代公司制度的法律基石,然而,法人在宗教上  相似文献   

13.
白占立 《经济论坛》2003,(19):62-63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及机制现代企业制度是随着英、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的核心是产权清晰、两权分离,激励与制约并用。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载体。公司制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公司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分离的原则,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并存,即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并存的高层领导机构框架,以及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并通过法律和公司章程加以确立和实现。从理论上说,公司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具有科学的领导体制、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与会计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洁 《经济师》2006,(9):182-183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下,代理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了保护委托人的利益,就必须解决委托、代理双方的矛盾冲突,建立一整套良性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从而导致了公司治理的产生。而会计监督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实现权力制衡的制度安排。文章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在公司治理框架下探讨会计监管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产生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投资主体多元化及与此相适应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这两个特点所形成的。银行治理结构成为银行业稳健经营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引起普遍的关注。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一些弊端或不足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上存在的缺陷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国有银行治理结构改革应该分两步走:首先完善已有的、并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银行治理的要素,其次通过产权改革,培育和发展新的、关键性的公司治理的要素。  相似文献   

16.
赵菊芳 《经济师》2006,(3):70-71
文章以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纽带,从两权分离的单一所有权模式下,企业治理的核心是解决代理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入手,引出经营者激励问题。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形成为经营者激励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现行的股权激励,管理者收购是对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有益探索,公司治理结构在新的产权模式下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对自然资源产权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正确把握是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建设的前提。本文以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运行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范式的创新,深入揭示自然资源产权效率与公平的内在关系和作用机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具有二重属性:私权意义上的所有权和公权意义上的所有权。由此,自然资源产权运行过程可以具体划分为自然资源所有权(狭义)的经济实现、使用权的分配、经营权的运作、国家公共产权的管理四种具体形态。自然资源产权的效率与公平是四重具体形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它们共同服从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产权制度的本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从来都是相分离的,寻租和侵占国有资产等机会的出现,不在于产权不明晰,而在于监督企业经营的成本太高。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应该是为企业创造一个硬预算约束的公平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契约性质、所有权理论及公司治理结构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华 《财经科学》2006,26(7):80-88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而企业所有权的制度设置是由企业的本质决定的,对企业本质的不同认识必然导致不同性质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旨在勾勒出企业的契约性质--企业所有权理论--公司治理结构三者的演进脉络和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现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所有权之间的复杂联系是未来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产权与产权交易产权是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目前,产权和资产的概念严重混淆,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以资产概念取代产权概念。理论上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它系企业的实体资产,不涉及该企业的所有权转移或者分割;产权是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它虽然以实体资产为产权载体,但它所涉及的恰恰不是实体资产本身,而是企业出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出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