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灾害系统与农村灾害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行政环境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提出区域行政环境评价指标及方法的基础上,对青海省招商引资的外部行政环境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提出了改善青海省投资行政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旅游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孝 《经济地理》1990,10(1):71-76
  相似文献   

5.
农村灾害系统与农村灾害经济学(续完)严立冬(中南财经大学农经系)4创建农村灾害经济学的背景与意义4.1农村灾害经济学创建的重要性灾害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敌,自古以来就经常发生威胁人类生存与生活的各种农村灾害,如洪水灾害曾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灾难,至今...  相似文献   

6.
提高公众灾害意识增强公众应对气象灾害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气象灾害多发国家,2009年7月11日重庆市云阳县潭獐峡“驴友”突遇暴雨、2008年9月24日四川省北川县地震灾民遭遇大暴雨、2005年6月10日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遭遇暴雨引发的山洪等三起重大气象灾害中,受灾公众如有一定的气象灾害意识,是完全可以避免灾害的,至少可以降低灾害损失。这三起灾害,以血的教训揭示了气象灾害意识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应从深入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防灾减灾演练、重点培养中小学学生气象灾害意识等方面提高我国公众的气象灾害意识,增强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8.
褚宝萍 《经济师》2003,(9):232-233
青海省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不仅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了农民收入 ,转变了农民观念 ,更为关键的是壮大了农村经济实力 ,为青海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财富。我国加入WTO后 ,在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 ,青海省乡镇企业如何应对 ,文章从乡镇企业的成形、发展等角度 ,结合青海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易损性研究出现之前,传统的自然灾害理解范式已经不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在极端地球物理事件爆发频率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却显著增加。长期以来,虽然国内对灾害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于易损性、尤其是社会易损性的研究任处于起步阶段,这对进行灾害的社会冲击性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以灾害社会学中的冲击论为理论基础,以灾害冲击模型(Lindell,Prater and Perry,2006)为背景,分别从社会心理、人口、经济和政治四个方面研究了灾害的社会冲击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青海城镇建设的分析和讨论,结合实际,根据资源的特征和经济状况,提出了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就小城镇的综合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1.
吕文明  刘海燕 《经济地理》2007,27(3):467-469
城镇化必须与区域协调和工业化协同发展,文章分析和论证了湖南省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省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构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河南区域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的优势明显。为进一步促进河南旅游的快速发展,在全面分析河南旅游开发的区域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对河南区域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建设河南区域旅游网络和积极开拓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实行区域旅游的联合开发与综合开发,是未来河南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浙江省的行政区划调整变更频繁;在自身历史传统、自然人文环境和国家宏观政治体制制约下,浙江省当前的行政区划与国内其它省、区比较,呈现若干特征:即政区类型相对较为简单;政区层次比较明确;各级政区数量、管理幅度等也大体适中;都市区治理得到重视;同时,适应不同类型地区特点及不同发展阶段,在形式上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采取多样而灵活的管理方式等;总之,行政区划体制开始出现良性变迁。在此基础上,提出浙江省行政区划的调整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赵凤彩  吴彦丽 《经济地理》2008,28(5):841-844
根据我国航空运输业自身的经济发展特征和规律对航空运输经济区域划分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为制定合理的航空运输规划布局提供依据.同时也有助于认清我国民航运输业区域发展格局.为未来航空运输业投资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文章以机场所在城市的经济特征、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地理位置等为背景,尝试运用断裂点模型,和中心城市辐射的引力范围,以旅客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机场所在城市为中心进行民航运输经济区域划分,经过分析研究,划分出八大区域格局.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区域文化与文化发展的空间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宇  沈山 《经济地理》2006,26(5):892-895,809
在阐释区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区域文化类型进行了划分,探讨了新时期江苏省文化发展的空间组织,并将其概括为:1个文化发展中心,2个文化发展副中心,4类文化发展区域,5条文化发展轴线,7个历史文化名城,50个特色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6.
董雪旺  智瑞芝  江波 《经济地理》2007,27(3):353-356,361
文章对区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形象塑造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形象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辨析,从客观性与主观性、整体性与片面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现势性与前瞻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形象塑造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山西省为案例,论证了区域形象塑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山西省的区域形象经历了一个华夏文明的摇篮(古代)——商业金融中心(近代)——能源重化工基地(现代)——暴发户的乐土(未来可能)的历史嬗变过程,山西省要摆脱当前的形象危机,破解“资源的诅咒”,摆脱路径依赖,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抛弃“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现有形象,塑造“节约山西”的区域新形象。  相似文献   

17.
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产业优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采用数量分析方法将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划分为环杭州湾二岸平原区位型、浙东南沿海“温州模式”型、浙中金衢盆地资源匮乏开拓型和浙西南山区地方资源开发型四大特征分区,并从市场占有份额(%)、区位商、产值增长指数等方面分析浙江省区域特色产业分布及其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产业优化布局研究,提出若干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部农业灾害的特点及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爱平 《经济地理》2001,21(1):19-22,46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各种农业灾害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历来是制约西部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西部农业灾害的特点和自然与人为成因的基础上,从维护整个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农业减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外贸地域结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同际贸易理论对外贸结构的研究侧重于商品结构、外贸结构阶段研究。国际贸易地理学对外贸结构则侧重于地域空间结构的特征、规律及其关联的研究。本文仅对吉林省外贸地域结构现状及其调整战略与对策进行探讨。认为吉林省对外贸易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稳定发展辅助市场。  相似文献   

20.
张兴燕  周智生  武友德 《经济地理》2007,27(3):395-399,432
滇藏川交接地是我国西南部跨越滇、藏、川三省区的交接边区,同时也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主体区域。区内少数民族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文章首先对滇藏川交接地进行背景分析,结合历史上及目前该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对其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基础和特色产业开发进行研究,最后根据障碍分析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打破三省行政区划的限制,大力促进区际联系和产业分工合作,整合各地资源、区位优势,从而加快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多民族聚居区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