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际反倾销争端中,西方贸易大国在确定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时,采用特殊标准——替代国制度,歧视这些国家,给这些国家的利益造成极大损害。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能提出替代国制度的不合理性这个议题。一、经济可比性原则的问题 美国、加拿大等西方贸易大国在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正常价值选择替代国时,大都强调替代国要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要“具有经济可比性”。经济可比性主要考虑人均国民生产  相似文献   

2.
自七十年代初以来,东西方的经济关系以及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集团和经济的政治化是发展经济关系的两大障碍。西方国家的发展援助目的是创造能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先决条件。东方国家的发展援助特点是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官方援助;重点放在大型工业工程和基础结构工程上;目的不是提高受援国家的经济力量。世界经济关系将来如何发展,取决于西方国家对挖掘东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潜力所作的贡献。很有可能,发展中国家同东方国家将来会在西方工业市场上进行剧烈竞争。  相似文献   

3.
西方大国之间矛盾和摩擦增多,但协调与合作仍处主导地位。现实确有许多问题需要协调与合作。比如,中俄关系的发展与西方对此的反应,南北矛盾向深层次发展西方应如何应对,西方如何控制地区冲突和军售,反恐怖、反毒品、对付艾滋病等等。西方大国之间的经济矛盾虽紧张不断,但总是以相互妥协、让步得到暂时解决。争夺新兴市场也非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深度发展与融合过程中,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经历了从贸易竞争、产业竞争到技术竞争的演化。从发展阶段、技术民族主义和大国关系的角度分析世界政治经济关系,能为当前全球化发展格局的调整提供新的解释视角。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决定其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因素,伴随发展阶段差异的逐渐消弭,国家间经济关系将经历从依附、合作到竞争的转型。考虑到大国经济体量、经济制度等因素,处于相近发展阶段的大国之间会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技术竞争关系。当前,大国力量格局分化使得国家间竞争关系显性化,技术竞争是国家间竞争的高级形态,大国期望通过核心技术领域的垄断维系其产业竞争优势。而技术竞争力的实现需要依托稳定的市场空间,技术民族主义和市场保护主义因此形成一组相互强化的孪生机制。美国等西方国家积极推动以技术安全为导向、极具意识形态色彩的泛区域化合作机制,构成新区域主义的主要表现形态,并将对既有全球化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乌克兰所在的地理位置,正处西方基督教文明和斯拉夫-东正教文明的断层线。在分析乌克兰危机产生的原因时,除了考虑政治、经济、军事等要素,更不能忽视危机背后涌动的千百年宗教信仰和文明冲突问题。历史上,天主教与东正教之间、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恩怨交织反复,两个文明的扩张和反扩张之战给乌克兰带来的是深刻的分裂与伤痛。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为解释大国兴衰提出一个基于非中性产权制度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经济学现有的国家兴衰模型大都是内生增长模型。我们将国际竞争环境这一关键的外部变量引入到理论框架中。本文的分析假定:在开放条件下,民族国家为基本竞争单位,长期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首要目标,大国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或受制于外部环境。我们尝试从商人集团与统治集团的合作方式入手,阐释大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得失。本文认为,以长期增长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其实质是大国非中性产权制度之间的竞争。在开放世界中,特别在大国经济"起飞"阶段,商人集团和统治集团之间形成"收买型"合作,并由此建立倾向于生产性集团的非中性产权保护制度对大国崛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关于海权与大国崛起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关于海权与大国崛起关系的分析有以下两个值得注意的命题及其引发的问题:第一,关于海权是全球性大国的必要条件的命题。这一命题引发的问题是如何科学理解海权对大国崛起的影响。对此,作者指出多数西方学者都是结合经济、技术和制度的创新等其他因素来强调海权重要性的;历史也表明海权本身并不具有确保国家强盛的神奇功效,国家盛衰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活力以及制度创新的能力。第二,新兴海权国家尤其是陆海复合国家挑战既有的世界海洋霸权,从而引发国际体系的冲突与动荡这一命题。作者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并不存在新兴海权国家与既有海洋霸权冲突的历史逻辑,其关键取决于新兴国家大战略的选择;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不同时期国际体系的总体特征和时代主题的不同。解释模式可以解释历史上的两次更迭,并为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预测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8.
2008年爆发的西方金融危机代表着全球治理的转折点。欧洲一直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居于"霸权"地位:欧洲自1945年以来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在二十国集团占据多数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有两大因素改变着欧洲在全球治理的主导地位:第一,欧洲地区一体化(欧洲地区治理)的危机尤其是目前的欧元区危机严重弱化了欧洲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第二,世界政治经济中的"权力转移"尤其是新兴大国在全球治理中作用的上升,必然导致欧洲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自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三驾马车"之一的身份与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一道介入欧元区危机。二十国集团也在欧债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前,欧洲和西方通过多边制度介入了非西方世界的经济治理。但是现在,新兴大国通过加强现有国际经济制度历史性地介入了欧洲的经济治理。在未来,西方和非西方之间的相互治理进程能够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的转型。二十国集团已经建立的宏观经济政策合作机制,即"相互评估进程"具有启发意义。以此为基础,西方大国和非西方大国可以就形成"相互治理进程"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回归亚洲,亚洲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美国战略重心正在东移;欧洲国家更加重视与亚洲国家发展贸易关系。历史经验教训表明,综合国力强弱乃是大国兴衰并影响其所在地区实力和地位的基础。迄今世界权力和利益重心仍在西方,亚洲成为世界经济重心,实现亚洲伟大复兴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当前,从作为综合国力基础的经济力来看,其增长速度正在减慢,经济增长速度的普遍下降和增长的不稳定性构成了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经济的特征。而在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使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富有发展活力的国家之一。由于高技术产品具有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的特征,因此在世界经  相似文献   

11.
陈志宏 《中国高新区》2010,(12):116-119
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加突显,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西方国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市场利益,大国搏弈将会更加激烈。中国走出去要占领国际市场制高点、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就必须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利率战     
《山东建设》2005,(22):198-198
一个国家的利率调整,尤其是经济大国的利率调整,总是能引起各国中央银行的积极反响。实际上,西方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内,经常以利率为武器展开激烈的资金争夺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正蓬勃展开。欧洲和北美从制度上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东亚和环太平洋地区虽还没有达到制度化阶段,但实际经济运行却以高速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因此,现阶段渤海湾地区有关各国之间讨论经济一体化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一、二十一世纪是东亚时代二十世纪发生的最为重要的事件是东亚各国经济的高速成长。过去SOO年间大西洋西方国家和东亚各国之间经济差距一直在加大。西方国家通过科学革命、产业革命和民主革命,财富和力量的积蓄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东亚各国没有摆脱传统结构的束缚,出现了停…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欧美地缘政治力量的消长显示了五个方面的规律,这些对中国的崛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们包括:维护独立统一的大陆主体地缘政治板块对于国家崛起和强大具有根本意义;根据国家现实利益调整战略联盟,同一个主要大国达成战略认同或默契但不与之持久结盟是大国世界治理的重要经验;切忌在战略上与两个大国同时作对,更不能四面出击;国家扩展的限度取决于其他国家的反制力度,而反制力度又取决于反制国家的大小、多少及其地理接近程度;国家利益与实力外交是理解西方国家谈判的基本语言和常识。  相似文献   

15.
戴震 《魅力中国》2014,(14):135-135
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纺织品可以说无处不在。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纺织业,并且永恒的传承了下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纺织业在拉动内需、增加就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发展方面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一个纺织业大国,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有很大比重。虽然是纺织业大国,但不是强国。在许多核心技术领域依然离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绿色堡垒已成为国内纺织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内纺织业面临着新型纤维上策和绿色浆料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英国《卫报》4月20日】我们已经进入了少有的历史时期之一,其特征是全球霸权地位从一个大国转移到另一个大国。上一个这样的时期是在1931年到1945年之间,以英国结束金融优势地位、被美国取而代之为标志。也许有人要说,冷战也是这样的时期,其实不然:冷战是两个大国之间的一场意识形态斗争,而这两个国家在实力上自始至终都完全不可相提并论。新出现的这个时期以中国崛起、美国衰落为标志。也许这样的变化过程早在10年前就已经开始,但在当时,由于西方把全部精力放在“9·11”事件及其后续影响上,几乎没人注意到这一点。事实上,布什政府的想法恰恰相反,它认为整个世界正在进入由美国扮演全球强国角色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7.
目前经济竞争已成为世界竞争的热点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我国已加入WTO,我国的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我们要抵御经济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开拓国际市场,就要做好经济情报工作。 一、经济竞争加剧了国际经济情报战 现在经济力量已成为评价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经济手段也常常用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俞睿 《改革与开放》2002,(10):19-20
<正> 文化全球化是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的交流与互动,它不是文化"一体化"、"同质化"。经济上的弱势必然带来文化传播上的弱势,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文化主权成为普遍的主张。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维护自己的文化主权,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树立文化大国形象,增强创新意识;制定对外文化战略,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加强对西方文化产品进入的管理,构筑有效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9.
“印度支那”(简称“印支”)狭义上是指曾被法国占领的印度支那联邦(即越南、老挝、柬埔寨),广义上则是指夹于中国和印度两大国之间,并受两国影响的区域,也就是指除了印支半岛三国之外,再加上泰国、缅甸,总共五个国家。所谓“印支经济圈”是指印支半岛三国在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1日】最近很多迹象表明,外在世界对中国作为大国的期望快速提升,对中国模式的认同感在增加。中国经济表现令人瞩目首先是金融危机之后的世界经济复苏。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世界各国还是寄希望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自从二战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总能在拯救世界经济危机中扮演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