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市场》1999,(12):28-30
中国放开市场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防守,更大的目的是主动出击,不仅仅是“防狼咬”,而是要走出去,要“上山打虎”。  相似文献   

2.
吴纯光 《商》2001,(8):30-30
人人常说中国男子足球有个“恐韩症”毛病,而中国企业患的则是“恐狼症”。“恐狼症”的突出表现是把外资企业看作是“狼”,关于“狼来了”的呼声从开放之初一直喊到了现在。许多被“狼”吓破了胆的企业不断向政府发出求救声。他们没有胆量与狼共舞,不敢与外资企业竞争,总是希望政府把“狼”拒之国门之外。显然,在中国市场面临更开放的今天,国内企业首先应当克服这种害怕竞争的心理。  相似文献   

3.
姜汝祥 《商界》2006,(9):99-99
在经历了执行、细节、狼性的“内功”启蒙之后.我觉得目前中国企业最需要的.可能是底线规则之上的执行、细节、狼性,而不是无条件的执行、细节、狼性。 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家不是不愿.而是不熟或不会。道理很简单,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治文化.我们大都对如何“人治人”的方法烂熟于胸.而对“法治人”总觉得隔一层,不过瘾。但事情的发展并不以我们个人的好恶为转移,事情的发展是以时代趋势与市场经济的规律为准绳的,一旦“法治化”构成我们必须过的坎。那么。过不去的.就将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4.
夏亦寒 《糖烟酒周刊》2004,(48):B014-B015
根据我国入世承诺,2005年1月1日将取消卷烟进口配额管理,且到2005年底,将对以混合型为主的低焦外烟实行零关税。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对外烟在国内市场份额变化的影响程度很低,短期内对于外烟进入中国市场的难度,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黄婉华 《市场周刊》2006,(12):30-30
在美国的华尔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唯一的一块肉就是中国了。”在中国人还在惊叫狼来的时候,外资公司已经非常清楚自己在中国要做什么了。目前,TNT、联邦快递、UPS、中外运敦豪这四大外资快递巨头不仅垄断了国际业务。而且紧紧盯住市场放开大限,将触角迅速伸入国内各大中城市,采取围追堵截的战术,蚕食本土中小快递业的生存空间。对此民企只有两条路,要么卖掉自己,要么合纵连横。  相似文献   

6.
相比欧美市场,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市场在大多数出口企业的眼中只能排在“新兴市场”的位置。而按照中国与东盟的协议,到2010年1月1日,双方超过90%的产品贸易关税将降为零。“零关税”的诱惑,让很多过去没有从事过外贸的企业也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  相似文献   

7.
王勇 《市场周刊》2005,(7):23-23
日前,荷兰天地快运(TNT)在上海宣布,将在中国物流市场推广特许经营制度,中国成为第一批在物流行业发展特许经营的国家。国内物流业成熟尚需时日,国外物流公司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第一轮的抢滩登陆开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杨长春教授开玩笑地说:“物流业的‘狼’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8.
王鹤鸣 《中国海关》2012,(8):86-87,19
“深耕”中端市场将是中国家具厂商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重返关贸总协定,不仅从是关税减让与市场开放问题,而是在根本上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不可避免地产生重大挑战。文章认为,主要将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能否尽快摈弃原有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实行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二)能否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改革价格体系,调整产业结构,以使整个经济结构合理化;(三)能否迅速转变政府职能来完善市场法规,明确企业产权,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四)能否承受入“关”后的进口冲击,渡过“阵痛”阶段。  相似文献   

10.
我国零售业如何与狼共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前,国外零售企业巨头刚刚抢滩我国市场的时候,国内“狼来了”的呼声就开始不绝于耳,如今,“狼”真的来了,并且是成群结队地涌进来。那么,我们零售企业如何“与狼共处”,并化“共处”为“共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