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阶段的汇率制度是汇率由市场供给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事实上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一般而言,对于一个资本帐户未开放的国家,无论政府名义上宣布采取何种汇率制度,事实上它都将收敛于固定汇率制度。加入WTO以后,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金融服务协议》及中美双边协议,外资金融机构即可在我国所有地域、对所有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开办外汇业务;5年过渡期内逐步放宽对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5年内取消所有地域限制;逐步取消人民币业务客户对象限制,加入2年内,允许外资…  相似文献   

2.
《宁波经济》2007,(3):20-21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随着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外资金融机构也纷至沓来。2006年末,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金融市场将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银行业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所有限制将取消,给予其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3.
《特区展望》2003,(1):17-17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公告,宣布自2002年12月1日起,将在广州、珠海、青岛、南京、武汉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人民币业务。公告指出,自2002年12月1日起,在广州、珠海、青岛、南京、武汉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0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令(2002)第1号的有关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经营人民币业务。我国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时,已取消了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客户限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日前说,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6年底,中国将对外资银行取消所有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届时,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和多个境外金融机构的投资比例都有可能进一步提高。银监会今后将继续为外资参资入股中资商业银行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积极支持外资银行在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德铭 《上海国资》2006,(12):65-65
《条例》强化了维护国内金融稳定、保护储户资产安全的监管目的2006年11月11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此条例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修订、更名而成,目的在于全面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作出的扩大开放的承诺。与《中华  相似文献   

6.
一、构建学习型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构建学习型银行是商业银行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金融业将全面进入竞争时代.将会有更多外资金融机构突破地域限制和数量限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当外资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全方位进入中国后,需要大批来自中国本土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以解决作为外资企业适应投资环境本土化的问题;同时世贸组织的互惠原则也将有利于我国金融业增设海外分支机构、拓展海外业务,也需要派出一大批金融人才到境外拓展业务。  相似文献   

7.
被外资掌控的中国汽车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梁 《新财经》2008,(7):94-95
2008年2月,世贸组织裁定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关税政策违反贸易规则,引起了人们对我国汽车产业安全问题的再度关注。改革开放30年来,关于外资引进和产业安全问题的大讨论,几乎每隔几年都要在我国发生一次。 1980年争论焦点:是否应该引进外资?以市场换技术是否有必要? 1988年讨论反思:外资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是否被外资利用了? 1995年外资企业大规模进入,有人惊呼“民族工业危急”。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全力抢滩中国。 2005年底,汽车产业五年缓冲期结束前,龙永图与原机械部部长何光远之间,爆发了是否要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何龙之辩”。全面引进外资对我国产业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真的到了威胁或影响国家产业安全的程度?《新财经》就此话题,专访了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乔梁博士,通过剖析中国汽车产业全面合资后的现状,对产业安全问题进行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8.
周波 《上海国资》2003,(5):44-45,52
尽管中国已做出五年之内全面对外开放银行业的承诺,然而外资银行早已心急火燎,中国入世的头一个年头,外资银行就已经打响了抢滩登陆战,中国广阔的金融市场,顿时硝烟弥漫。2002年2月,我国公布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成为了外资银行进军中国的推动器。3月,花旗银行即将营运资金增至5.9亿,开始全面经营外汇业务。截至2002年底,中国的外资银行机构已激增至400家,其中营业机构200家,30多家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具有管理、业务经营、资金和政策上的优势。如今,外资银行在国内的发展又有了新动向,许多外资金融机构加速"登陆",代表处纷纷要求升格;外资汽车消费信贷将大举进入;外资金融机构参股国内银行;与中资银行进行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9.
林健 《珠江经济》2003,(5):68-69
自2002年2月起,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与《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先后实施,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的登陆速度明显加快。2002年3月,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获准将营运资金增至59亿元,成为国内首家获准全面经营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分行。随后,汇丰银行又在上海、北京大力开展汇丰卓越理财。据统计,  相似文献   

10.
当前宁波银行业“层级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入世协议,2006年,我国银行、保险、证券业等重要服务部门所享受的过渡期终止,将与外资金融机构同台竞争,其中,金融领域面临的最大竞争威胁在银行业。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正式生效,这意味着取消外资银行所有地域限制,并同时向具有法人资格的外资银行开放中国居民个人人民币业务(但存款业务每笔不得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1.
根据证监会2002年颁布的《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的有关规定。外资持股比例或者说在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中拥有的权益比例。累计不能超过33%。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3年后,该比例不能超过49%。2004年年底。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3周年的到来。外资在合资基金中的持股比例开始放宽到49%。  相似文献   

12.
一、构建学习型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构建学习型银行是商业银行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金融业将全面进入竞争时代,将会有更多外资金融机构突破地域限制和数量限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当外资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全方位进入中国后,需要大批来自中国本土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以解决作为外资企业适应投资环境本土化的问题;同时世贸组织的互惠原则也将有利于我国金融业增设海外分支机构、拓展海外业务,也需要派出一大批金融人才到境外拓展业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慧娥 《辽宁经济》2004,(10):40-41
在世贸组织的协议中,主要有4个协议与利用外资有关,即《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ASCMS)》。这些协议对中国利用外资分别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它们构成了外资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依据。笔者认为中国农业利用外资应实施如下战略。  相似文献   

14.
直击中国银行业保卫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在外汇业务上,自加入时起就没有地域和客户限制,而对于本币业务,加入后5年内,将取消所有地域和客户限制.届时,将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这5年时间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中资银行来说,这短短的5年过渡期却是能够受到保护的最后期限.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无情事实证明,即便是在这所谓的保护期内,竞争就已实实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了!民族金融业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底,中国政府批准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合计316家,合同利用外资5112亿美元,开设店铺5366个,营业面积达828.6万平方米。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取消了对外资商业的地域、数量、股权的限制以后,仅2005年上半年进入中国的外资商业企业即为2004年全年批准设立的6倍,远远快于以往的任何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如此“加速度”还只是商务部批准的项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跨国银行在广东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文章在去年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网点设置、国别、业务、利润、机会等方面分析了跨国银行在广东发展特点与影响。接着结合引进跨国银行及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实践,提出了五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最后对跨国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趋向作了四个方面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五年,同时也是中国银行业承诺将全面开放的最后一年。2007年初,中国将向外资完全开放银行业市场,届时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将没有地域、业务和客户限制。在WTO过渡期内,我国银行业不断加快和深化体制改革,但同时外资进入的步伐继续扩大,国内的银行业面临的竞争将异常激烈。本文通过对"十五"期间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把握,总结已经取得的成果,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外资银行是指1994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中所提的下列银行:1.总行在中国境内的外国资本银行;2.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行;3.外国的金融机构同中国的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合资经营的银行。  相似文献   

19.
银监会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银监会正在考虑修订《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放宽甚至取消对外资银行吸收境内资金数量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6,(9):21-21
最近,美国“行动国际”、孟加拉国非政府组织ASA、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等机构纷纷欲参与小额贷款公司竞标。其实这只是外资机构觊觎中国农村金融的一小部分而已,外资对中国农村金融的兴趣由来已久。一方面是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要么从农村撤离,要么把从农村吸收到的资金调度到城市使用。另一方面却是外资金融机构开始对中国农村蠢蠢欲动。精明的外资金融机构看重了什么呢?首先是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力图解决农村问题的政策因素。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时的政策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