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刊 《银行家》2005,(2):73
中国A股市场持续近四年的跌势,使得股市"怪现象"不断,先有二级市场股价跌穿市场法人股转让价、再有H股股价超过A股股价、还有就是A、B股股价的逐渐逼近。如此密集的股价"接轨"现象,使得推动A股估值与国际接轨的说法四起,似乎这是上天赋予中国股市迈向"同股、同权、同价"的重要一步。更何况中国加入WTO已三年有余,提速两市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说起估值,这  相似文献   

2.
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已经接近历史低位,并与成熟市场的估值水平接近。对于后续市场的表现,我们认为,经历短期的适度调整之后,A股市场存在继续反弹机会,但走势会比较反复。  相似文献   

3.
券商大看台     
机械和银行五月后具吸引力申银万国A股已经进入泡沫时代。沪深300指数07年市盈率达到27倍。隐含风险溢价水平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西南金融》2004,(12):61-62
相当部分的基金经理认为,A股股价存在着和H股接轨的潜在压力,A股价值存在高估的可能。如果这种判断成立,那么,上证指数(资讯行情论坛)跌至“中金策略报告”的预测点位1100—1140点才能和国际接轨。事实上如果A股真的和H股看齐,那么的确A股至少有30%的下跌空间,但是,实际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涂燕妮  王守球 《时代金融》2011,(33):163+174
如今我国股票市场制度日益完善,与发达国家接轨日益紧密,曾经受到广泛关注的IPO高抑价现象是否得到改善,IPO前盈余管理对IPO抑价的影响又如何。通过实证分析我国A股市场上2009年IPO的公司数据,发现我国A股市场上2009年IPO前盈余管理对IPO抑价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我国A股市场上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仍然存在抑价现象,但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涂人猛 《武汉金融》2005,(10):49-51
伴随中国股市的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加入WTO后金融业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A股市场如何国际化问题更受市场所关注,而股市连续四年的低迷并创下近6年新低,A+H股发行方式提出后给市场带来的恐慌性,更使人们对A股市场的估值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问题加以关注。本文在对“一价定律”与“本土决定权”和中国股市的估值与定价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重构中国股市估值的基础和标准。  相似文献   

7.
邹天元 《证券导刊》2010,(24):20-21
AH溢价指数破百,意味着A股蓝筹股正式向成熟市场接轨;而小QFII的即将出台,必将引发折价股的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招海平"这3只折价幅度较大的"A+H"股。  相似文献   

8.
A股领导H股?     
相关背景从历史来看,A H股中A股始终对H股存在溢价。去年上半年,A股市场出现多次明显的大幅震荡,在时间和相关板块上都与H股市场有密切联系,因此市场上关于A股市场成为H股“影子”市场的质疑喧嚣一时。不过,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中国银行、中国国航、大秦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不断创新,影子银行规模快速扩张,也引起了相关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银行业上市公司占据了A股市场总市值的最大比例,由银行业衍生出来的影子银行是否与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拟合模型来检验中国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的相关性,结论认为: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呈现负相关性,影子银行对A股市场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李追阳 《证券导刊》2008,(23):75-76
自07年10月份以来,跟随国内市场调整走势.国内黄金矿业股股价也出现了大幅的下滑。截至目前.A股黄金股估值基本上与国际同业上市公司估值接轨,甚至较国际同业出现较大幅度的折价。  相似文献   

11.
从青岛啤酒作为第一支同时在两地上市的股票,截至2007年底,共有143家中国大陆企业在香港发行H股,其中有44家也在A股市场发行股票,成为A H双重上市公司.但A、H股价格差异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公司A H股同步上市的重要因素,如何实现A、H股价格接轨就成为推动公司双重上市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王紫 《中国金融家》2013,(7):99-100
端午假期全球主要股指出现三连阴,节后A股开盘股指随之大幅下挫,盘中最大跌幅达到4%。面对此番惨淡景象,也有投资者感慨,我们这次跟上了全球市场的步伐,A股终于"国际化"了一把。虽然这只是无奈的调侃,但是"跟跌不跟涨"的习惯确实让不少投资者纠结不已,对A股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怨念。愤愤然之余,少不了一份对于A股与国际接轨的期盼。  相似文献   

13.
郭施亮 《理财》2023,(1):25-26
<正>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是很多人生命中的美好回忆。展望未来A股与港股市场的走向,还是取决于政策环境、资金面环境的影响。虽然与欧美股票市场的历史相比,A股市场的历史只有30多年,大概是一个中青年的状态,但是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A股市场却存在着不少的魔咒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国内A股市场走势连续创出历史新高,上证指数最高曾一度突破6000点整数关,但6000点附近的A股始终显得有种高处不胜寒的味道。反观B股市场,目前B股已经成为少有的估值洼地,其中隐藏着丰富的投资机会,部分资金为了防范A股市场风险流入了B股,这也给B股市场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历史套利机会。  相似文献   

15.
李俊 《证券导刊》2012,(31):23-23
从历史经验来看,A股市场趋势与政策调整的方向有关。就目前而言,我们认为国内政策将集中于“稳增长”,对周期股反弹构成一定的利好,并有望推动超跌反弹行情的出现,而市场反弹的幅度则取决于政策调整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投资者预期与情绪的波动会引发A股市场的短期动荡,但是并不能左右A股市场的趋势性变化。我们认为经历了持续下跌后的A股市场,将在反弹延续、步入震荡、股价结构性分化的轨迹中运行。在如此复杂并变化较快的市场环境下,建议投资者还是要降低仓位比重,谨慎对待市场波动中产生的各种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7.
上周A股估值水平继续走低,上证综指、MSCIA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已经回落到25.5倍左右,与其他市场的估值差距进一步缩小。考虑了A股市场的业绩成长性,我们认为目前A股市场估值已经处于合理甚至偏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近期,沪深股市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资本市场是否在暗喻银行严重风险隐患?近年来,银行大量发放房地产贷款,房价高度泡沫与房贷大量投放的重叠,构成了房价泡沫对银行业的巨大风险;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以及高度依赖土地收入,存在投资规模失控或者土地收入低于预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李俊 《证券导刊》2011,(18):17-17
我们认为国内A股利多因素正在逐渐累积,场内资金的活跃度有望明显提升,在市场情绪与信心有所恢复之下,A股短期走强应是大概率事件。因此,我们对短期市场的观点从谨慎转向积极。  相似文献   

20.
虽然过去“A+H”公司中A股股价高于H股是一种普遍现象,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A、H股价格倒挂正是A、H股价格接轨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