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本文以2009-2018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手工收集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和委派董事数据,计算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情况,以此考察其对国企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基于股权与控制权非对等逻辑,我们发现非国有股东仅仅委派董事并不能改善国企会计信息质量,只有超额委派董事(即控制权超越股权),才能有效地提升国企会计信息质量,而且这种提升在央企和市场化程度较好的地区比较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还能向资本市场传递特质信息,并抑制负面消息积累,有效地降低了国企股价同步性和崩盘风险.该研究在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混改研究领域进行了视角、内容和变量的创新,其结果为国企混改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引入非国有股东,促进企业机制改革,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本文以首批混改试点的东航物流为例,将引进的非国有股东分为财务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和员工股东三类,分析各类非国有股东的优势、动机、参与方式、混改作用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财务投资者具有筹资渠道优势,主要作用表现为公司治理中的股东制衡和融资优化;战略投资者具有业务资源优势,主要作用表现为公司业务拓展和提升;员工股东具有人力资本优势,主要作用表现为员工效率提升.三类投资者共同作用能改进公司治理、促进公司业务转型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公司财务绩效.本文通过对东航物流混改案例分析,总结了国企混改中非国有股东引入和作用发挥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引入非国有股东,促进企业机制改革,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本文以首批混改试点的东航物流为例,将引进的非国有股东分为财务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和员工股东三类,分析各类非国有股东的优势、动机、参与方式、混改作用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财务投资者具有筹资渠道优势,主要作用表现为公司治理中的股东制衡和融资优化;战略投资者具有业务资源优势,主要作用表现为公司业务拓展和提升;员工股东具有人力资本优势,主要作用表现为员工效率提升.三类投资者共同作用能改进公司治理、促进公司业务转型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公司财务绩效.本文通过对东航物流混改案例分析,总结了国企混改中非国有股东引入和作用发挥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混改引入外部资本,进而通过优化内部治理机制来激活企业发展活力,则应成为通行行业混改的初衷.合理化路径为:建立上级主管部门为第三方的监管系统、在股权交易协议中明确民营主体的职能、着重将民营资本代表引入到人事部门中.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和逻辑分析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企混改案例背后所揭示的事实,本文指出实践中存在的对国企混改的认识误区和国企混改未来突破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国企之间的“混”或通过基金的“混”来代替民资背景战投的引入,并不能真正实现国企经营机制转换和公司治理制度完善的最终混改目的。未来国企混改突破的关键在于,其一如何通过公司治理制度设计,使民资背景的战投激励相容,愿意参与国企的混改;其二如何实现产业集团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转型,真正实现国有资本监管体系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化。在转型路径选择上,存在委派董事参与公司治理、与民资背景战投组成有限合伙构架以及国资转化为优先股三种可能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的过度多元化扩张和低效率多元化经营问题成为阻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困扰,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国企混改")既可能因降低国企的政策性负担,又可能因抑制国企高管代理问题而优化多元化经营。本文以2007-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的双重视角考察了国企混改的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企混改股权结构的深入度、制衡度和控制权转移以及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参与公司治理均有助于降低多元化经营程度,但股权种类的多样性却未产生显著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在国企混改优化多元化经营行为的路径中,股权结构发挥了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而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主要发挥了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与中央企业相比,地方国企混改优化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的作用更明显;市场化进程和政府质量强化了国企混改股权结构对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影响,而对国企混改高层治理降低多元化经营程度的效应无明显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发现国企混改的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均提高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政治因素或委托代理的原因,国有企业的关联并购通常不会带来企业绩效的提升.在新一轮国企混改的背景下,引入非国有股东是否对国企选择关联并购行为产生影响?本文试图从股权制衡和高层治理两个层面展开探讨.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的股权制衡和高层治理均能够减少企业选择关联并购,进一步分析还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影响关联并购的机制同时...  相似文献   

8.
国企混改具有资本动员的属性,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视混改企业为一个资本生态系统,从生态位、组织惯性、合法性与组织同形角度对国企混改中的资本异质性及股东冲突特征、嵌入机制与价值共生路径等进行了组织生态学建构。国企混改中的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天然存在的目标、地位、资源和效率异质性极易引发股东在任务职责、发展理念、财务行为与治理模式上的冲突,从而导致价值共毁。本文论证了结构、认知、文化、政治等多维度嵌入机制是混改企业异质资本价值共生的实现路径,而异质资本价值共生在资本生态系统中的合法性溢出,推动了组织的竞争同形与制度同形。本文对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打造稳定、合理的股权结构,对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银行业对民营资本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因此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股权集中程度稳中趋降,民营、异地和金融机构第一大股东明显增多,股东身份不透明、出资不实等乱象增多,关联交易、股权质押规模不断上升等特征.本文研究发现,不同股权结构的银行,其经营绩效会呈现出明显差异:股权结构适度集中的银行绩效较好;国有和外资股东控股的银行,经营较为稳健;非金融企业股东控股的银行经营业绩表现不佳.针对我国中小银行股权结构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明确功能定位,引导银行理性健康发展;借鉴国际经验,优化银行股权结构;强化金融监管,治理银行股权乱象;积极应对经济周期冲击,修复银行资产负债表;培育优质股东,打造银行股东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银行业进入追求价值创造、集约发展的新阶段,股权管理成为商业银行在内部管理上亟待加强的环节。加强股权管理对商业银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落实国有金融资产管理职责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适应金融监管要求,顺应金融业加速对内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对此,商业银行应结合监管要求,从加强对股东资质的审核与股东行为规范、切实承担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职能、加强对外股权投资的统筹规划,以及强化各项措施的执行落地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从整体上提升股权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动态     
《新理财》2012,(7):18
保监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保险行业保监会近日表示,希望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保险行业,这是政府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金融行业的最新举措。保监会网站刊发的《中国保监会关于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显示,民营股东在保险公司的单一持股比例可以适当放宽至20%以上。保监会未就民营股东单一持股比例适当放宽至20%以上进行详述。保监会表示,这是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股东参股保险公司比例的首次明确。保监会还表示,将支持民营IT企业加大与保险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合作力度,进一步提升保险行业的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2013~2022年中国209家中小银行的股权信息和财务数据,对民营资本股权与中小银行风险之间的影响以及其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表明:民营资本持股中小银行会提升银行风险,且民营资本持股股份过于分散或集中都会增加银行风险,而相对于国有资本和外资持股,民营资本持股对提升银行风险的作用更强;银行杠杆率在民营资本持股与银行风险之间承担着中介效应,通常情况下民营资本持股会提高银行杠杆率的途径而增加银行风险。  相似文献   

13.
朱俊生 《金融博览》2004,(10):28-28
保监会最近集中新批了18家保险公司,其批发牌照的速度之快与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但是,在保险业高歌猛进的时候,我们仍依稀看到一丝隐忧。首先,应审慎应对产业资本和保险资本的融合。在新批的18家公司的股东中,我们可以发现一大批非保险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身影,如泰山集团、物美集团以及津联集团等,民营资本似乎要“批量”进入保险市场,成为保险市场的主流资本。民营资本进入保险市场,一方面有助于保险公司建立起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促进保险业的股权改革,重塑保险市场的微观基础,完善保险市场结构,但另一方面民营产业资本和保险资本的融合也…  相似文献   

14.
当股权分置这一过去15年来支撑资本市场运行的制度平台不复存在时,中国资本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股权分置是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最重要的制度障碍,也是资本市场中的中小股东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断受到侵害的制度基础。因此,2005年4月,证监会等有关部门下定决心,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12月,第12批股权分置改  相似文献   

15.
控股股东作为公司重大决议的决策和参与主体,其股权结构变化对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关系仍不明朗。本文以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资本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抑制了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进一步分析控制权转移风险的影响机理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抑制关系在非国有控股企业、股价崩盘风险高时以及东部地区更加显著。最后,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会促进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研究结论拓展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研究,从控股股东层面为厘清资本结构优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甘肃金融》2014,(1):6-6
银监会6日召开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2014年将深入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渠道和方式,一方面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组改制,另一方面试办由纯民资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7.
张松 《新会计》2021,(1):29-31
本文以格力电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混改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格力电器进行混改的动因、路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公司治理的变化.本文发现混改后的格力电器改变了国有控股的局面,形成了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治理模式,避免了"一言堂"现象;且其在混改方案的设计上着重强调了对管理层权力的照顾,这种安排可以使决策更加专业和高效,提高治理...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有效解决部分国企的僵尸化现象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新时代全面深化国企混改背景下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去僵尸化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高层治理可以显著降低冗员规模和提升资本密集度,进而降低国有企业的僵尸化倾向,而仅持股等股权结构维度的治理影响较弱;当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治理的能力更强时,可以更好地发挥前述治理作用。通过细分僵尸企业识别指标,本文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可以在抑制低息贷款获取和改善盈利能力两方面降低相应国企的僵尸化程度,促使其正常经营运转。最后,经过良好治理的国有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价值得到显著提升。本文结论表明,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去僵尸化和发展壮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不仅对僵尸企业治理和国企改革的学术文献进行了有益补充,还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好地统筹国有企业中流砥柱作用提供了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资本结构实际反映的是控制权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配置。对股权资本而言,其控制机制的有效性受到股权集中度、股东的性质以及股东投票权限大小的直接影响;对于债权人而言,其财务控制手段主要有限制性贷款契约、人事参与和相机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从公司治理层面完善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制衡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往学者仅仅研究了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很少研究两者关系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机理.因此,引入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这一概念,研究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在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股权制衡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在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两者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