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银行资管计划对通道业务的影响固然存在,但对券商资管的影响绝对不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2.
彭澎 《金融博览》2014,(4):67-68
2012年年末,基会资管公司陆续成立。截至2013年年底,已有超过60余家基金资管公司成立,融资类业务资管规模突破1万亿元。各家基金资管公司的侧重点不同,有专注房地产业务的,有侧重政信项目的,也有以银行通道业务为主的。  相似文献   

3.
险资PK银资     
银行资管计划的开启,是通道业务的终结,还是一场创新革命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和基金专户、期货资管、保险资管等资产管理业务的现状,探讨了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的发展前景和各类机构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苑志宏 《银行家》2022,(1):94-97
临近2021年岁末,资管新规过渡期行将结束.在三年半的资管新规过渡期之中,一方面,以资管新规为主体的资管行业统一监管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完备,包括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资管、信托、证券资管、私募基金等在内的各类资管机构打破了行业桎梏和牌照垄断,消除了监管套利,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得到统一;另一方面,不合规存量业务得到...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末,剔除交叉持有,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扩张至近70万亿。与此同时,资管产品刚性兑付、多层嵌套、期限错配、运作模式复杂、跨行业跨市场特征突出,交叉传染风险不断加大。2016年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重点强调要抑制资产泡沫和化解金融风险,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  相似文献   

7.
宋艳芬 《理财》2014,(6):64-65
2013年10月,银行资管计划产品开始正式发行,但遗憾的是,目前银行资管计划似乎并没有达到人们当初的期望,不过唯一肯定的是,银行资管计划是回归市场真正本质的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8.
短债基金、同业存单基金、短期持有期理财、货币类保险资管等“新生代”现金管理类产品净值波动较小、风险相对可控,文章分析其产品特征和功能定位,展望未来市场发展,指出当前现金管理类理财仍处于整改攻坚期,老牌产品发展受到约束;风险收益特征更均衡的“新生代”广义现金管理类产品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各类资管机构差异化布局兼具流动性与收益优势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未来市场发展空间较为可观,或将成为大资管领域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元年,大资管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从资金侧来看,居民财富加速从房产转向金融资产。同时,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加速入市,给资管行业注入新的动力;从供给侧来看,券商资管、信托理财、基金子公司快速去通道化;银行理财净值化运行全面落地;公募基金借力“非标转标”上量,投顾试点有序推进;保险资管凭借长期资金管理能力稳健发展;国际资管巨头也借助我国金融开放的东风快速“入场”。此外,银行理财子公司、券商资管子公司等新生力量也为行业发展带来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0.
陆梨华 《时代金融》2014,(6):128+131
目前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包括基金、信托、保险、银行以及券商资管产品在内的各式理财产品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本文分析目前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及券商资管业务的现状,在新政出台放松监管的背景下摸索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冯一凡 《新理财》2013,(4):34-39
伴随着资管新政相继破土,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五大细分行业彼此延伸,金融机构摩拳擦掌、抢占先机,交叉性金融产品逐渐呈现。然而,在一场大资管"盛宴"之余,人们不得不思考,最终庞大的社会资本能否通过资产管理者专业的眼光与投资管理能力,植入实体经济?金融资本与产业的对接通道又能否真正打通?  相似文献   

12.
李星星 《时代金融》2013,(20):64-65
随着我国"泛资管"时代的到来,券商资产管理业务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中,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作为银证合作的主要形式,其资管规模的迅速壮大和业务创新的持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券商资管业务的发展。但作为影子银行的一部分,银证合作通道类业务的潜在风险也引起了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韦亚  张琳 《青海金融》2021,(4):31-35
FOF作为重要的资产配置模式,与资管新规允许的嵌套式资管产品相匹配,FOF也因此成为银行理财业务转型中重要的策略选择.本文从FOF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对银行理财业务转型中,FOF模式得以应用的可行性,以及面临的优势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对商业银行发展FOF类理财产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邢成 《中国金融》2020,(14):67-68
<正>2020年5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对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出台的《暂行办法》在坚持严监管基调的同时,对资管新规此前提出的打破刚性兑付、限制投资非标债权资产的比例进一步明确和量化,旨在推动资金信托回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私募资管产品本源,控制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信托融资规模,严格限制通道类业务,严守风险底线,统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各种类型"金融脱媒"的到来,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财富管理业务为正在进行的银行转型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社会财富分配结构的持续变化,国民财富也在不断累积,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外部来看,在"大资管"时代,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既面临着来自证券、基金、保险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各种金融业态的强大竞争,也要及时适应监管政策的不断变化;从内部来看,财富管理业务既要受到传统银行思维和机制的种种制约,也面临着高端路线(私人银行)与"普惠金融"的艰难选择。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凭借其资金、资源和渠道等优势,十年内从无到有、从粗放到规范,迅速发展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行业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在金融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制度红利消失、竞争日趋激烈、资金稀缺和金融需求多样化等问题,轻资本占用的资管业务势必成为其寻求发展转型、谋取差异优势、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重要突破口。资管业务正在深刻改变着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然而短时间内成长起来的银行资管业务在发展中还存在法律障碍、环境制约、管理混乱、创新不足、偏离本质等一系列主、客观问题,大资管时代下银行资管业务的发展转型亟需监管的规范和引导。从完善法制设计、培育金融市场、探究经营模式、加强监管协调、强化行业自律等角度,建立一套规范和引导银行资管业务健康有序发展的监管制度安排,有助于引导银行资管业务成为服务社会、服务实体的新动力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宋永明 《中国金融》2022,(24):71-72
<正>基于“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业务模式,资产管理行业成为有别于银行、保险、证券等其他行业的相对独立的金融子行业,而覆盖各类资管机构和业务的资管新规即是其统一的监管规则。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我国资管行业开始进入净值化、标准化、主动化的转型发展阶段。2022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第一年,而资本市场呈现出巨幅震荡态势,许多资管产品在整改完成伊始即迎来了净值波动的巨大考验。为此,对当前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业务运作不够规范、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等问题。随着银保监会持续加大监管力度,银行理财业务已在按照监管导向有序调整,表外资产负债收缩,短期险产品份额下降,同业存单配置比例提升。本文探讨了资管行业细则发布后的资管理财市场变化趋势,预计银行成立资管子公司进程将加快,理财产品将向非标倾斜,分析了过渡期内新老划断的执行问题和结构化平层拆除后的增信措施落实问题,并就设立资管子公司、增强投研能力、提高客户覆盖率、开展财富管理业务、资管业务智能化转型等方面对中小银行资管业务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资产管理行业法理基础不清,使得监管缺失明确的上位法依据,《资管新规》亦没有消解法律定性上的迷思。文章以银行理财为主题,从历史演进脉络和交易搭建逻辑两个视角,分析了大资管行业存在的定性争议与监管困境。分析结果表明,银行理财藉由通道、同业或委外等方式介入其他资管产品之中,并逐步演化为中国式影子银行。在此过程中,监管部门的快速反应维系了市场的平稳运行,引导着机构的正确方向;而信托等法律概念不仅落后于监管应对,更无法完满地解释银行理财对接通道以及非标业务架构中各主体的法律地位。目前,银行理财实践中凸显的核心问题是管理人的责任不明晰。因此,银行理财等大资管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其执着于定性之争,不如通过监管手段为银行等管理人确立以信义义务为核心的行为标准。  相似文献   

20.
在资管新规确立的主动化、净值化的监管导向下,“大资管”新格局呈现出监管政策持续完善、业务模式回归本源、交叉金融领域风险持续收敛、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等特点。迈入全面制直化时代,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须坚持“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管业务本质;深化客户细分;强化渠道建设;深化资管行业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