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纪敏 《甘肃金融》2016,(12):4-7
文章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背景与现实意义,总结了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体现在支持"走出去"、稳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我国与多边开发机构合作三个方面,论述了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关注深化区域金融合作、注重引入中长期资金、构建"分工+合作"格局、发展绿色金融四个重点问题,最后提出了甘肃加强"一带一路"建设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一是借助大交通、大物流建设,拓宽长期投融资机制和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二是借助特色资源和农业发展,完善政策性金融支持;三是借助能源大通道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四是借助大文化大旅游建设,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2.
开发性金融既可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与发展规划,又可为商业金融的发展提供先期基础支持与引导,通过有效协调政府与市场机制,成为支持"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融资的中坚力量。本文立足福建实际,在阐释开发性金融属性与"一带一路"建设融资需求之高度契合性的基础上,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个方面,梳理开发性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并提出进一步支持福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发性金融路径。  相似文献   

3.
吴迪 《甘肃金融》2016,(11):42-44
文章从国际贸易融资情况、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融资的影响、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等方面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建议:完善贸易融资信息体系建设、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与完善、完善与贸易融资有关的法律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民营金融机构开展贸易融资业务的市场准入等.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项目除了极少数列入政府援助以外,绝大多数应该主要通过开发性金融机构投融资,或者通过由开发性金融机构牵头的银团贷款融资。发挥开发性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融资的主导作用,区别于海外投资的商业性金融,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推进。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应从多边金融合作机制、国家金融支持的主导和引领、引导好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三方面积极构建"一带一路"建设金融保障体系,分析了丝路基金是"一带一路"战略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其独特定位与作用在于:其投资领域体现"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方向、在"一带一路"金融保障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构建了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环境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的绿色产业综合测度体系,借助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利用2003-2014年"一带一路"经济区17个省份相关数据,对绿色产业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度.测度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区域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整体呈曲线平缓趋势,我国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滞后,内蒙古、辽宁和新疆等省份的绿色产业发展水平甚至在平缓下降.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对"一带一路"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规模的扩大显著促进了"一带一路"绿色产业的发展,但支持力度不足,金融效率及金融结构对绿色产业发展支持不明显.最后,基于政策性金融、创新融资模式、增强资本市场"造血"功能及改善金融"软环境"建设等视角,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一带一路"的金融合作重点在亚欧合作。推动亚欧金融合作,对亚洲和欧洲实现强劲复苏,促进跨区域经济整合,重塑经济发展活力,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亚欧金融合作,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系统整体效率,为亚欧之间持续扩大贸易和投资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欧盟"容克计划"、"英格兰北部经济中心"等亚欧地区的发展规划,也提供了强大、高效的投融资保障。  相似文献   

8.
中国信保将积极参与国家风险管理顶层设计,扮演好"一带一路"信用风险管控"总闸门"的角色.同时,中国信保也将继续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撬动作用,建立重点区域金融体系风险预警机制,进一步强化对外投融资体系合力,发挥好"一带一路"建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大量产业产能合作与投融资机会。同时,中国提出可持续发展要求,要求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必须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才能够兑现投融资绿色化的承诺。本文首先将传统的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建设相结合,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绿色金融的内涵。从整体战略格局和国际发展趋势两个角度,本文分析了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最后,本文基于战略规划和制度建设两个层面,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中建设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构想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在实际中必须要基于经济建设为主要中心,这样才可以充分的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同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必须构建完善的"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撑机制,只有基于相关金融支撑以及融资部署,才可以在根本上保障"一带一路"的长足发展。对此文章主要对"一带一路"的经济重心及其金融支撑机制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剖析金融发展规模、深度、效率影响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之后,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东道国金融发展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转移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转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水平下的促进效应不同,具有非线性特征,当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高于4.6281时,其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转移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东道国,而且较好的城镇化水平、完善的东道国制度、丰富的自然资源均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具有吸引和促进作用.鉴于此,应拓宽金融合作途径、完善金融设施建设、防范境外投融资风险以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转移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契合沿线国家的发展需要,带动中国国内产业升级,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创广阔市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建设资金缺口巨大,资金融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政策性银行在资金融通中发挥引领和基础性作用。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支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投资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政策性银行,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政策性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区域形势复杂,政策性银行围绕国家战略,在分析和应对"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风险时,既要满足财务可持续目标,也要坚定重点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可发挥先发优势,抓住机遇,将"一带一路"金融支持工作推向纵深。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是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策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突破口。为创新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应根据"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PPP子模式BOT、TOT等模式特点与伊斯兰金融产品特点进行融合,提出Mudaraba(利润分享)、Musharaka(股本参与)、Ijarah(融资租赁)、发行伊斯兰债券、设立伊斯兰专项投资基金等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地建设。  相似文献   

14.
程军 《中国金融》2015,(5):34-36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主渠道,要充分担当社会责任,发挥专业优势,全力打造支持"一带一路"经贸往来的金融大动脉"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在新常态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要在国家总体战略布局下,实现投资与贸易的双轮驱动、协调发展。从投资看,随着我国  相似文献   

15.
本报告从开发性金融的含义与特点入手,阐述了开发性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对开发性金融推动江苏"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梳理了当前开发性金融推动江苏"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各方力量、促进境内产业集聚模式走出去以及加强文化宣传等几个方面,提出开发性金融进一步支持江苏"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依据各国在能源禀赋的差异,能源合作加强了沿线各国的联系,形成了新的区域能源合作。针对其本身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合作的成功需要必要的金融支持。沿线各国因地理位置、资源储量的不同,会产生能源合作下不同形式的巨大金融需求。本文从能源合作领域的贸易金融需求和交通运输业金融需求剖析了能源合作金融需求跨境人民币业务集中度高、开发性金融支持为主、存在地缘政治影响、风险管理不同四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从体制、机制上推进金融创新,应对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金融需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业已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新常态内涵不仅体现出市场经济运行客观规律,更体现出优化结构、稳定增长、政府顶层设计的战略意义。基于顶层设计而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对于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优化经济结构和行业布局、拓宽我国战略空间、促进区域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兰州新区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情况,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兰州新区金融发展路径:规划先行,科学推进金融融资工作有续进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发展五种金融业态;增强资本市场功能,建设五类要素市场;凸显产业支持,构建四个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制度创新,夯实三大金融创新工程及金融监管工程;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形成多城乃至多国联动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9.
姜再勇 《甘肃金融》2016,(12):11-14
文章总结了甘肃丝绸之路对外开放在设施联通方面、贸易畅通方面、民心相通方面等方面的进展,指出了存在进出口贸易体量较小、"请进来"吸力不足、"走出去"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甘肃在丝路开放中的定位与功能,分析了金融支持甘肃对外开放的成效与短板,提出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有效助推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加大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大中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做好扶贫、科技、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工作;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发展绿色金融;做好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政策便利;加强网络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生态;拓宽金融对外合作交流,创新金融产品等.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的国民经济正在经历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这一宏观战略不仅正在助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更让人民币投融资国际化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与发展条件。"一带一路"和人民币投融资国际化相辅相成、互为支柱,且正在加快对人民币国际化传统模式既有缺陷与不足的修正和弥补。这不仅需要尽快建立起适应国际需求的金融网络体系,也需要持之以恒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投融资服务品质,以及更进一步突出人民币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发挥各项本质作用等。总之,只有多措并举才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人民币投融资国际化,助力我国经济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