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詹新 《财会学习》2018,(21):182-18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居民产生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为了适应广大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互联网催生了普惠金融的诞生.本文首先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进行概述,分析了传统金融业和金融互联网存在的不同,重点阐述金融互联网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的路径选择,希望对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几年来,中国普惠金融在县域偏远贫困地区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与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县域金融服务机构、金融产品、金融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普惠金融在县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推进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取临洮县2015至2019年的有关数据,运用普惠金融指数(IFI)测度了临洮县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临洮县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从2015年到2019年间不断提升,但整体仍处于中等发展阶段。之后分析指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服务产品创新不足、金融供给结构不均衡等问题,从加强金融创新、改善支付环境、加强金融监管和加强金融知识教育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普惠金融"概念之后,普惠金融受到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广。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普遍共识和金融实践。本文分别从供给端和需求端视角,着重研究并探索构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促进我国贫困地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发展县域普惠金融的主要路径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供给端路径选择一是大数据+组织普惠。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笔者以赞皇县为例开展调查,分析了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有利条件,指出了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发展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又称为包容性金融,它强调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向他们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本文以省级贫困县——苏尼特左旗为例,调查了普惠金融在县域的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7.
发展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已经成为科技银行、其他金融科技平台公司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共同战略选择和关键发力点,但我国农村各地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总体上仍然较低,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论文利用网商银行在全国1884个县(县级市、旗)的业务数据及其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广度、深度与质量三大维度出发,建构了中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测度了2017-2020年这些县域的各级指标得分,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测度了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动能。研究表明,2017-2020年中国各地区和各省的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总体提升较快,但各地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服务广度和服务深度提升明显,服务质量提升相对不足;数字贷款和数字授信发展最为迅速,数字支付次之,数字理财2020年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数字保险的发展一直相对迟缓。从发展动能来看,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势头比较迅猛。总体而言,中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发展空间巨大,应进一步加强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普惠金融顶层设计和法规政策,提升县级政府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9.
10.
发展普惠金融,必须解决金融排斥这一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金融排斥不仅是一个金融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本文剖析了金融排斥的基本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并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的金融排斥现象,指出我国主要面临着农村金融排斥与小微企业金融排斥两类金融排斥问题.整体上看,我国金融排斥程度较为严重,除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较发达省市金融排斥程度较低以外,其他省市均存在较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这表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存在区域性聚集特点.其中,农村金融排斥表现出地域性特点,中西部地区金融排斥较为严重,且民族地区尤为严重,而东部发达地区金融排斥相对较轻.最后,本文分析了金融排斥的内在形成机制,指出治理金融排斥问题的关键在于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1.
普惠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受到各方极大关注,同时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科技在金融方面的应用愈加广泛.如何为惠普金融“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更多的地区(特别是涉农地区)、更多的群体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是当前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技术推动数据对称及移动金融,拓宽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13.
发展普惠金融,加快从金融排斥到普惠金融的转变是我国当前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有效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问题则是最关键的环节。从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根源出发,面向特定对象破解金融排斥是一种可行的思路,并基于该思路具体提出了面向特定对象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建立与正规金融有效对接的代理渠道,构建面向小微企业的主办银行制度等具体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普惠金融的概念入手,阐释了国内外关于普惠金融的理论成果,包括金融排斥理论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进而在总结美国和孟加拉小额信贷发展的经验上对建立和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绿色金融普遍存在发展滞后、产品单一等问题,本文以合肥县域为例,在分析县域绿色金融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潘启娣 《新金融》2023,(2):46-55
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县域经济的长期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助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14—2019年全国县域为样本,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增长,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主要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促进经济水平发展,且对农业经济水平影响更明显。研究进一步表明,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不仅有利于县域经济水平发展,也同时促进所在地级市的经济发展,这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发展普惠金融,加快从金融排斥到普惠金融的转变是我国当前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有效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问题则是最关键的环节。从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根源出发,面向特定对象破解金融排斥是一种可行的思路,并基于该思路具体提出了面向特定对象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建立与正规金融有效对接的代理渠道,构建面向小微企业的主办银行制度等具体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8.
加快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民生金融、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以玉树州为例,分析了玉树州金融排斥现象的几种表现形式,指出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业的融合使用为缓解金融排斥带来了机遇,对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测度了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层面上,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一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强,东部与中部地区次之,且异质性分析的结论证实其具有普惠性特征。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果仍然显著。微观层面上,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升城乡居民的信贷可得性,且提升效应在农村与城镇居民间没有明显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能为决策部门加快推进"互联网+"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普惠金融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原则,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惠金融,破解金融排斥,强化金融对经济社会的支撑,适度的行政干预势在必行。对于政府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已有的大量探索与研究多是将各级政府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然而,地方政府与国家和省级层面政府的职能权限与角色作用是有较大差异的。在缺乏资源、权限及资金来源的县域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与满意度,县域政府需要承担更多具体角色并在一线发挥实际推进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河南省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做法为例,提出了县域政府在普惠金融发展中承担的具体角色及职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