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普惠金融体系背景下,基于陕西、宁夏和山东三省区774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组群差异性分析,检验了政策信任、交易成本感知对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及对有无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政策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交易成本感知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政策信任与交易成本感知对不同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融资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于无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政策信任对其融资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交易成本感知影响不显著;对于有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交易成本感知对其融资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而政策信任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开展农地抵押贷款试点的区域越来越广,而农地抵押贷款的规模却没有明显增长,资金供需双方对农地抵押贷款的推行并不积极.本文深入探究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认为农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的价值偏低,导致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的意愿不足;金融机构给予农地抵押贷款授信额过低,导致农户对农地抵押贷款的融资需求不足;同时,政府在农地抵押贷款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职能错位的现象,过多地干预了农地抵押行为,也是导致农地抵押贷款供需“双冷”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农地抵押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贷款难的原因是农民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土地是我国农民最大的财产,突破现有制度的限制,建立我国农地抵押制度,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解决农村贷款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涉农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约束了其发展,武汉农交所和武汉农商行联合推出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涉农企业融资带来了便利。调查发现,随着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推进,农地经营权抵押权人从单一走向多元,抵押价值评估严格遵循开放式的土地经营权评估机制,抵押贷款多为短、中期,同时在利率及自有资金比例方面有相关的限制规定。要推广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这一新型金融产品,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的制度框架并细化成可操作的措施。建议要调整农地产权关系,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合理化;完善法律法规,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合法化;以配套政策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区别于以往从需求方评价农地抵押贷款技术的运行效果,立足风险分担视角,文章探索性地将农地抵押贷款模型划分为“直接抵押”“抵押+保险”“抵押+担保”“抵押+担保+保险”四种,并基于四川省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1620笔农户贷款调查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分别测算出四种不同模式下的农地抵押贷款技术效率,深入探讨了差异化农地抵押贷款模式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试点阶段的农地抵押贷款规模效应较为明显,但其技术效率较低,且易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风险补偿基金规模、区域耕地规模、区域农地抵押贷款规模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模式下的农地抵押贷款技术效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抵押+担保”技术效率最高,“直接抵押”技术效率最低。据此,从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提升经营权价值公信力、改善产权交易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增加贷款供给。  相似文献   

6.
基于辽宁省昌图县972份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行为对家庭福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农地抵押贷款供给不足,只有农村信用社为样本农户提供贷款;农户抵押的土地面积差异明显;农地抵押贷款金额随着抵押土地的面积增加呈现递增趋势,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农地抵押贷款金额相对较高;贷款期限以中短期为主;贷款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经营。进一步运用福利模型研究发现,农地抵押贷款对农户家庭年收入、农业收入、家庭年支出、生产经营支出和生活消费支出均具有显著正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乐平市农地抵押贷款开展情况为例,深入分析适度规模流转的意义,以及对农地抵押贷款规模流转的促进作用。根据乐平市农地抵押贷款的实践,本文认为推动农地经营权流转适应了农民增收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需要,据此开展的农地抵押贷款能够更好地优化农村金融供给、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但前提是做好农地的适度规模化流转工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不断展开,学术界对当前中国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模式及其效果不断地探索,对影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但现有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影响因素研究多是从农户贷款需求角度进行分析,内容较为单一,往往忽略了外部环境的作用,应当在宏观视角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重视外部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农贷市场的不对称信息视角,集中讨论了农户与贷款者的信贷行为关系.通过分析他们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两类性质后,从信号博弈角度分析了农地使用权抵押对降低农贷风险的信号发送过程,并给出了基于贷款者的农地抵押金融合约模型.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农地使用权抵押金融既可以提高农贷资金的安全性,又蕴涵着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农地抵押贷款试点是否通过缓解家庭农场的融资约束降低其生存风险?基于2013—2021年共计68125个家庭农场的123480个微观数据,采用Cloglog生存模型分析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对家庭农场生存风险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表明:农地抵押贷款试点降低了家庭农场的生存风险,稳健性结果表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从作用机制看,农地抵押贷款试点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了家庭农场的生存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农地抵押贷款试点能显著降低位于非艰苦边远区、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以及自身发展状况较好、盈利能力强的家庭农场的生存风险。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进农地抵押贷款试点以降低家庭农场生存风险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农民贷款难问题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农民融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影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开展的因素中,农户的参与意愿尤其重要。本文基于洱源县270个农户的调查,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家庭人均收入、政府扶持、政策宣传力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基础上,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农地金融制度建设从1988年贵州湄潭县的农地金融制度试验开始,发展到目前遍地开花的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经历了一个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本文挑选浙江嘉兴的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和丽水的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案例,将它与贵州湄潭农地金融制度的试验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下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创新,也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及获取有效金融支持的关键途径。我国的农地抵押贷款在政策层面上经历了从局部探索到顶层设计、从法律禁止到政策松动再到法律允许的演变过程。陕西高陵和杨陵两地区作为陕西省农村金融改革的试验区,在政策引导下其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试点的实践效果存在着与政策预期相悖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抵押贷款模式、金融支持主体以及农地价值评估等方面。基于此,需要从政府层面、金融机构层面和贷款主体层面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保证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后续实践推进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两个农地产权抵押试点区的农户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验证了农地产权抵押约束对农户贷款终期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并比较了这种影响在农户间、农业生产类型间、区域间的组群差异。本文还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2SLS)剖析了农地产权抵押约束对农户贷款终期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农地产权抵押约束对融资农户贷款终期家庭储蓄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组群差异分析发现,农地产权抵押约束对户主年龄在40岁及以下、未受过教育、没有非农技能和位于非贫困县的农户贷款终期家庭储蓄率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研究还发现,农地产权抵押约束显著降低了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但未对农户家庭消费水平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赵宁 《青海金融》2011,(12):43-45
本文通过分析林权抵押贷款的特点与实效。提出了农牧区借鉴林权抵押贷款模式创新信贷产品的构想和以农地草原抵押贷款、存栏牛羊抵押贷款、民族艺术品抵押贷款三类为代表的信贷开发产品,并就推动农牧区信贷产品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有明确机构、完备法规、多样化运作模式和稳定资金来源来确保农地抵押融资顺利完成,而我国受到体制和机制约束,农地抵押贷款还处于探索阶段。比较中外农地抵押模式可以发现,土地制度不同、金融规则不同、融资主体不同和产生结果不同。因此,要实现农地抵押贷款试点的长期效应,有必要进行农地管理制度创新和构建土地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7.
张长琦 《时代金融》2014,(7X):229-230
发达国家有明确机构、完备法规、多样化运作模式和稳定资金来源来确保农地抵押融资顺利完成,而我国受到体制和机制约束,农地抵押贷款还处于探索阶段。比较中外农地抵押模式可以发现,土地制度不同、金融规则不同、融资主体不同和产生结果不同。因此,要实现农地抵押贷款试点的长期效应,有必要进行农地管理制度创新和构建土地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8.
论文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以广东省德庆县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为例,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角度出发探讨完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对策。研究发现,德庆县试点成效显著,但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尚未落实,抵押贷款登记的申请流程繁琐,抵押物价值评估结果可信度低,抵押权处置困难。建议加快落实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保障流转农地经营权的法律效率,简化抵押贷款登记的申请流程,完善抵押物的价值评估与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9.
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实地调查、问卷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推行农地抵押贷款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我国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必要性,并以国际上农地金融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和我国一些地区的改革探索为借鉴,对我国推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进行了信贷品种设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自2015年12月启动至今,两年试点期已近尾声.本文以试点市——湖北省大冶市为例,剖析了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实践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将大冶市在实践中以问题为导向,先行先试的主要做法进行了提炼,对推广农地抵押贷款、破解农村融资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