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太工业是台湾“十大新兴工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航太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本文在分析台湾航太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侧重对其发展政策和未来趋向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台湾现代农业成效及对福建的启示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台湾现代农业的进程与成效台湾农业发展大体经历了恢复、发展、调整和转型的四个时期,有过繁荣,也有过徘徊。但农业总体水平较高,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50年代初,台湾经济是传统的“米糖经济”。1952年农业产值占台湾生产总值的36%,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56%,农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95%。60年代中期,台湾工业产值和工业品出口值比重均超过农业,整个经济结构出现了历史性转变,其政策取向也从“以农业培植工业,以工业支持农业”转变为“以贸易促进农工,以农工支持贸易”,建立出口加工区,引进先进的技术,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3.
台湾农业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50年来,台湾“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进入80年代,台湾已形成现代农业的格局。90年代后期,台湾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下降,开始由“外销型”转入“三生”农业阶段,所谓“三生”,指生产、生活、生态,体现着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照顾农民、发展农业、建设农村。至此,农业放弃了传统的“量”的追求,转向注重提高质量。农产业发展也转向高附加值、环境成本低、市场与技术开发潜力大的高科技方向。同时,随着农地整合及对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综合发展规划,农业的重点转向精致农业、休闲农业、无污染农业等…  相似文献   

4.
现代台湾农业发展模式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开始了第一次土地改革,建立了自耕田制度.选择了外向型农业经济,并大力实施农业技术革新、农业机械应用和农作物品种改良等措施,使台湾农业持续快速地发展.同时,实施了适度"盘剥农业"以培养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进入70年代后,随着台湾工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迅速转型,台湾农业的比较优势又迅速丧失.于是,台湾又进行了第二次土地改革,废除了土地兼并的限制,并采取了农产品价格补贴、关税壁垒、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农民福利、工业"反哺"农业等保护政策,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积累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5.
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发展经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台湾农业由于受到快速发展的工业和商业的竞争,开始步入明显的停滞、萎缩时期。为了使农业走出困境,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台湾加快农业转型,调整农业结构,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从以产品为主扩大到发展农业服务业,  相似文献   

6.
IC产业是台湾“十大新兴工业”之一,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IC封装业。目前已成为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笔者认为,台湾IC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3个方面:一是以“聚群”为发展模式;二是以晶圆代工为主体;三是以DRAM产品为主轴。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台湾IC产业的未来发展走向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奠定深厚基础台湾机床产业的发展成功离不开台湾当局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植。早在上世纪50年代,由于岛内当时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绝大部分依赖从外国进口。为扭转此局面,台湾当局在第一至第二个"四年经济建设计划"时期,组织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和"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支持农业"的方针,以农业经济所  相似文献   

8.
1.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概况20世纪80年代,台湾在“前瞻性、兼顾世界科技发展与市场需求和着眼国际竞争”三大原则指导下,规划了21世纪的高科技产业。进入90年代,台湾依据“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效果大、附加值高、技术层高、污染程度低、能源依存度低”的原则,积极推动通讯工业、信息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精密机械与自动化工业、航太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工业、医疗保健工业与污染防治工业等“十大新兴工业”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台湾高科技产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总量看,目前台湾高科…  相似文献   

9.
《中国招标》2010,(29):51-51
2010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体表现强势回升,成为带动全国工业稳步回升的引擎。二季度,机械工业国有企业的生产景气度显著提升,汽车、工程机械和机床等带动机械工业整体增长。预计三季度,随着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相关产业政策落实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机械工业将真正体会到从重视“量变”到重视“质变”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WTO与台湾产学合作研究的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学合作研究在台湾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对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台湾的“产学合作研究计划”为例,就其特点及其调整趋势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机床(台湾称"工具机")制造业属于机械工业。按台湾习惯统计分类,机械工业范围包括:金属制品业、一般机械业、电气机械业、运输工具业、精密机械业等五类,其范围见表1。一般机械产业的范围与定义见图1,其中与机床制造产业相关的包括涉及机床组装的"机床"和机床零部件制造的"机械零组件"两个行业。  相似文献   

12.
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台湾的休闲农业始于20世纪 70年代,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台湾休闲农业的兴起有着诸多因素。首先,从台湾农业内部发展来说,长期为台湾经济起飞作出巨大贡献的农业已高度发达,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激烈竞争,逐步进入滞涨期。其次,从台湾农业外部发展环境来说,台湾经济长期高速发  相似文献   

13.
<正>中小企业对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台湾经济从20世纪60 年代开始起飞,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90年代以来进入转型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台湾当局1979年颁布的中小企业辅导准则规定:凡资产总额不超过6000万元新台币和实收资本额在2000万元以下及常雇工  相似文献   

14.
以国务院1992年55号文确定的振兴基础机械的产品范围为“九五”期间机床工具行业产品发展的重点。其中根据“机械工业振兴纲要”发展重点中所确定的要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在“九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品是: 金切机床: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及为汽车工业服务的各类高效、精密、专用加工机床。 ①数控机床重点发展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数控锻压  相似文献   

15.
从民国成立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天津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数年,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天津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天津曾有两次建厂高潮,第一次是在1915年“挽回利权,兴办实业”的社会舆论激励下出现的,第二次高潮出现在1924年前后,与1919年“五四运动”倡导国货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南朝鲜和台湾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均将电子工业置于优先地位加以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电子工业发展过程中,它们有相似之处,但其侧重点、生产组织形式以及各自的优势不同。 一、电子工业发展概况比较 1、两地均起步晚,发展快。南朝鲜和台湾电子工业都是在60年代前后才起步的,但一直受到高度重视。1969年,南朝鲜制订了“电子工业振兴法”,后又于1981年补充修改了“电子工业振兴法”。1979年,台湾通过“电子工业发展法(10年计划)”,并于1980年动手兴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70年代间,南朝鲜和台湾的电子工业已有较快发展,进入80年代  相似文献   

17.
1.“精致农业”涵义及其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台湾农业走过50、60年代的发展黄金时期之后,逐渐出现了停滞、萎缩的问题。为了推动农业进一步发展,80年代,台湾开始调适农业发展方向,从注重产量转为重视品质和效益问题,提出以“精致农业”为农业升级发展的目标。所谓“精致农业”,台湾经济学界从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层次解释为“精致性的农业生产资源调配,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均衡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所得的农业发展”;台湾农业科技界的解释是“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有市场潜力并有利生态维护的农业生产”。总之,“精致农业”是台湾为扭转以往片面追求增加农业产量,采取促进农业生产能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始于种,台湾农业发展初期就十分重视种苗的生产。60年代末,台湾已出现种苗专业化企业,80年代中期,台湾种苗业年产值达60亿元新台币,而且20%左右出口创汇。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台湾种苗业者深受劳动力紧缺的困扰。80年代末,有实力的种苗业者就考虑发展高新技术的商业化生产应用,其中老牌的农友种苗公司尤为突出,1989年便联合先进国家种苗企业(日本的“三好”、“东棉”,美国的BLL SYSTET等公司)成立了“新高生物科学公司”,率先跻身新竹科学园区,成为台湾农业生产唯一进入高科技园区的企业。“新高”公司生产经营三年就开始获得可喜的盈余,  相似文献   

19.
1.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回顾50年代以来,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生物技术、近代生物技术和新生物技术的三个工业化量产的历史发展阶段。就近代生物技术而言,味精工业(以发酵法生产)崛起于60~70年代,是台湾的相对优势行业,它为台湾的经济发展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进入80年代以后,在1982年召开的第二次台湾科技会议上,生物技术(即新生物技术)被选定为台湾的“策略性工业”、“八大重点科技”和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六大产业”之一。20年来,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总趋势,可概括为“叫好不叫座”。这…  相似文献   

20.
精密仪器与自动化产业是台湾“十大新兴工业”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产业在台湾尚未浮现。经过近10多年来的发展,其厂商数量、产业规模在逐年扩大,产业结构也基本形成。本文认为,在促进台湾精密仪器与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因素中,有3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