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速趋缓。这是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社会进步基础上出现的新问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阶段性变化的反映。目前,河北省同全国一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固国强基之本,农村是兴国安邦之源。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事关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事关“三农”问题‘的发展与解决,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只有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如何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相关途径进行了分析,从而继续开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世界农业发展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正处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口。福建省必须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走出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外向型农业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锡文 《生产力研究》2005,(10):115-1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调整阶段:一是农业、农村经济自身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从总体上看,长期存在的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供给数量不足的矛盾得以缓解,但品种、质量的矛盾上升,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农民在生产上面临着一系列需要适应的新情况;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这既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但在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又使农业面临着许多新的压力;三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明显加快,这既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又使农业、农村和农民面临着生产要素流失和转移就业困难等新的挑战;四是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既为我国农产品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提供了新的机会,也使我国农业面临着来自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更直接、更沉重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杜明 《经济问题》1995,(9):27-30
关于发展山西农村经济的几个问题杜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民又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不仅战争年代,还是经济建设时期,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首要问题。农民是我国劳动的主力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极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  相似文献   

6.
青州市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16年来,我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农村经济总收入由3.6亿元提高到93.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128元提高到2130元,农村综合经济实力跨人了全国百强县(市)行列。但就目前总体状况而言,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主要依靠粗放型的数量扩张,致使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受到制约。而要实现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和飞跃,就必须依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变粗放型的数量扩张为集约型的质量提高。综合分析我市的现状,当前和今后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但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矛盾。就当前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1年7月6日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2011年中园农村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以“农业和农村发展——道路、经验和前景”为主题,回顾总结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所走过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是近年来农村改革和发展中感现的新经营方式,是实现农村经济两个转变的重要途径箩也是培养县域经济的增长点、振兴地方财政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抓住我们县被确定为省实行产业化试点县建设之一的机遇,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基地增大、产业增效、财力增强的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薛拣民 《经济问题》1993,(12):19-25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民主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如何促进农业腾飞,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很明显,不重视和发展农业不行。但是,单靠农业也不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在稳定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实现农村工业化,是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振兴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