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知识分子"词源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语中的"知识分子"一词并非如学界所普遍认为的那样,最早由老虎总理克里蒙梭于1898年使用,此前即有雷南等人用过该词,克里蒙梭只是"德雷福斯事件"中第一个使用该词的人.俄语中的"知识分子"一词的最早使用者是别林斯基,而非博博雷金;该词产生后,虽也用来指那些受欧洲近代思潮影响,对俄国现状不满的人,但这只是该词的三种主要含义之一,而非惟一含义.汉语中"知识分子"一词早在1920年即有人使用,而非如有的学者所言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  相似文献   

2.
该词抒发了作者那颗“振长缨,缚强奴,片刻息峰烟,誓死夺回我河山”的爱国之情。作者在词中以他对杀戳和阉割人性的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与仇恨来号召将士们要永远进击,从而揭示了这首词的主题,构成了这首词的主旋律。 该词过去从未发表过,这次是由赵尚志同志的亲属所提供,才有幸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3.
熊梅芳 《黑河学刊》2013,(10):142-143
一词多义不仅属于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通常,语义理论从语言结构与社会历史的视角对一词多义进行分析与探讨,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不少语言学家逐渐从认知的视角来阐释词义的扩展和延伸。本文以前人对一词多义进行的认知研究为基础,从认知隐喻思维模式的视角,并结合具体例子,试图对英语中的多义现象进行分析与解读。从而揭示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认知隐喻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英语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隐喻思维。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在使用“以后”这一词时错误率较高,这些偏误问题分为位置不当;“以后”前面缺少成份;“以后”误用为“之后”;及其他误用四类,针对留学生对“以后”的使用出现的偏误,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词性及表意,给定结构用法,来降低学生使用该词的错误率。  相似文献   

5.
余露 《老区建设》2011,(20):53-56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是表达思想的载体。英语词汇中大量存在着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用的现象,这些词汇通常也是导致词汇学习复杂化的原因之一。隐喻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进行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对多义词的习得和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在多义词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隐喻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词汇,提高学生的词汇习得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法国寓言家拉封丹《寓言集》中寓言的“词场”建立,解析“词场”所包含的补充性隐喻,以及以“词场”为依托重新构建文本对寓意所产生的特殊效应。在对寓言《知了和蚂蚁》的词场进行归纳和划分过程中,直接分析了词场内部的词汇间的对应和对立关系,观察到更多的文本中的隐喻,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得整篇寓言获得了寓意的扩展和补充,这一现象在拉封丹整部《寓言集》中都有体现。其创新之处不在内容而在文体,它的美学价值主要来自于单词选择的特色。对这些诗歌词汇进行研究,尤其是对寓言中有相同“义素”的词汇所构成的“词场”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寓言中文本和寓意的深层次关系,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寓意世界。  相似文献   

7.
文化差异性是制约大学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培养学生用目的语思维,培养隐喻能力,通过一词多义教学使学生了解隐喻的普遍性,突破学生记单词的瓶颈,在外语教学中融入西方文化,提示学生注意隐喻概念文化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张瑨 《魅力中国》2011,(2):237-237,235
Halliday于1985年提出语法隐喻(grammaticalmetaphor)的概念,他认为名物化隐喻(nominalization)是产生语法隐喻的一项重要来源。名物化的意义在于通过参与者和环境成份的变化、小句层次和词组结构的变化,重新组合,使之表达的概念意义浓缩为一个词。在正式的语体中,因为名物化具有囊括和浓缩的功能,可以使得意思在语篇组织严密,达到语言表达简练、客观、信息量大等行文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慧 《魅力中国》2013,(26):105-105
本文鉴赏了“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翻译的《堞恋花·春景》一词。笔者详细的介绍了许老先生提出的诗词翻译“三似”“三美”论,及其在该词的翻译中是如何体现的,旨在对热爱诗词翻译之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词多义在词汇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隐喻作为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方式,是一词多义现象发生的本源。  相似文献   

11.
王宁 《黑河学刊》2010,(4):71-72
翻译研究综合学派以格式塔理论和原型理论为基础,提出翻译是一门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的综合学科。在实际翻译中,个别词、句的重要程度是由文本、情景和文化这一更大背景来决定的。翻译综合法认为隐喻翻译应考虑文化差异和隐喻在具体文本中的作用,可主要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换喻法和加注法等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六册第十一课《宋词二首》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该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指出:“苏轼以诗为词,扩大了题材,提高了意境,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开创豪放一派。《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写的《语文教学参考》1988年版和1991年版中,在谈到该词的艺术特色时,均以“风格豪放”等寥寥数句加以概括。因此,给历届高三学生分析讲解该词的艺术特色时,常常用“豪放风格”四个字概括之。前不久,在给新的一届高三学生准备这篇课文的教案时,根据常教常新的原则,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于反复吟读,潜心研究之中忽发奇想:用“豪放风格”四个字概括该词的艺术特色固然正确,但是,仅仅从“豪放风格”这四个字出发,概括这篇千古杰作的艺术特色,只道出其然,而未道尽其所以然,未免难于全面而深刻,细致而具体地认识其应有的艺术价值。笔者认为:这首词之所以被世人公认为杰作,是因为它熔情真美,景观美,气质美,音韵美于一炉,可谓集美之大成。它是苏东坡“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美学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陕北民歌歌词的创作过程中,一些修辞格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其中隐喻的使用就非常普遍。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从修辞和认知两个维度对陕北民歌语言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归类与分析,并对隐喻在陕北民歌语言中产生的原因和功能等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语言是在艺术语言、科学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基础上一步步演变而形成的语言。新闻语言是新闻作品写作的基础语言材料。为了在更大范围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不致产生误解,新闻语言在使用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的同时,又要求记者必须尽量使用规范化语言。这使得中俄两国新闻语言具有多语体渗透、褒贬词交织、隐喻、转喻、借代、新词和标点符号语义化等风格。  相似文献   

15.
李东娟 《理论观察》2012,(6):116-117
概念隐喻理论是莱考夫提出的,他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思想的方法,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在其概念化理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人们对网络语言有更好的解读和运用,在跨语言层面上对汉英网络语言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网络语言源于身体体验,更加证实了隐喻映射具有经验基础这一认知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韩莹 《魅力中国》2011,(14):295-295,287
用奢侈来论述艺术,首先需要对奢侈的内涵有一个深入的把握,在英文字典里,奢侈是Luxury、Luxus、Luxus是一个拉丁词,原意指“极强的繁殖力”,后演变为浪费、无节制。确切地说,该词用以描述在各种商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费用支出及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而这些都与艺术的感官特点有着极其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运用域重合理论探讨古典诗词中虚拟语气系统词可以发现,古汉语中大部分虚词都经历语义隐喻的过程.虚拟词按其所体现的人际功能可粗略分为高阶词、中阶词和低阶词.其语域与义值都是根据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虚词的语义与语法的隐喻性.  相似文献   

18.
陈霞 《魅力中国》2010,(26):241-241
一日,读吴文英的词《莺啼序春晚感怀》(残寒正欺病酒),读到“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句时,觉得“断红湿”不好理解,便查阅这首词的注释。在丁炳贵编著的《婉约词于豪放词鉴赏》”一中,他将“断红湿”解释为“泪湿”,也就是说“断红”意为眼泪,足名词;“湿”为打湿之意,是动词。“断红湿”就成了一个主谓短语,整句话的意思是:靠在镶银的屏风上(不忍离别),因为春长梦短,欢聚的时间太过短暂,(依依不舍的美人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泪水打湿了她歌唱时用的纨扇和以金线绣制的衣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眼泪打湿的是纨扇和衣裳,那么“湿”应该和”歌纨金扇”放在一起似乎更符合语言习惯,而将眼泪与打湿放在一起,这种句式不但在诗句中少见,而且读起来也别扭。于是查找解释该词的其他版本,关于”断红湿”的注释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对<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刊栽的李瑛、文旭教授<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中的一些结论提出商榷.通过对该文中一些立论的辩驳,进一步讨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隐喻和转喻在多义词词义扩展中的作用以及多义词词义的扩展方式,强调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多义词词义扩展机制以及词义演变认知过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和方式,隐喻在ESP语篇中也普遍存在。隐喻的认知理论是结合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者理解和掌握词汇或短语起到桥梁作用。从隐喻的认知视角,探讨隐喻认知理论运用于ESP教学实践,并认为这一尝试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