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汽车的节能技术涉及到维修保养、低阻轮胎、整车气动减阻、再生削动等节能技术,本文主要对汽车维修环节的节能、整车气动减阴技术和低阴轮胎节能技术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4.
论税收政策对汽车节能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同时我国近年来能源,特别是石油消耗呈爆炸式增长,石油进口依赖性加强,对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了挑战。节约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首要原则,而税收政策应当在引导节能型汽车的生产和消费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如果1200万辆私家汽车,每天节省一升油,一年大概可节省300多万吨汽油,折合人民币230多亿元,用这些钱能再修10个“乌巢”或20座“水立方”。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越,不用再为温饱问题奔波了,买车买房也成了家常便饭,汽车也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汽车工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我国车辆的保有量也急剧增加,交通安全事故也是越来越频繁,交通安全问题也越发被人们重视。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对机动车辆的安全状况的检测,传统的机动车辆检测技术已经不满足不了现代的汽车检测要求,汽车安全状况的检测和管理已经成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和谐平安的重要保障,所以这就要求车辆检测行业要从管理体制、法制法规、技术标准、检测设备和从业人员等各个方面都必须认真的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7.
南通汽运集团以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共引入液化天然气(LNC)汽车248辆,现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压缩经营成本、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伍刚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3,(1Z):99-100
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的迭创新高,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而汽车金融作为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我国的汽车金融起步较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相对初级阶段。本文从汽车金融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入手,阐述了汽车金融的三个发展阶段,并根据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状况,从经销商角度提出了推动我国汽车金融快速发展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物流业节能减排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经济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扩张.然而,物流业以交通运输、仓储为主要依托特点决定了其对能源的需求也将快速增加.我国物流业高能耗的特点决定了物流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需引起政府、物流行业和研究人员的重视,并从政策、法律法规、行业约束和管理、技术、运营等多个角度做好物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相似文献
14.
汽车消费税调整的影响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为促进节能减排,我国对汽车消费税再次进行调整。然而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消费税调整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汽车节能减排问题,应从开征燃油税和加强配套措施等多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5.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导向,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产业战略联盟可较好整合国内资源、优化环境,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机制,可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促进技术成果的扩散和转移,提升我国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然后探讨了影响企业节能减排的具体因素,最后给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相关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汽车制造业正向物流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生产组织、包装运输、信息管理、安排上线都较为严密。而汽车制造业逆向物流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边缘状态,从产品的返回,不合格零部件的退货到报废汽车的回收处理还处于摸索萌芽状态。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消费者需求个性化的突出,资源利用的创新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制造业逆向物流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汽车节能与环保是目前国际性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汽车第四大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2006年汽车产量达760万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攀升,比十年前增加了2—3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已成为这些城市空气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按照目前机动车的发展趋势,预计今年我国机动车排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的平均比例将达到79%。 相似文献
19.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网络营销的优势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产能过剩的危机,低碳理念的革新,环境税的箭在弦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疑将是当今汽车产业的热门话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汽车企业纷纷开展网络营销,为消费者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并把其视为获取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拟通过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网络营销优势的分析,为我国汽车企业提供适合其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