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见过程的落败—从内控看巴林银行倒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林银行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是由弗朗西·巴林爵七1763年在伦敦创建的创建初期,由丁其经营灵活变通、富子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人的成功。尤其是进人20世纪以后,具有悠久历史的巴林银行曾创造了无数令人瞠目的业绩,其雄厚的资产实力使它在世界证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可以这样说;巴林银行是金融市场上一座耀眼辉煌的金字塔。然而,就是这座百年金字塔,何以会葬身于一个“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里森之手,里森自传中描述,“我为自己变成达样一个骗子感到羞愧——开始是比较小的错误,但现已整个包围着我,像是癌…  相似文献   

2.
1995年2月27日,英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这消息让全球震惊,因为这意味着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管270多亿英镑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告破产。你很难想象,这样一座百年金字塔,竟会葬身于一个“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里森一人之手。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对其公司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公司治理是近年来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但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公司治理在20世纪90年代才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在巴林银行破产案、日本银行破产案、东南亚金融危机等事件后,巴塞尔委员会将公司治理结构纳入了对银行的监管内容中,一些发达国家也推出了一系列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举措,银行由一般企业的"治理者"转变成了"被治理者"的对象.本文主要分析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殊方面对其公司治理的影响,也就是分析被治理公司的差异性对其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蔡弈 《深交所》2005,(9):28-34
巴林银行的倒闭,是1995年国际金融界的爆炸性新闻,尽管时间已过去10年,但巴林事件所折射出的银行管理体制上的问题,仍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在2006年12月之前,中国将兑现根据世贸组织协定做出的广泛承诺,向外国全面开放银行业,今明两年将是国内银行转轨改制,改善管理体制的关键年。此时重温巴林银行覆灭的教训,对完善国内银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表现、成因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等金融事件,引起社会对道德风险问题的广泛关注.商业银行的决策者或各层面人员为实现短期经营目标而对银行长期利益目标的损害、银行从业人员利用职权牟取个人私利等道德风险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巴林、所罗门兄弟、JP摩根等著名金融机构都在交易中遭受巨大损失,例如1995年巴林银行在日本股票指数期货交易中受到损失而被迫清算,日本的大和银行纽约分行也在同一年发生类似事件。因  相似文献   

7.
关于世界储蓄银行协会 世界储蓄银行协会(简称:世界储协),是一个代表全球储蓄和零售银行的非官方、非盈利性国际金融组织。其前身为国际储蓄银行协会。国际储协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924年,它由27个国家的储蓄银行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第一届世界储蓄银行大会之际共同创建。  相似文献   

8.
加强构建商行内部控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曾经是富人的保险箱。高高的围墙,威严的保安,一道又一道的防盗门。严密而繁琐的各项制度,似乎把所有风险都挡在了银行之外。但是在1995年2月,具有二百三十多年历史的被誉为世界首家“商业银行”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布倒闭。这是一家以保守经营著称的英国老牌银行。它的倒闭令多少入毕生的积蓄灰飞烟灭。同时也再一次将银行面临的巨大风险展现在世人面前。[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风险防范是金融界一个永恒的话题.从1991年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倒闭、1995年具有233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被收购,到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东亚、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等一系列金融危机,都反复证明了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要实现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将学习融入到经营的全过程,建立起具有新型科学管理模式与机制的学习型银行。本文对学习型银行的特征和创建学习型银行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并借鉴企业管理大师彼得.圣洁的观点,提出了创建学习型银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90年代初IBM首次提出"电子商务"概念以来,电子商务已经为银行业带来了3次重大的变革,银行业因而经历了3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银行引进阶段",此时电子商务主要是引入和模仿,只有简单的上网、发布和交易;第2个阶段是"银行内部整合阶段",此时的电子商务是真实的商务,银行开始了从内部整合到外部整合的转变:当今银行业的电子商务已经逐步进化到"随需应变"的阶段,通过联网互补,建立开放的银行服务体系,共同创建银行业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创建人本化支行势在必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支行是银行这座宏伟大厦的基石,支行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分行、总行的生存基础和竞争能力,因此在支行中大力推行人本化银行的建设,也是大势所趋,是形势所逼.众所周知,外资银行的侵入,依仗的一是机制二是人才,而机制和人才的高度融合,正是人本化银行的最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13.
廖雪伟 《南方金融》2002,(1):51-52,16
目前,我国银行风险突出表现为银行资产风险.居高不下的银行不良资产不仅是银行业发展的障碍,而且是导致近年来部分金融机构经营效益下降,流动性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巴林银行的倒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波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荷兰社保银行(Social Insurance Bank,SVB),因其名称中有"银行"二字,被普遍误认为是世界唯一的社保银行.实际上,它是荷兰的社保经办机构. 社保银行组织结构 --由社会部授权及监督实施保险计划.荷兰负责社会保障事务的行政主管部门是社会事务和就业部(以下简称"社会部"),成立于1933年,其主要职...  相似文献   

15.
一、巴林银行案的起因巴林银行主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证券交易业务,证券业务主要集中在亚洲和南美,在下属的17家证券公司中,以日本、新加坡及菲律宾的业务为主。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以前是摩根斯坦利银行清算部的一名职员。进入巴林银行后,由于其在处理期  相似文献   

16.
博文 《银行家》2002,(4):130-134
国际金融界大地震! 2月6日,国际金融界发生"6.91级"大地震.爱尔兰联合银行当日正式宣布,该银行一名叫鲁斯纳克外汇交易人员通过假期权交易从其设在美国巴尔的摩的全冠银行(ALLFIRST)分行诈骗了巨额钱财,损失约为7.5亿美元,后经调查损失减少为6.91亿美元,这一诈骗案成为1995年里森搞跨巴林银行七年来全球最大银行诈骗案,该事件对爱尔兰联合银行以及美国的外汇市场造成的冲击波不亚于多年前里森对巴林银行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博览》2008,(11):41-42
众巴林银行到中航油,从雷曼兄弟到中信泰富,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无一不是栽在金融杠杆上,或彻底倒下,或给其声誉蒙上一层阴影。如此看来,说金融杠杆是绊马索似乎并不过分,多少财富因其蒸发,整个世界都在见证着它的威力。  相似文献   

18.
程浩 《云南金融》2010,(10):47-48
如果你是一个富豪,想与世界上顶尖级的经济学家共进午餐,小范围请教,如何实现?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到国外名校留学,该做什么?其实,这些都可通过私人银行客户“定制”实现这就是私人银行服务的好处,它可以在企业与家族之间搭起一道“防火墙”。有专业人士如此评述私人银行、事实上,私人银行这个“舶来品”对于大多数云南人而言还不是很熟悉,但这并不妨碍银行在云南拓展该项业务,因为私人银行的目标客户只是财富金字塔尖上的一少部分人,而不是普通大众。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不足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巴林银行倒闭后,全球连续频繁的发生了多例巨额损失案件.大和银行、爱尔兰联合银行等因内部员工越权或私自交易遭致巨损,年初法兴银行交易欺诈案损失71.4亿美元又一次令人瞠目结舌.被公认为金融监管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风险控制最为出色的银行尚且发生如此大的失误,放眼国内:广东中行的特大贪污案,黑龙江中行的票据诈骗案,邯郸农行金库被盗案等等,纷纷敲响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内控的警钟.  相似文献   

20.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英国一家有着233年历史的地位显赫的巴林银行宣布倒闭。这在世界金融市场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告诉我们,商业银行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否则也会破产。 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起因是该行派驻新加坡的交易商尼克·里森“未经授权”大量买入走势看好的日本日经股票指数期货,但一场阪神大地震使日经指数不升反跌,结果巴林银行亏损了约10亿美元,陷入破产境地。这次事件的直接起因虽在衍生金融交易上,但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出在巴林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