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人力资本专用性对企业培训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元阳  亓来华 《经济师》2004,(10):25-25,27
人力资本按其专用程度可以划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准专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程度影响着企业和雇员投资于人力资本培训的意愿及其投资量的大小。文章在分析企业和雇员各自培训投资的成本、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双方投资于人力资本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雇员离职成本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金玲 《生产力研究》2005,(12):207-208,211
针对目前许多企业雇员离职率高的问题,本文在对雇员离职成本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降低雇员离职成本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结合国内外对雇员流失研究模型拓展特点归纳,根据投入产出均衡原理提出基于组织社会资本嵌入力核心雇员保持决策模型和分析路径,为拓展这类研究提供可行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4.
梁小威 《当代经济》2006,(16):14-15
结合国内外对雇员流失研究模型拓展特点归纳,根据投入产出均衡原理提出基于组织社会资本嵌入力核心雇员保持决策模型和分析路径,为拓展这类研究提供可行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人力资源属地化的不断推进,保持当地雇员相对稳定、减少其流失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当地雇员高流动率对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不利影响,并从国家、企业、项目和个人四个层面探究造成当地雇员流动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为合理降低当地雇员流动率、优化其流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当一个组织内的雇主与雇员之间存在委托一代理关系时,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是改善组织管理中的激励规则,使每个雇员在追求自我利益时恰好实现组织的激励目标.本文通过委托-代理的静态与动态模型来分析监督成本与委托人、代理人之间的收益关系,提出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当一个组织内的雇主与雇员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时,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是改善组织管理中的激励规则,使每个雇员在追求自我利益时恰好实现组织的激励目标。本文通过委托-代理的静态与动态模型来分析监督成本与委托人、代理人之间的收益关系,提出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企业年金发展滞后,利用博弈论考察信息不对称下雇主和雇员参与企业年金的微观激励机制。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是雇主的主要激励。在企业内部,雇主希望通过提供企业年金提升工作效率并留住雇员,但效果有待检验;在企业外部,雇主希望以企业年金为信号吸引优秀雇员,但雇主间的竞争、雇员对雇主行为的理解以及雇员的预期增大了雇主收益的不确定性。雇员参加企业年金计划旨在为养老提供储备,这有赖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质量和费率。政府规制无法确保机构的质量,增加了雇员收益的不确定性;有效地规制可能导致的垄断和高费率,侵蚀雇员利益。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推演。政策应该着眼于提高雇主和雇员在企业年金市场的预期收益。  相似文献   

9.
将企业看作知识的集合体,从微观层面的企业间协作关系出发,以公有收益和私有收益为基础,考虑声誉机制和知识贬值成本,建立了创新网络中两两企业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知识贬值成本大于公有收益和私有收益之和、介于公有收益与公有收益和私有收益之和之间、小于公有收益3种情况下创新网络的演化稳定状态,由此提出并证明了不同条件下关于企业合作倾向度的7个命题。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转型,企业研发团队纷纷采用了多元化雇佣模式,但面对研发团队中知识性雇员,实施简单的分类管理实践并不能消除因单一企业多元分类而产生的知识员工群体间心理距离。在人力资源分类管理实践与市场营销区隔管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研发团队的雇员区隔管理模型,基于专有性差异与价值型差异两个维度,将雇员区隔管理划分为投资型、成本型、战略型、利诱型4类,并提出了相关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企业员工流失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中国当前信息技术企业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问题,本文建立了信息技术企业员工流失模型,并结合对深圳市数家中小型信息技术企业技术员工的调查分析,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最后指出:在管理实践中使用该模型定期对信息技术企业员工进行调查分析,可获取很多可能造戍人员流失的潜在影响因素信息,如果及时采取改善措施,可对技术员工的大规模流失“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12.
Science Direct数据库中与员工离职有关的文献近200篇,通过对其从年代分布、研究的主要内容、对离职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员工离职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研究的重点大多集中于影响因素研究,采用的方法大多是"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相结合。基于Price员工离职模型,本文总结了员工离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相似文献   

13.
员工满意度评价方法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在分析企业员工满意度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影响企业员工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并将这些相关因素分为三个维度9个具体指标.之后将员工满意度的评价与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基于企业员工满意度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根据该模型对企业员工进行了满意度的评价研究.该研究为组织管理者全面高效评价员工满意度水平,了解该组织员工在同行业员工中满意度的具体情况,提供了一种客观、科学的衡量标准.组织管理者可以根据研究结果及各项指标内容,在提升员工满意度方面实施差异化的管理模式.同时,该研究结论对于组织管理者在提升员工满意度具体指标选择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和员工满意度的三个维度,提出了提升各维度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言彩  韩玉启 《技术经济》2007,26(7):49-51,23
在严酷的竞争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愈来愈受到学者们和管理者的关注,但是却少有人研究从成本/收益角度研究人力资源活动和员工的组织行为。Cascio建立的员工离职成本模型奠定了当代学者开展此方面研究的基础。在综合考虑了员工离职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后,文章对Cascio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更为系统全面的员工离职成本模型。  相似文献   

15.
企业职工薪酬激励程度核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工薪酬激励程度和职工的努力程度均难以直接观察,这直接导致企业激励政策的盲目性.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企业薪酬激励程度核算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建构企业薪酬激励程度与企业增加值之间的回归模型,并结合有关激励模型确定企业职工最优薪酬激励程度,为企业制定薪酬激励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员工流动率是中国星级饭店的普遍现象,也是影响中国星级饭店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问卷调查、均值比较、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重庆市星级饭店员工的流动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员工流动愿望强烈,并且薪酬吸引力、员工参与酒店管理等内部因素是引发员工流动的主要因素,酒店行业发展前景、社会舆论压力等外部因素是次要因素。为此建议酒店通过完善薪酬体制、晋升制度、绩效评估等措施来稳定员工队伍。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从企业角度分析人才流动动因的研究较少,且样本异质性不足。使用Price-Mueller雇员离职模型原理构建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在增强样本异质性条件下,采用有序和多分类离散Logistic计量分析模型,从企业视角定量研究其不同性质、结构形式、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的人才流动性风险概率和动因。结果显示:民营/私营企业、信息产业技能型人才流动风险较大,人才流动具有主营收入和人员的规模效应;各分类条件下流动影响动因差异显著,一般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较多关注薪酬福利和社会保障,科研和管理型人才更注重培训、学习、晋升机会和企业文化、制度等,同时不少人才逐渐将工作和家庭生活质量与环境作为其流动主要动因,人才流动新特征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企业创新的不竭动力,员工创造力的价值日益凸显。针对制造企业,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了373份员工调研数据,构建一个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探讨教练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具体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教练型领导能显著正向预测员工创造力;员工内在动机部分中介教练型领导对其创造力的积极影响;员工变革开放性在教练型领导影响其创造力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且该调节作用部分通过员工内在动机进行中介传递。最后,提出相应管理启示,为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个代理人之间存在多种关系———竞争、合作和中立的情况,建立了信息对称和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多代理人行为选择模型,通过模型求解与模拟计算分析多关系条件下多代理人的行为选择和委托人的最优选择或激励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对称条件下,员工薪酬与员工间的竞争程度无关,但合作关系更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信息非对称条件下,员工间关系影响其薪酬和企业利润,合作关系下的企业总收益比其他关系下的企业收益高,员工间的合作关系会影响并提高处于其他关系下员工的努力程度。最后提出:企业面对多员工管理问题时应尽量构建合作的工作环境,以减小员工工作努力程度的不确定性、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资料为研究对象,围绕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离职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离职有显著负向影响;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聚合而成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离职有更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整合对员工离职的直接负向影响较小,不具有显著性;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员工离职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