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业集聚区是目前许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它可以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如果忽视了产业集聚区在高强度的物流下隐含的大规模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那么,集聚区就难以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河南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因而导致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形成资源供给短缺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对产业集聚区内资源循环利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区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构建“三大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机载体和重要依托,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本文分析了鲁山县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产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政府公共政策的引导与规范是主要推动力.河南省政府根据集群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准确定位,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制定集群政策,推动产业发展;转变发展环境,提升承载能力;强化政府配套服务,为产业集聚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乔虹 《现代企业》2011,(5):27-28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重点发挥产业集聚在拉动地方发展中作用,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河南全省各地的产业集聚区建立时间不长,自主创新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影响了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发展。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现状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2013年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日益成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自主创新体系的载体,推动了河南省经济与社会的稳步发展。目前集聚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主导产业规模不大,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这需要从多方面优化集聚区发展环境,提高其服务能力,增强产业集聚区的竞争力,加大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暖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的问题,降低碳排放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鉴于工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首先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将能源消耗、水泥和垃圾处理及绿地规模等影响工业碳排放的因素作为指标,构建碳排放计量模型,以此为依据,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其降碳形势较为严峻;最后从政府、企业、产业集聚区内外部环境层面提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低碳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政府扶持产业集聚区发展,可以运用税收政策强化产业集聚效应,促进集聚区建设,增强产业集聚区吸引力.这些税收政策涵盖税收优惠政策、税收返还政策、税收援助政策等三个方面,能够在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提供纳税帮助、提供企业决策信息等诸多方面发挥重大效用.  相似文献   

8.
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与城镇化仍是当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在充分把握这一基本现实的基础上,河南提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与自主创新"三大体系",实现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科学发展。在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既要做好长远规划,产业功能、居住功能与服务功能并重,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规划好空间;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实施,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既要注重招商引资,又要鼓励本地企业的发展。在产业选择上,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非农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9.
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在于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与规划,在分析物流网络体系的基础上,明晰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内涵、规划原则和规划重点。以新沂市物流产业集聚区为案例,探讨区域性物流产业集聚区规划中的市场需求预测、战略愿景、规划目标、产业导向和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聚区近年发展迅速,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在资金管理方面,直接影响到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发展。如何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提出资金审计的方案,保障资金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宋歌 《企业活力》2011,(6):10-14
2010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产业集聚态势逐步形成,整体竞争力明显上升。但同时,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在建设中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主导产业带动力不强、创新驱动力不足等问题。当前,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不仅面临激烈竞争,而且发展的制约因素不断增强,必须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通过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推动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时期,河南始终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着力点,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产业同构、高端要素积累缓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及发展观念路径依赖尚未打破等问题依旧存在。"十二五"期间,为加快河南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及推进"两化融合"。  相似文献   

13.
运用空间相互作用原理和区域可达性理论,对城市的经济区位进行量化对比研究.城市经济区位的优劣在于其对外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通过比较一个城市区内外经济联系量所占区域内全部城市区内外经济联系量的比例.可得到该城市的经济区位,从而量化了城市经济地理位置.通过河南省的实证研究,发现其城市经济区住空间分布大致呈以郑州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圈层结构,中原城市群沿着经济区位较高的区域路径演化发育,同时也验证了内部密切的经济联系是城市群形成演化的机制所在.研究表明,通过提高城市对外联系的便捷程度,加强与区域内外的经济联系,可以改善城市的经济区位,提升其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4.
董三省 《物流技术》2011,(13):73-75
分析了浙江产业集群的特点,讨论了产业集群对物流的需求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浙江产业集群发展对于区域物流的影响和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业集群升级的区域国际品牌战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质,而制约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底端和价值链的低端,创建区域国际品牌则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标准化工作和工程技术中心是构建区域国际品牌的两大关键。在区域国际品牌创建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策划者和推动者的作用,行业协会应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芹 《价值工程》2011,30(11):143-143
随着东部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条件的逐步形成,陕西省必须加强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提高工业化水平;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加快城市化进程。为此,有必要对陕西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对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互动进行实证。  相似文献   

17.
纵观我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建设历程,区域品牌的形成路径主要有"品牌俱乐部型"、"市场自发演化型"、"政府政策主导型"三种,每种路径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但是要发展好区域品牌给予其持续的发展动力,更好地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制定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即对内要建立良好的产业集群内部合作竞争机制,对外要完善区域品牌发展的创新、服务、技术和政府支持等环境。  相似文献   

18.
广西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物流联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万青 《物流科技》2009,32(4):106-109
产业集群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物流是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和保障的物流网络。文章分析了广西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物流的发展状况,提出在发展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物流的同时,注重两者的联动关系,即增强产业集群对产业集群物流的拉动作用,加大产业集群物流对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区域旅游发展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旅游资源丰富,但在省内各区域的分布不平衡,且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起步时间各异,因此区域间的旅游发展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异。量化研究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横向比较,既可以看出安徽省整体的旅游发展格局,也能为各区域的旅游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安徽省共有17个省辖市,以这17个市为区域单位进行研究,构造了旅游发展现状评价的三级层次指标体系,运用AHP方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系数,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并聚类分析。研究表明,安徽省区域旅游现状大致可以分为6个等级:黄山市为第一等级;合肥为第二等级;池州市、安庆市为第三等级;芜湖市、宣城市为第四等级;滁州市、蚌埠市、六安市、阜阳市为第五等级,淮南市、巢湖市、宿州市、亳州市、淮北市、铜陵市为第六等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中涌现出了大量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泉州产业集群经济快速发展,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也成为了全国产业集群效应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然而当前泉州市物流业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集群经济对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加快解决物流业现存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加快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