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40年来伊春林区资源掠夺型经营方式必须改变 伊春市自1948年开发建设,40年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林业施业区面积为405万公顷,开发建设40年来,共为国家生产木材2.04亿立方米,其中商品材1.9亿立方米;更新造林有效保存面积68万公顷;创造工农业总产值295.3亿元;上缴各种资金46亿元(其中上缴利税35亿元),相当于国家同期投入14.1亿元的3.3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1985]1号文件决定,集体林区取消木材统购,开放木材市场,实行议购议销。这是林业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福建省建阳地区木材多渠道经营后,1985年木材销售总量达226.74万立方米。与1984年相比,国家增收1.981.1万元,一些森工企业扭亏为盈,集体收入增加。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增收28.26元。这项改革,初步理顺了木材价格,兼顾了国家、林业企业和集体、林农三者利益,调动了广大林农的积极性。但是,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新课题,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为要实现我国林业生产的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末森林复盖率要达到20%,木材年产量要达到1亿立  相似文献   

3.
天然林保护工程于1998年颁布实施,2000年正式启动.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国有森工企业木材采伐量锐减,至2004年新疆已全面停止木材采伐.虽然国家每年投入一定的天然林保护资金,但这部分资金只是补助性资金,根本无法替补木材禁伐后造成的资金缺口.加上国有森工企业体制没有改变,林业相关扶持政策没有出台,林业税负担过重,林业后续产业资金不到位,多种经营项目不容乐观,使国有森工企业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要想使国有森工企业摆脱目前的困境,应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闽西是福建省三大林区之一,龙岩地区是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全地区七个县(市),其中有四个县被确认为国家级的贫困县。由于历年来国家投资少,林区的开发建设步伐较慢,交通不方便,因此形成森工企业基础条件差,在新的形势下很不适应,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林区的开发建设资金无着落。1985年以前木材是由国家统配的物资,森工企业生产、收购的木材,由国家主管计划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分配,森工企业凭木材分配计划和调拨令单,组织货源安排调拨供应工作。而林区开发建设和林区的道路延伸所需的资金…  相似文献   

5.
<正> 1985年后,集体林区开放木材市场,放开木材价格,我省的木材销售收入成倍地增长。据估算,1989年和1984年比较,全省的木材销售总收入翻了两番多。近年来,由于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增加林业投入的政策,全省林业资金总量有较大增长,特别是从木材销售收入中提取的造林、育林资金增加较多。1989年,全省投入造林、营林资金的总量已达四亿元,而木材市场开放前的1984年仅投入5000多万元。1989年和1984年比较,全省营林资金增长达  相似文献   

6.
宜丰县林业工业公司成立于1985年。十多年来,公司坚持“以林技工,以工护林,一业为主,多方开发”的治业方针,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1.可喜的成果,显著的变化十多年来共经销木材32O359m3,经销毛竹689.9万支,先后培植20多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从业人员占森工职工总人数的60%以上,工业产值连年递增。累计为国家创产值15390万元,销售收入17504.8万元,利税1916.34万元。职工收入逐年增长,先后累计为职工新增调资726万元。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以来,累计为职工上缴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伤、生育、医疗保险金60o多万元,…  相似文献   

7.
一、森工林区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1.养老统筹资金缺口较大,企业不堪重负。以柴河林业局为例,该局共有离退休职工6218人,1999年至2001年三年中,共支付离退休工资9624万元,其中:统筹项目内资金8542万元,统筹项目外资金1082万元。国家拨入资金总额为4222万元,占统筹项目内资金总额的49.4%,占全部资金的44.6%。企业自筹资金5402万元,扣除按比例提取的养老金2108万元,企业多负担3294万元。森工企业原本就面临资金严重短缺问题,养老统筹资金存在的缺口更加剧了企业的负担。2.森工林区社会最低保障未能“应保尽保”。柴河林业局现有总人口62782人,其…  相似文献   

8.
焦鸿靖 《绿色财会》2005,(12):23-24
国有森工企业的主业是森林经营和木材采运,但是由于建国初期至上世纪末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改革开放初期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淡漠,森林资源消长严重失衡,一度使国有森工企业陷人资源危机、资金危困的"两危"境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1998年开始,国家林业政策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陆续实施"六大工程",促进林业"五大观念"转变,将林业的公益性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国家对木材采伐量大幅度削减,以吉林森工集团为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前的1997年,集团内八户森工企业的木材采伐量为179万立方米,而2004年木材采伐量锐减至89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态建设的深入开展,国家对林业日益重视。由于森工企业、国有场圃具有保护和培育国有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和木材安全,维护林区稳定等公益事业职能,国家对森工企业、国有场圃等林业单位投入不断增加,林业重点工程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的种类不断增多,投入金额逐年加大,仅2012年中央财政下达吉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防火、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林业科技推广、贫困林场扶贫、有害生物防治、林业棚户区改造、中幼林抚育、良种补贴、造林补助等资金达40多亿元。如何加强林业重点工程资金和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国家资金安全并使之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是摆在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木材加工基地之一。14个城市国有大中型木材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在全省森工系统占举足轻重的位置。目前,黑龙江省森工木材加工企业的经济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了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 1.企业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木材加工企业均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大中型企业,是为国家上缴利税的大户,曾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80年代末以来,出现全行业经营性亏损,到1998年底14个企业亏损额达 11 936万元,占全省森工系统亏损总额的62%。 (1)…  相似文献   

11.
四川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有林地面积为1.02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1.33亿立方米。现有重点森工企业24个,地、县小型伐木场59个,木材水运企业4个,木材加工厂4个,国营林场297个。共有林业职工17.2万人,其中:森工采运职工7.95万人。建国以来,全省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0.8亿元。建成林区  相似文献   

12.
我省森工企业以经营木材采运和林产品加工为主,并肩负着营林育林、护林防火的社会责任。当前木材及林产品处于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激烈,森工企业的经营效益普遍处于不佳状态。所依赖的可采林木资源储备严重不足,新造林成材速度同采伐速度无法同步,森工企业将面临可采林木资源枯竭的危险,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国家在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实行限制木材采伐政策,投入天保专项资金帮助森工企业休养生息,但投入的天保资金有限,不能抵减减产减收因素对森工企业的冲击。其中公益林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以弥补育林基金少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对1999年的林业计财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全国人工造林完成6080万亩,飞播造林完成1105万亩,封山育林新封面积8563万亩,木材产量完成5049万 m~3;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全年实现产值2757亿元。1999年中央安排的林业各项资金达到140.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当前计划财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投资历史欠帐较多,税费负担仍然很重,地方对工程建设配套资金大部分不能落实,政策性贷款难以落实,资金的使用管理存在差距。提出了2000年林业计财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森工林区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 1.养老统筹资金缺口较大,企业不堪重负.以柴河林业局为例,该局共有离退休职工6 218人,1999年至2001年三年中,共支付离退休工资9 624万元,其中:统筹项目内资金8 542万元,统筹项目外资金1 082万元.国家拨入资金总额为4 222万元,占统筹项目内资金总额的49.4%,占全部资金的44.6%.企业自筹资金5 402万元,扣除按比例提取的养老金2 108万元,企业多负担3 294万元.森工企业原本就面临资金严重短缺问题,养老统筹资金存在的缺口更加剧了企业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建国30多年来,国有森工企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就伊春林区来说,开发以来,为国家提供商品木材1.72亿立方米,营造人工林有效面积51.9万公顷,上缴利税40亿元。然而,一个非同于其它产业的异常现象却使人困惑:森工企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酿造了自己的贫困境遇,乃至在它的发展史上竟出现了“小老穷”企业,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贵州省造林保存面积1,000多万亩,建了87个国营林场、3,000多个社队林场,生产商品木材1,700多万立方米、楠竹1,700万根,完成森工基建投资1.3亿元,为国家积累资金7亿元,修建林区公路6,100多公里。但是贵州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究竟如何?三十二年的历史,已经作了回答。总的结论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不少,林业经济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17.
解放以来,闽北国有森工企业累计造林更新13.14万hm2,提供商品材1705.8万m3,为国家上缴税利5.3872亿元,建造林区通车公路达817km,成为闽北的一大支柱产业。但从用年代后期,尤其是林业改革开放以来,闽北国有森工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许多森工企业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境。本文试图结合我市森工企业改革的实践,对森工企业改革和发展作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1.闽北国有森工企业面临困境(1)林分结构不合理,可采资源日趋枯竭,经营水材利润逐年下降。在现有用材林中,中幼林面积96.79万hmz,立木蓄积5366.4万叨,分别占总量…  相似文献   

18.
资兴市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围绕"抓收入、保运转,争投入、严监管"的工作任务,在全局范围内开展"资金安全年"活动.完成"育林基金"征收2 189万元,上缴省、地"育林基金"437.88万元,占应缴数的100%,全年争取各类资金1 616万元投入林业生产,偿还债务23.1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 454万元.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的林业基金制度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林业基金制度历史回顾 建国后,我国首次提出林业基金制度是在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国家林业基金制度.要把国家的林业投资、财政拨款、银行贷款、按照规定提取的育林基金和更改资金,列入林业基金,由中央和地方林业部门按规定权限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年终结余允许跨年度使用".1985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六条第五款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建立国家林业基金制度".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中央级和省级林业基金制度,把林业基金规定为林业主管部门用于发展林业的专项资金,实行"以林养林".中央级林业基金的来源是:林业基本建设投资中的造林投资部分;世界银行拟提供的林业部门贷款;适当利用林业项目和森工企业多种经营贴息贷款;从大兴安岭过火木收益中提取一部分资金,从林业部直属森工企业(包括森工供销企业)包干结余中提取一部分资金;其他方面筹集的资金.  相似文献   

20.
建国四十多年来,黑龙江省森工企业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计生产木材4亿多立方米,上调商品材占全国国有林区木材产量的48%,上缴利税75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投资的2.2倍。然而,这是以大量消耗森林资源为代价的,现已有13个林业局的可采资源基本枯竭,为不调减木材产量,再有六年时间,国有林区将林可采,木材生产“断档”的局面,随着资源危机的到来,森工企业的经济危困进一步加剧,1989年不但5000万元,托欠材料款8400万元,第一次出现全行业亏损。因此,治危兴林已成为我省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一、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二、加速培育森林资源。三、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四、大搞木材综合利用。五、强化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