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助学贷款工作是一项诚信工程。在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应当积极探讨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加强针对贷款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教育,增强其诚信观念,并内化为一种心理行为习惯。在实践中提高诚信的自觉性.有的放矢的做好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2.
王丽 《黑河学刊》2019,(3):139-140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理念的不断贯彻,教育精准扶贫是高校资助工作优化的一个重大挑战。目前,我国高校对贫困学生的扶贫以助学金和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要途径。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资助诚信体系的构建要做好心理扶贫,重视诚信教育,完善多维度的资助诚信体系,并结合教育学、思政管理和心理学角度为开展高校资助诚信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韩利 《魅力中国》2014,(5):189-189
诚乃立身之本,作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大学生,更应有良好的诚信意识。本文通过对助学贷款违约原因和一个棘手的助学贷款案例最终成功还款的分析,指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和提高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有效性的具体措施,对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与管理以及做好助学贷款还款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资助工作中他们大部分是诚实守信的,但尚有部分受助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材料、认定程序、资助费用的使用等方面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采取切合高校资助工作实际的诚信教育、建立个人诚信档案机制与监督机制、是探索大学生资助诚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中的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不仅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文章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从诚信教育出发,倡导社会、学校、银行及学生个人共同打造助学贷款的和谐局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助学贷款之路.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在运行过程中遭遇了诚信缺失的问题,文章从贷款回收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教育机制因素、贷款管理机制、学生责任意识淡泊等方面分析了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从创建诚信环境、加强诚信教育、健全贷款管理机制、重视学生感恩责任教育、完善学生诚信评价机制和法律约束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诚信缺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信用缺失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背景下,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问题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巨大挑战.传统的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只是从道德层面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规范,并以此唤醒他们的诚信意识,缺乏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约束.通过分析助学贷款失信的原因,提出构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助学贷款诚信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2000年国家助学贷款在全国高等院校推行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解决了高校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然而,国家助学贷款中凸现的诚信缺失现象,又使助学贷款陷入两难境地。对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一有助于推动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外合作院校和其他院校一样,规模在扩大、办学层次增多、学生人数剧增,由于中外合作院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助学贷款的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在中外合作院校中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的建设,扎实做好诚信贷款、诚信还款工作,成为助学贷款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也是科教兴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需要共同努力来研究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贷款条件与资助范围的界定、贷款规模与资助类型的设计是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政策的重要内容。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国家助学贷款条件与资助范围的界定可以折中考虑,既要有经济状况调查等一般规定,又要简化诸如学业要求等繁琐的规定。从资助类型的角度而言,我国宜实行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在内的综合性的维持型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政策,并适时调整和提高贷款限额,以便适当地加大其资助力度和提高其有效程度。  相似文献   

11.
杜文全 《中国经贸》2009,(8):167-168
高校助学贷款是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根本之计和推进教育改革的根本措施。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性出发,对目前高校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几条完善高校助学贷款机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诚信与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让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各高校分别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助学保障体系。其中,国家助学贷款已日益成为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取得了相当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为减轻贫困大学生的还贷压力,要通过诚信原则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来约束和规范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各方行为,弥补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他山之石——助学贷款的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苑 《西部论丛》2005,(9):58-60
中国从1999年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到2004年12月底,已实际发放贷款80多亿元,享受贷款的学生超过数百万人。但是自从助学贷款制度推行以来,商业银行面临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实施助学贷款效果较差。助学贷款在美国以及日本已开展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在贷款品种、担保方式和还贷机制上都已趋于完善。因此,借鉴国外助学贷款成功运作模式,对于完善我国贷学金资助工作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已决定中央财政将于2006-2008年间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高校学生的资助力度。开始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直接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在政府、银行、高校和学生的博弈关系中.通过加大资助力度和政策性银行直接发放助学贷款等举措,无疑将有助于短期资助的直接目标(贫困生上得起学)实现,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但由于继续存在基于目前的信用性政策定位而导致的约束不足,未能完全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生的有效资助和综合素质培养问题;同时.新措施对学校的要求与激励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中美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不足之处,即资助形式不够有效、贫困生认定工作不够规范、助学贷款机制不够完善、政府主导地位不够明显。文章结合我国国情,针对资助形式、贫困生认定工作、政府职能、助学贷款机制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达到资助育人、立德育人的资助效果和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高校资助体系中覆盖率最广、资助力度最大的一项政策.由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政策引导,学生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的商业性贷款,属于风险性贷款,存在金融风险、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等风险.文章从学生还贷的角度,运用Delphimethod构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同一层次的指标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得到评估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对于上层指标的权重,从而科学认识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是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对我国助学贷款的发放和偿还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落实和实施困难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策略,这对完善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贫困学生远未满足且日益增长着的资助需求和政府财政资源约束产生的矛盾,促使政府将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由无偿资助转变为有偿资助。在有偿资助政策中,国家助学贷款更符合市场规律,也更能体现对被资助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得国家助学贷款远没有成为助学的主渠道,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形势依然很严峻。  相似文献   

19.
王津伟 《黑河学刊》2013,(2):111-112
当前大学帮困助学工作中存在着许多诚信缺失问题,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就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国外助学贷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逐步完善新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背景下,本文对国外助学贷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行梳理,在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助学贷款制度、贯彻和落实我国助学贷款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