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推进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人民群众。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城镇化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会议公报提出:"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强调今后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增加、面积扩大,而是要着力提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质量,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城镇化深度发展的重要任务。上海用破除城乡二元制度作为突破口推进新型城镇化,促使上海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领先全国也是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张雯 《新疆农垦经济》2012,(1):82-85,92
城镇化是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选择。通过兵团城市化水平的测评和金融支持城镇化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兵团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但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金融系统通过直接融资对兵团城镇化发展的边际作用较大;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中,通过非农业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带动力最大。要加强金融支持兵团城镇化的力度,须重构服务城镇发展的金融体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促进兵团“三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2年肇源农场城镇化率实现了100%,标志着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新型城镇化这一背景下,农场城镇化要看其综合水平,因此本篇文章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发展、生活质量和资源环境等五个方面构建了肇源农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测度体系,并利用改进熵值法对农场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测算分析,数据显示肇源农场城镇化建设中资源环境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其次是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因此农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保护资源环境,建设绿色城镇体系;增加居民的经济收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快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下的上海正处在转型发展不进则退的重要关口。一、当前上海农村城镇化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农村城镇化既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人"的城镇化根本的是要解决  相似文献   

5.
走近城镇化     
<正>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质量、保障能力的发展都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存在不平衡,也导致贫困地区及弱势群体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也存在差异。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进一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一步强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体系,只有这样做才能不断地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政策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核心是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就是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许多限制城镇化发展的各类政策,要进行一系列  相似文献   

8.
积极把握发展机遇,紧贴国家对城镇化发展的规划战略,积极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创新和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这为新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今年的两会中,"城镇化"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重点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在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年增长率大约在4%,农业就业人口年增长率约为2%。如果不把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农民增收的幅度就十分有限。要想致富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要想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就必须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而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关键就在于实施中央提出的发展小城...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是福建省宁 德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确定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指标后,对耕地面积、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进 行了描述。整体来看,随着宁德市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数量呈下降趋势。表明耕地保护任务还很 艰巨。利用协调度指标对宁德市1978~2010年的城镇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两者关系经历了不协调,协调,不协调3个阶段。这反映了城镇化建设与耕地资源保护的矛盾。对耕地与 城镇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拟合发现有代表两种发展趋势的倒S曲线、倒U曲线,表明随着城镇化水平推进, 耕地面积有可能缓慢稳定,但也可能加速减少。后者是要极力避免的一种趋势。为研究城镇化水平与耕地 面积的动态关系,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主要结果表明,城镇 化发展对耕地面积变化作用逐期增大,从第4期开始稳定在5.2%左右;耕地面积变化对城镇化发展影响 逐渐变大,在第1期对城镇化发展影响为10.61%,到第10期达到20.43%。最后,论文提出了严格执行 耕地保护制度,积极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是大工业的产物。城市化人口的多少,从一定意义上表明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城市化进程是由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的,是由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构成的。在农垦经济的宏观管理中,除了要正确评价生产力发展水平,尊重经济规律,适时推进城镇化进程,也要认真考虑城镇化经济结构的规划和引导。农垦的城镇化必须从经济规律出发,构造一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生产力水平,城镇经济能够良性循环的合理结构。与大工业催生的城市化不同,农垦的城镇化进程虽然本质是大工业生产水平决定的,但它的城镇化是由农区工业化决定的。正是这…  相似文献   

12.
加速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进程大体上遵循诺瑟姆(Ray M.Northam)S曲线,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不利因素,如农民收入少、农村人口多、工业化水平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约束及城镇体系不发育等;分析了阻碍城镇化进程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快城镇化建设既要从根本着手,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又要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要不断地完善城镇体系,从城镇基础设施、法制法规、政策等软环境上为城镇化建设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城镇数量增加,质量提高。2002年继续推进城镇化存在着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和体制环境已渐成熟,但从总体上看,陕西省城镇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进程还存在着许多障碍,也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2002年要按照全省“十五”城镇化重点专项规划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力度,力争全年城镇水平达到34%。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现代农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视角,运用新疆兵团的数据样本,对现代农业推动新型城镇化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兵团现代农业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要大于新型城镇化对现代农业的拉动作用,兵团新型城镇化各子系统之间发展不均衡,人口城镇化领先于其他子系统。在衡量兵团现代农业水平的10个指标中,劳均肉类产量、每一劳动力负担家庭人数、劳均粮食产量、农民恩格尔系数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文章的研究发现不仅丰富了现代农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也为兵团和其他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浅谈九三分局城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六大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垦情出发,作出了加快推进垦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有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去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要解决。结合九三农垦分局  相似文献   

16.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并计算综合得分指数,评价长江经济带内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城镇化状态以及生态环境承载力状况;利用耦合度模型与协调度模型,对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内各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承载力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内各省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由东到西存在一定程度的渐变规律,生态环境承载力变化情况则较为复杂多样;与其他省份相比,云贵川三省城镇化水平依然偏低,其较好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开发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重庆五省城镇化水平有较高的提升空间,同时也应该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海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发展矛盾突出,二者相互制约;江浙二省协调状况良好,但江苏省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性持续下降,其协调性有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赤峰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演变及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赤峰市具有独特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其经济发展的关键,也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如何准确评价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间的耦合程度,并将两者间的协调发展程度推向更高层次水平,对赤峰市城镇化发展及其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基于2000~2012年赤峰市统计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主成分,并构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水平评价模型及协调水平分类,实证分析了西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演变特征及协调发展模式。[结果]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水平评价的公因子,要素报酬和要素结构是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的公因子;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演变过程是"高度不协调→中度不协调→高度协调",协调水平呈现了较为明显的"S形"增长趋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应选择"要素均衡流动"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水资源不足、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以江苏省为例,构建超对数函数模型,运用SFA测算江苏省水资源利用效率,选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城镇化指标来表示城镇化水平,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江苏省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大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为苏中最高,苏南最低,苏北居中;2人口城镇化水平对江苏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最大;3社会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各区域的产业城镇化水平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9.
运用我国2005-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主要以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2个指标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分别从全国和区域2个层面实证检验了我国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我国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从区域层面看,东部、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具有负向作用,但东部负向作用显著,中部负向作用不显著,西部城镇化却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水平。城镇化进程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合理利用农业生产要素,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科学发展城镇化,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农情、粮情、城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沭阳城镇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对1990~2002年间城镇化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不仅各因素与城镇化的相关系数存在差异,而且各指标在1990~1995年间与1996~2002年间也存在差异;说明1990年代以来城镇化迅速发展,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整体改善的综合结果,但农村城镇化水平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基础,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农村城镇化发展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