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技术素质的提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专家+龙头企业+农户”既是一种产业组织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技术扩散模式,该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创新,在现实中,该技术扩散模式由于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交易成本低、技术扩散主体之间关系明确以及能够促使合作组织产生等优势,使得该模式建设效果显著,政府应该在未来的政策中给予适当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一、乡镇企业东西合作扩散效应我国乡镇企业东西部发展很不均衡 ,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早就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他认为不平衡发展会产生两种效应 :一方面 ,可能使先发展地区发展更快 ,使后发展地区发展更慢 ,形成所谓的“回波效应” ;但另一方面 ,它又可以形成“扩散效应” ,即先发展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由于自然资源限制及市场规律作用 ,造成生产成本上升 ,因而产生了向后发展地区转移某些产业、资金和技术的要求 ,就会随着增长点的扩散 ,形成经济发展的增长群…  相似文献   

3.
论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宏观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不同组织方式能产生不同的效应,一国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应采取相应的宏观管理方式,以加快农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全球乳制品贸易网络模型,模拟了中国乳制品进口需求下降10%的初始冲击对全球主要乳业经济体、不同洲际以及“一带一路”和非“一带一路”地区的外溢效应,并对乳业经济体如何有效应对冲击以使“外溢效应最小化”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一些乳业发达经济体的直接外溢效应和间接外溢效应最为明显;外围国家的外溢效应在乳业发达经济体和参与度较高的小型乳业开放经济体中表现突出;反向外溢效应使中国奶业生产总值在下降0.875%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0.052%的降幅。(2)外溢效应扩大者面向冲击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刚性冲击,外溢效应吸收者则表现为持续性的柔性冲击,四轮冲击后前者总外溢效应要小于后者。选择与全球乳业经济体中的外溢效应扩大者合作可以有效分散乳制品贸易风险,但并不适用于小型乳业经济体。(3)大洋洲地区的直接外溢效应最大,欧盟在其他外溢效应中均最为明显。非“一带一路”地区在各种外溢效应中均最显著,“一带一路”奶业联盟的成立在短期内发挥作用较小。中心国家乳制品贸易伙伴的外溢效应基本呈现逐轮递减的趋势,但直接贸易伙伴国和间接贸易伙伴国也可能出现外溢反复的现象,其外溢影响要低于平均值。  相似文献   

5.
农业技术扩散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河南省小麦种植区农户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技术扩散动力及渠道运行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技术扩散动力中的政府推动力、市场牵引力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为正,其对农业生产效率既产生直接效应,又通过农业技术扩散渠道运行产生间接效应;农业技术扩散渠道组织、渠道支持、渠道控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为正,农业技术扩散渠道运行受动力因素影响,在动力因素与农户生产效率之间产生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资零售企业技术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东道国的外资企业实现的。本文首先介绍对外直接投资范畴,然后介绍技术溢出对东道国所产生的四种效应,分析影响技术溢出的主要因素。最后以我国零售业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我国到目前为止对国内经济和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仍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制定来引导外资零售业的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山子跨国公司的进入,外国资本不断流入中国,投资广升,就业扩大,增加了我国员工和政府的(税收)收入,同时新技术到来并外溢,通过“干中学”,企业成本降低。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导致中国资本输出,与外国技术差距缩小。中国的产业、贸易结构发生变化,出现技术创新,贸易的比较利益变化。向时也带来户管理经验、企业家精神、信息资料、经销网络等,使我国工业进一步接近国际市场。中国的产出以年平均10%左右的速度增K,总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厂%。就世界范围看,跨国公司也改善厂全球福利、增加了产量、贸易,使…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探究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行为的邻里效应,分析农技推广与农户认知在农户邻里效应中的调节作用,为加快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政策落地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内生转换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中存在明显的邻里效应,邻里效应中群体学习、交流机会显著正向促进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农技推广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中邻里效应有显著正向和负向调节作用,农户认知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中邻里效应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3)农户具有技术接纳者和技术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且技术采纳可将邻里效应中群体学习、社会规范、交流机会的概率分别提升3.65%、3.82%、4.12%。研究结论:为了促进农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建议培养农业生产示范户,充分发挥邻里效应;深化多元政企合作,形成技术扩散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9.
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是国家间各种资源流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不仅仅是纯粹的资本流动,而是同时伴随了专门技术、生产设备、管理方法等生产要素的转移。因此,合理利用FDI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是全球最大的FDI流入国之一,同时也是个工业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自己直接投资发展科研的成本很高,所以我国应当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效应来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产品技术、管理技术和研发能力从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向东道国企业非自愿扩散的效应,这种效应促进了东道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2007—2018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方法]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并设置邻接矩阵、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将农业技术进步分解为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结果](1)中国省域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呈现出“高—高”和“低—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农业技术进步不仅有利于缩小当地城乡收入差距,还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3)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对当地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的溢出效应不明显;农业技术效率则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农业技术进步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要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技术效率,同时加强省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使区域间农业技术的创新、转化与扩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空间视角对我国各省市区农村金融排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农村金融排斥程度对居民消费支出具有异质性效应,其中,地理排斥、评估排斥及条件排斥对居民消费影响呈显著的正向拉动效应。从消费区域来看,农村金融排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西部地区影响并不显著,东部地区营销排斥对居民消费支出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中部地区的评估及条件排斥和营销排斥的直接效应显著为负且存在明显的外溢作用。基于此,我们应重视农村金融发展,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规范和开展互联网金融,加大金融机构的增量改革,以促进居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从空间视角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决定作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合理安排城市产业布局、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实现城市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协同发展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空间计量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土地集约利用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显著空间关联性;全国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和集聚规模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显著提高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板块层面,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和集聚规模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正向效应呈现东、中、东北、西部板块依次递减现象,而专业化集聚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技术外溢效应在西部地区更明显。研究结论: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人口集聚有利于中国城市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同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也随之取得了长足发展。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在短短的几年内,这些跨国公司通过对华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为我国带来了急需的资金、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对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促进我国的经济改革及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以及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论农业技术进步的发展效应尤石和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而且还给整个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从以下六个方面论述技术进步的发展效应。(一)加速效应农业技术进步的加速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是带动国际先进技术转移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始以技术贸易的方式从跨国公司引进技术,后来又创造性地提出"以市场换技术".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出现了新特征,同时也带来了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是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活跃因子,其"生态圈"效应、"寡占反应"效应、强化效应及东道国政策诱致的路径依赖,从不同角度决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上海浦东IC产业集群的形成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7.
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较为系统地对国外农业技术扩散研究历史,研究过程、机制及技术扩散的后果作了综述,对我国未来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收效应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以少免耕技术为例,基于黑龙江、河南、山东和山西4省614户种粮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结果 (1)少免耕技术采用对农户增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在克服样本自选择问题带来的“选择偏差”后,通过近邻匹配、半径匹配和核匹配进一步证实了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3)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少免耕技术主要通过提高作物产量进而增加农户收入,产量效应发挥了完全的中介效应,而转移效应的中介效应不显著;(4)异质性分析发现,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和规模差异,在新生代农户和规模户中表现更为显著;(5)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和认知特征是农户采用少免耕技术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为发挥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少免耕技术的推广力度,切实发挥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降低技术实施成本,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规模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并提出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分析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集聚的特征及制造业集聚的动力,认为沿海地区制造业集聚的自我强化动力来自于"技术外溢"、"国外市场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园区集聚——扩散效应及布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农业科技园区基本功能的分析,认为农业科技园区具有带动农村区域发展增长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增长极理论,进行了农业科技园区对其周围农村区域的集聚——扩散效应的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根据其等级、扩散效应的影响范围以及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农业科技园区选址和等级配置的布局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