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本文再界定农村留守老人概念,利用调查数据比较分析非留守、准留守和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探析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子女的供养水平低、生活水平低是农村留守、准留守与非留守老人共同存在的问题,留守和准留守老人更有可能生活在贫困之中.来自子女的非正式支持、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主的正式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商》2016,(10)
留守妇女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与生活的压力、人际关系处理、孤独与不安全感及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等方面,主要受由个人、家庭与社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及留守妇女家庭等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妇女研究: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守妇女是伴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而产生的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对留守妇女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归纳出留守的原因、留守妇女的生存状态、留守妇女的婚姻与家庭、留守对农村妇女发展的影响、留守妇女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等六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及其成果,提出了未来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及可采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商》2016,(7)
改革开放后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D村为个案,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的方式,从生活、精神、医疗这三个方面剖析了D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支持网络现状,发现农村留守老人在子女外出后存在缺乏照料、经济困难、精神孤独等问题。并提出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利用社区这个平台丰富老人精神生活,完善家庭养老模式,提高社会的养老能力来健全留守老人的养老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5.
徐璐 《中国市场》2013,(36):80-82
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对其社会关系网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民工进城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地重新构建新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网的过程。对于一个刚步入城市的农民工,他的对外沟通主要是通过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初级关系网络来实现的,而这种"关系网络"又贯穿于农民工的再流动、生活和交往的整个过程。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仅仅维持在传统的社会支持这一层面,而现代性的社会支持严重缺乏,制度性支持网络的失衡现象以及目前传统性社会支持网络的局限性都为农民工今后的城市生活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杨勇强  张玉玺  王缙缙 《商》2014,(50):66-6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男性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老人、妇女、孩子被留下,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留守妇女群体。农村留守妇女的出现,既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中的一个产物,同时也是封建残余的牺牲品,是社会不平等的一个缩影。本文简要分析了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具体现状及产生原因,运用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男性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妇女问题越来越备受关注。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当今所面临的劳动强度高、精神压力大、生活负担重、文化水平低、感情沟通困难等问题,提出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建立教育培训机构、创造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条件、成立生产生活互助组织、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等解决的办法,旨在为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4,(6)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留守妇女成为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如何保护农村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由于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素质低,及受农村传统文化及法律层面原因制约,农村留守妇女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维权之路也困难重重。本文从农村留守妇女离婚诉讼权益保护为视角,通过留守妇女的现状调查、案件分析,对留守妇女维权难题剖析,并对留守妇女法律维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问卷抽样调查数据对贵州黄果树贫困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规模、关系构成及影响网络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老年人综合社会支持网的平均人数规模为8.4人,平均关系规模为3.6种;在各项支持中,儿子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养老支持上,儿子占绝对优势;邻居和朋友在老年人的情感支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规模最强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口流动改变了外出务工子女的养老行为和方式,对留守老人的健康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利用“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研究”课题组在2009年搜集的外出务工子女和农村留守老人的配对数据,对留守老人健康状况和外出子女所提供经济支持和精神赡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对留守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不明显,但留守老人对于来自子女的精神支持的反应却十分敏感.针对目前外出务工子女经济养老效率不高、精神赡养缺失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问卷抽样调查数据对贵州黄果树贫困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规模、关系构成及影响网络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老年人综合社会支持网的平均人数规模为8.4人,平均关系规模为3.6种;在各项支持中,儿子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养老支持上,儿子占绝对优势;邻居和朋友在老年人的情感支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规模最强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毕节地区农村少数民族留守妇女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真 《现代商业》2011,(2):273-274
因为要生活,要生存。所以有较多的农村少数民族男子留在城里务工或寻找打工机会,农村仍然存在少数民族留守妇女孤守家中的实情。本文在对毕节农村少数民族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留守现象普遍存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构成留守家庭。现实经济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农民传统心理因素是农村留守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加大政策向农民倾斜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丰富留守群体的文化生活;建立健全扶贫政策,全方位实施精准扶贫;提高留守群体和农民工自身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农村空巢化现象非常普遍,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对长春市及周边区县50名农村空巢老人就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状况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了农村空巢老人在经济状况、劳动参与情况、医疗条件、日常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情况,进而探讨了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养老条件的关系,并提出完善社会支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的留守妇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如 《消费导刊》2010,(2):256-256
随着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村形成新的社会群体留守妇女。对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产生直接影响。但是留守妇女自身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知识贫困、文化生活单调落后、平等意识和参政意识淡薄以及人生观、价值观落后等。文章在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理论上分析了农民工返乡的原因以及返乡农民工家庭代际支持与老年人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使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4、2016、2018三期调查数据在实证上予以检验,就完善农村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家庭决策下,留守老人健康水平下降是导致农民工返乡的重要原因,且返乡农民工可提高对父代的家务支持和精神支持,经济支持的变化则不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代际间经济支持、家务支持和精神支持对改善老年人身心健康具有正向作用,农民工返乡可以显著改善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且高龄老年人改善程度更加明显,但主要依靠家务支持和精神支持。研究结论表明,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体系的重点是增强社会对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减少农民工被动返乡,缓解农村家庭收入和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矛盾。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离散已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农村农业收益低、城市生活成本高以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是造成留守妇女家庭离散的直接原因,而旧的工业化发展思路、较低的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是造成留守妇女家庭离散的深层次原因。解决这一问题既要着眼当下,采取临时性措施缓解农村留守妇女当下面临的困难,改善她们的生存条件;又要立足长远,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引擎、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信息化为纽带,加快推进"新四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离散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发展大型化,包括现代化及国际化,导致老年人社会支持网发生了变化,老年人的情感支持情况都发生了变化。文章希望通过对上海老年人进行调查与深入了解,了解上海老年人情感主要由哪些网络成员提供支持。因城市特大化所形成的社会支持网是否对他们的情感支持方面造成一些影响,并且根据各网络成员对老年人的支持情况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单向流动,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出现陡增。农村空巢老人在生活照顾、物质基础、医疗资源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状态,在养老中行动照顾支持不足,在物质和精神支持方面欠佳,养老问题成为农村空巢老人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从社会支持视角分析了当下我国农村空巢老年人的社区照顾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指数,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培艺 《商》2014,(9):228-228
笔者基于在贵州省境内各地的实地走访调查,对农民工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地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其存在问题并就解决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