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阐述财务治理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指出股东至上模式下的财务治理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现象,重点探讨了利益相关者模式下的财务治理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司财务治理作为责、权、利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主要解决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合理配置问题,如何在利益相关者之间配置财权,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产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本文将从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基本逻辑入手探讨其财权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步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初,利益相关者理论向"股东至上"理论提出了挑战,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传统财务管理目标逐渐被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所取代。本文在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概念基础上,描述了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了加强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益相关者产权与利益相关者财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相关者会计是在利益相关者治理的思想在国内外公司治理实践中影响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对以业主权理论为核心的传统会计理论的一场革命。文章系统介绍了该领域研究的背景、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主要研究成果的核心观点,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计划。  相似文献   

6.
公司财务的价值导向逐渐由股东利益向相关者利益演进,与此伴随的是利益相关者财务的出现。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的前提讨论债权人财务,认为我国的债权人有能力和动力参与公司财务治理,并对债权人财务的理论基础,特征及作用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数据是经济发展的新型生产要素,更是智能财务发挥作用的基础。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加快,智能财务背景下企业财务数据由“小”变得无限“大”,财务大数据需要在价值网内有条件地“多向”流动,海量数据构成的大数据世界使得传统治理已然无效,企业财务大数据治理问题变得相当突出。在此背景下,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数据贡献和数据利益两个维度出发,剖析企业财务大数据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并分析不同数据利益关系在企业财务大数据“建”“治”“用”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重点论述财务数据采集建设、数据价值开发、数据高效应用的数据治理基本路径,在一定程度上理清企业财务大数据虚拟化、数据价值化和数据驱动经营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传统的财务理论仅从企业的角度考虑负债所导致的财务困境成本与收益,忽视了负债经营对债权人、客户、供应商、雇员及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交易行为的影响。企业财务杠杆过高会给潜在的债权人、客户、供应商和雇员带来了隐性成本,而理性的利益相关者通常可以事先预见到这些成本,最终将由负债企业承担。企业财务杠杆过高还会导致竞争对手趁机掠夺其市场份额,从而使企业未来利润大幅度下降。尽管有企业可以利用财务困境获得一些收益,但是相对于其财务困境成本,这些收益通常是微不足道的。  相似文献   

9.
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传统的企业利益至上理念受到巨大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地位日渐提升。社会责任与企业的人力和技术等竞争要素同等重要,企业积极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有利于其实现价值创造。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计量、披露、价值创造机理以及如何落实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企业财务是一系列规定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相互关系协调及其解决机制的契约联结,并且是企业财务治理的核心问题。其目的旨在合理分配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并且明确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分割与财权配置中的权利与责任,从而最终实现两者匹配得当。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冲突与协调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中,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作为国家出资人代表,履行出资人职责。但是,国资委作为国有资本的产权代表,既具有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又具有企业的性质。国资委在履行出资人职责时,不能直接干预企业法人的财产权。所以.在政企分开的条件下,为了追求国有资本的保值与增值,国资委必须对国有企业实施相机财务治理,而不能直接干预国有企业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12.
一、财务动态治理定义及其必要性财务动态治理定义及其必要性可归纳如下:(一)定义财务动态治理是指企业、利益相关者自身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可以改变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利益相关度,所以要对财权进行不同的和动态的安排,使得企业的财务治理也相应地产生动态变化,从而体现出不同的、动态的利益相关者格局。  相似文献   

13.
企业治理结构是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了企业的目标、行为,以及在企业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供应商和用户当中,由谁来控制企业,怎样控制企业,以及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主体之间分配等。  相似文献   

14.
汤景辉 《会计之友》2008,(33):13-1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企业价值为基础的企业管理模式逐渐受到西方企业界的认可和推崇。事实已经证明,采用这一极具科学前沿意义的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对于优化企业的管理行为、保障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从财务治理的基本概念出发,研究了当前居于主流地位的基于股东价值的公司财务治理和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公司财务治理两种模式。针对我国当前国企改革的实践,指出应借鉴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治理模式,在公司财务治理中发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司治理中许多企业把法人治理结构混同于公司治理,试图通过改变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及结构,来达到调整和完善公司治理的目的。实际上,仅仅依赖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安排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公司治理问题应将外部治理纳入研究视野中,通过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达到完善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财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进行分析,将财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定义为:由于财务信息披露主体对财务信息的不当披露所导致的组织外部利益相关者获得的经济利益偏离其原本应得的经济利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财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按其产生原因、影响性质和大小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企业价值为基础的企业管理模式逐渐受到西方企业界的认可和推崇。事实已经证明,采用这一极具科学前沿意义的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对于优化企业的管理行为、保障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从财务治理的基本概念出发,研究了当前居于主流地位的基于股东价值的公司财务治理和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公司财务治理两种模式。针对我国当前国企改革的实践,指出应借鉴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治理模式,在公司财务治理中发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研究公司社会责任问题的最为密切的理论武器。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既利己也利他的最优抉择,是一种信号传递机制,是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作用机制。要促使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起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态功能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富艳  丁晨 《价值工程》2010,29(1):69-69
结合我国生态功能区治理的实践,对各利益主体进简化,建立一个利益主体共同治理的简化模型,构建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和必要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的保障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利益相关者财务论—财务范畴的新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术界关于财务范围的观点主要立足于不同的财务主体,从不同的财务层次阐述财务理论问题,但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分析,分治,分层次财务理论是一种不切实际,难以付诸实施的财务理论,如何认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理论问题,关键在于看问题的角度,如从企业本质的角度来透视财务问题,会得出一种全新的财务范畴-利益相关者财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