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借鉴监测评估理论,构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监测评估逻辑框架。基于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和创新产出的逻辑模型,通过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专家讨论和文本分析,构建了省级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为监测评估省级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状况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其它层级地方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借鉴监测评估理论,构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监测评估逻辑框架。基于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和创新产出的逻辑模型,通过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专家讨论和文本分析,构建了省级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为监测评估省级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状况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其它层级地方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文献材料介绍药品使用评估(drug utilization review,DUR)的主要内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DUR改变了美国的药品使用模式,使之演化为一个控制费用并提升医疗质量的有效的工具。DUR对我国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和药品安全监督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余长国 《经济师》2001,(10):293-294
创新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几乎所有国家都把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创新不是国家说重视或者加大一些投放就能马上奏效的。而且有一些国家尽管提倡创新,却因不了解国家在创新管理的地位与角色,往往揠苗助长,适得其反。所以,这一篇我们将从科学知识的本质、国家的技术战略等方面分两次来说明国家战略在创新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余长国 《经济师》2001,(11):294-295
上一期我们就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技术知识创造中的七个层次概念及这些概念带给国家创新战略的影响等作了一些铺陈 ,尚未涉及到国家在创新管理中的角色。下面主要从国家技术竞争力、国家技术战略、以知识为基础的国家技术战略三个方面来论述国家在创新管理中的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国家的技术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实力 ,和这个国家的技术竞争力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崇尚市场经济的国家 ,政府也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机制来积极干预和支持某些行业的技术创新 ,从而形成了创新的积极和大幅度增长、全新的市场和其他的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2010年西班牙政府强力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包括出台《科学、技术与创新法》,启动《国家创新战略》和实施《国家科研、开发与创新计划(2008—2011)》等。旨在确立西班牙科技体系的新框架,对科技发展的行动纲领、目标任务和实施手段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的形式固定下来。西班牙未来五年总体发展目标是:实现新的知识型经济实体对GDP的贡献率超过10%,确保关键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等。  相似文献   

7.
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建立科学技术中心(STC),旨在促进科研领域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大批创新性人才以及实现多方知识转移,以更好地巩固其在国际上的科学技术研究领导地位。研究发现,美国科学技术中心在运作模式上具有组织管理“集中—分散”、研究与教育紧密结合、知识转移有效、动态监测评估等多重优点。我国在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时,应充分借鉴其优点,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协同创新能力与质量,为早日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IT)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的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信息技术 (IT)企业及其产品与市场竞争特点 ,从经济学与企业战略管理学角度 ,对IT企业经营战略创新作比较深入的理论探析 ,可以作为国内IT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MBO):比较、借鉴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中国MBO(管理层收购 )与西方MBO在收购目的、操作机制、定价、融资及风险资本介入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及解读 ,剖析了中国MBO的内在特征 ,在借鉴西方管理层收购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对来自江苏省微观企业大样本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表明:以代工方式切入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是我国制造业本土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的不同会对其创新活动产生倒U型非线性影响效应;完全依赖于国外市场的代工企业创新活动显著受到代工"俘获效应"和"锁定效应"的负面作用影响。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我国代工企业的关键设备引进等行为,可能是阻碍其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重要国策,为指导国家创新政策制定和评价实施效果,各国均加强了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美国国会的授权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就通过其下属的美国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NCSES)及其前身围绕美国研发支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就业培训以及美国科学技术状况等定期提出科学、技术和创新(STI)指标制定或更新的对策措施,并在2013年底发布了最新的美国STI指标研究报告。系统分析了美国的STI指标体系,对美国STI指标的内涵、改进后新STI指标体系的特点以及NCSES的STI指标完善途径与步骤等进行归纳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对我国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组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撑条件,是将我国高校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有效方式。分析了科技创新平台在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并就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组建及运行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倪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6):122-126
将宏观层面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作为设计科技创新节点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以此衡量科技创新节点科技创新对自身和社会的贡献大小。并从科技创新意识、科技创新投入水平、科技创新产出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科技创新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贡献水平5个方面设计评价模型,再应用EAHP评价方法求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为科技创新节点自身进行科技创新能力的诊断分析提供参考工具,从而找出关键因素,也可以为政府部门评价科技创新节点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时代,科技传播的作用日益凸现,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许多原有的思维、行为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科技传播的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不仅要在传播模式上不断进行创新,在思维、行为方式上也应不断借鉴新思想、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欧盟竞争与创新计划(CIP)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欧洲企业竞争力.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CIP支持有关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投资渠道和为地区提供企业支持服务.本文介绍并分析了该计划的三个专项计划和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江苏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与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江苏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明确了战略总任务和总目标,并根据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期间的工作目标,以及为实现任务和目标而制定的三大发展战略和六项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梅轶群  张燕 《技术经济》2006,25(5):74-77
论文建立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评价方法。对2004年全国各省份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总体评价和分析,并且对各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1998-2004年间的发展变化趋势又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的制度供给——一些国家科技创新的基本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剑  徐晓鹏 《财经问题研究》2000,(3):73-73,F003
知识创新, 科技创新是21 世纪全球经济竞争、政治角逐和综合国力较量的核心内容。“科学需要从体制上给予支持”, 为迎接挑战,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先后制定了推进本国科技创新的计划, 确定了各自的未来科技发展和创新的目标, 并为此给予了一系列保证计划和目标实现的制度安排。这些国家的经验证明, 制定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 是一国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制度保证; 而从财政、金融、税收、管理等诸多方面确保和鼓励企业主导型科技创新体制的形成和运转, 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不可或缺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创新特征与创新战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 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框架-政府启动战略,主体到位战略,人才为本战略,功能耗合战略,持续发展战略和分类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AHP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量文献资料分析来看,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创新能力的研究往往注重于某一特定资源,尤其是知识方面。从科技创新团队创新能力的来源出发,探索其内涵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简化的AHP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对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给出了提升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