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房地产导刊》2005,(22):53-53
随着广东城镇经济的发展,从八十年代开始,广东外来人口的数据就已经相当庞大,许多矛盾已经非常突出,教育、医疗等关乎外来人口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已经非常尖锐,适当解决外来人口的户口问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3—2013年35个大中城市的相关数据,统计并分析了各类城市的外来人口、常住人口、产业结构和房地产市场需求。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庞大的城市,房地产年销售额也较大。服务业经济特征明显的城市,往往有着高于同类城市的房价平均水平。存在楼市去库存压力的城市,制造业经济特征显著。计量研究证明,外来人口能促进各类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上升,一、二类城市服务业占比的提高会带动房地产市场需求的扩张,而三、四类城市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放大房地产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3.
上海农村地区居住着大量的外来人口,人口倒挂问题突出,外来人口与本地人矛盾层出不穷。本文研究的是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如何吸收外来人口参与社区治理,调动外来人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村委会、本地村民共同解决社区基本问题,维护社区秩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加强城市外来人口的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虽然传统的城市户口二元化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 ,但是对外来人口的管理的加强 ,也是必然的。作者通过对广西、广东、海南以及重庆等公安部门的调查 ,找出了我国城市外来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并提出建立健全外来人口管理体系应该加强党政领导、调整管理思路、确定管理原则、探索管理方式等对策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变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守红 《城市问题》2007,(12):60-63
利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代以来广州市外来人口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其空间分布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主要集中于中心区转向主要集中于近郊区,并逐渐向远郊区延伸.根据外来人口的空间变化规律,提出了加强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邬春仙  庞江倩 《数据》2008,(2):2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在京就业、学习、居住,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融入北京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城市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形成民工潮。了解和掌握外来人员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城市外来人口及劳动力市场管理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十分必要。对此,本溪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于近期对生活在本市的外来人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南方北部湾沿海开放地区,分布着钦州、北海和防城港等港口城市。这些城市既是我国港口地区国土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据点,也是对周边国开放的窗口,当前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为沿边开放地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相应的新问题。积极探讨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的新问题及相应对策,无疑对促进沿海开放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柳 《城市经济》2005,(2):37-40
快速增长的外来人口为广州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广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运作和管理成本,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从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特征入手,着重分析了外来人口对广州房地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融合综合指标以及经济、心理、行为、身份各个融合分指标,建立联立方程研究外来人口社会融合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融合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并没有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只有建立在社会融合基础上的城镇化才能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文化和行为融合并没有带来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脱离社会融合的城镇化水平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为负,但城镇化和社会融合四个维度的交互项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为正;人力资本水平和城市规模以及两个变量与社会融合的交互项都有助于提升城市创新水平,说明在相同的社会融合水平下,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群体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越大;与中小城市相比,在特大和超大城市中社会融合水平的提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北京市高学历外来人口再迁移行为,构建基于核心生活目标的居住地选择模型(CLGRSM)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购房和子女接受教育是高学历人口要致力实现的两个核心生活目标。为了追求最大化生活效用,北京市高学历外来人口对于是否在北京实现核心生活目标将做出理性选择:一部分人决定在北京达成目标,另一部分人决定在其他城市达成目标。由于购买并居住住房以及子女接受教育具有地理位置附着性,这两部分人分别选择留居北京和从北京再迁移到其他城市。本文建议,北京市要完善和落实针对高精尖产业中就业的高学历外来人口以及产业发展所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住房支持和子女教育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2.
今年10月2日是第21个世界人居日。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为:城市一希望之乡(Cities—MagnetsofHope)。这一主题旨在鼓励人们找到可持续的方法来管理人口迁移.建设更具包容性的城市。这一主题要求我们更好地管理和服务于贫困人口和外来人口,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一、上海住房保障工作面临的几大难题 (一)人口问题 上海城市常住人口已达2300万.在全国直辖市中排名第二。上海常住人口中有外来人口800万,而且几乎以每年60万-70万的速度持续流入。这种外来人口流入趋势给上海住房保障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外来人口的住房保障是一个敏感问题,在全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值得慎重研究。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生产力宏观布局的战略性转移,是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瞻远鼎、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党中央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与中部,西部地区的开发结合起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实现中国关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逐步由东向西转移,其旨在于达到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共同繁荣,这一“决策”既重大又英明,既现实又深远,既为西部地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是对西部地区经济跨入新世纪新技术产业化的挑战,作为西部载我应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乡结合部由于位置优越,成为外来人口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外来人口是首都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过度快速集聚,容易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城乡结合部亦城亦乡,城市管不到,农村管不了,总体规划不能落实,基础设施无法推进,产业布局只是设想,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深圳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窗口之一,有着强劲的经济支撑与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而公路客运企业作为交通运输方面的社会基础服务系统,对深圳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是城市之间合作沟通的桥梁。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旅游业、商业、贸易等居民服务行业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以及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络的进一步扩大与覆盖,使公路长途客运成为人们往来于各个城市之间的方便之选。  相似文献   

17.
王雪芹 《价值工程》2023,(20):166-168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区域经济增长能力也排在前列。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解决全国范围内其他城市群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均衡发展问题。文章以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城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同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本城市创新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本市的经济增长水平,对其经济、地理相邻城市的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据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表示,2008年下半年深圳写字楼物业将保持增长,未来深圳市高品质办公物业市场将逐渐走向更为均衡更为成熟的综合发展期。深圳产业经济的强劲发展,深港联系持续加强,世界知名企业陆续进入深圳,珠三角地区及深圳本土民营企业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阶段,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2001年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公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外来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变化,北京市于2001年11月1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现将监测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20.
沈阳作为省会城市,目前属于快速发展期,外扩脚步迅猛,对外来人口具备极强的吸引力,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依然是未来的主体。浑南和沈北大学城地区是房企两大主战场,受2013年全运会以及市政中心南移的影响,浑南会吸引更多的购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