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家电连锁商业巨头苏宁电器的转型之路.以“张近东的再次创业”这一高度拉开,不仅令竞争对手国美电器“措手不及”,还让众多上游家电供应商看到了苏宁谋求模式转型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张近东和他的苏宁终于全面的成为行业老大。最简单的一个衡量标准是从上市公司的营业额来考量,苏宁电器在2009年超过国美电器,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而在“胡润百富榜”子榜之一的《2009胡润零售富豪榜》中,张近东终于和老对手黄光裕互换座次,以235亿财富重回首富宝座,身陷囹圄的黄光裕则退居次席,财富缩水为140亿。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专业家电连锁零售业发展迅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成长过程。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更是在短短十几年实现了高速扩张。无论是国美还是苏宁,都是以店面数量的扩张维持业绩的增长,但他们的扩张方式却截然不同,国美是以积极收购为主的“外生性扩张”模式,  相似文献   

4.
国美电器是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被誉为中国家电零售连锁第一品牌.2010年8月,国美公司正式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执行董事黄光裕进行起诉,国美之争正式拉开序幕.再此期间,苏宁电器把握住了国美内部争斗这一机遇,后来居上,给国美电器在中国的市场地位造成极大损害.因此,本篇文章主要从公司内部管理层面对国美内部争夺战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其它企业的公司内部管理树立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筝 《企业活力》2009,(5):24-25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行业调查,2007年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成为了中国家电零售业的前两强。其中国美电器以1023.5亿元的销售额和1020家店铺的业绩排在中国家电零售业的第一位,苏宁电器以854.7亿元销售额和632家店铺排在第二位,估计2008年中国家电零售业的这一格局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吴娜 《企业导报》2014,(24):71-71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法,阐述了苏宁电器的企业发展状况以及家电连锁行业的发展特点,分析了苏宁电器财务报表分析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大规模连锁拓展财务人才短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以及厂商关系紧张的财务信用缺失等,论证了解决苏宁电器财务分析问题的主要措施,从而得出了只有不断促进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不断完善信息网络的建设以及加强对财务信用的建设,才能有效的促进苏宁电器连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为今后苏宁行业的财务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强弱的逻辑     
“在中国,我永远没有竞争对手。”13黄光裕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如果说2006年的施正荣是“时势造英雄”的话,那么,2006年的黄光裕则是一番“英雄造时势”式的巨大变革。2006年7月25日,国美电器通过香港的上市公司宣布:将对位列国内家电连锁第三位的永乐电器实施收购。消息一出,舆论哗然。黄光裕的举动无疑引起了业内的恐慌。国美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苏宁大骂永乐是叛徒,表示三强鼎立到两权争霸,会使得整个家电流通行业因为竞争和争夺而更加激烈,使得整个行业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不利于整个家电连锁行业的发展。话语虽激,苏宁的恐慌程度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家电生产厂商与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简称国美)、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宁,苏宁电器002024.SZ)等家电连锁卖场的一些利益纠葛由来已  相似文献   

9.
2009年2月,北美家电零售业老大百恩买宣布将其在江苏五星电器的股份由原来的75%扩大到100%。由此,百思买成为国内继国美、苏宁后的第三大电器零售连锁。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被羁押,让老对手苏宁电器意外受益。但是面对日渐低迷的消费市场,以及集中度不高的行业格局,苏宁过去依恃的战略未来是否继续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东方企业家》2008,(8):I0020-I0023
国美电器:扩张的烦恼;苏宁电器:“苦”练内功;美的电器:收购小天鹅;复星:资源的胜利;民生银行:零售征途。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连锁零售业风起云涌.行业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立于1987年1月1日的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简称“国美电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3.
“宿敌”国美与苏宁,在中国家电连锁这一棋盘上,不仅需要落子圈地般的竞争,还要形成攘外安内的“共活”;对于黄光裕与张近东而言,他们制订的行业规则,或许还要他们自己改写图Phototex  相似文献   

14.
日本FANCL打造快速准确的物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江苏苏宁交家电有限公司,于1990年12月26日诞生于南京宁海路,最初专营空调。1999年底,苏宁电器新街口店开业,标志着其开始全面进军综合电器零售领域。如今,苏宁电器已成为中国家电连锁企业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英才》2007,(1):48-50
并购是下策? 在新国美宣告成立的前一天,投资银行美林却下调了国美电器评级。家电连锁业的并购故事从陈晓讲起。陈晓,永乐电器创始人,现在的身份是新国美总裁,中国家电连锁行业很多故事情节的更迭,都离不开这位现年48岁的上海人。陈晓是家电连锁业扩张的“冒进者”,又是一位十足的“搅局者”,他甚至被业内同行称之为“行业的罪人”。  相似文献   

16.
“失手”大中,有不少人为苏宁捏着一把汗。 2007年12月12日,酝酿已久、志在必得的苏宁突然宣布退出对大中电器的收购。随后“死敌”国美突然切入,出价36亿闪电拿下大中。截至2007年12月底,携永乐、大中南北之力的国美,店面数已骤然达到1100家,而苏宁才不过620家。二者在门店规模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众所周知,中国家电连锁业早已形成了独特的盈利模式:毛利来自开店带来的进场费、通道费、销售返利,以及供应商给予的账期。门店数的优势,显然意味着更多的返利和更长的账期,甚至可以左右市场价格。 苏宁还有什么可以和国美较量? 就在人们纷纷预言“大中事件”将成为苏宁滑铁卢时,苏宁董事长张近东选择《中外管理》首度对外表态:得大中者未必得天下!并高调透露了“超越国美”成为“行业第一”的雄心:“苏宁做的到底是对还是错,一年以后就能见分晓!北京只是局部,而我们在全局上已经形成了优势!三年内,苏宁将全面‘领跑行业’,不仅是企业规模上的领先,而且是在品牌、网络、规模、效益、管理、后台、服务、工商关系等领域内的全方位领跑。”  相似文献   

17.
苏宁电器经历了十九年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国际化的现代连锁企业,苏宁电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遵循了全球连锁企业的发展规律,在"标准化与制度化"的前提下,建立了国际一流的信息化平台,使得苏宁电器具备了持久、强大的发展力量,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连锁企业.  相似文献   

18.
苏宁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老对手国美跌了跟头,但消费者需求与习惯的变化,令领跑行业的苏宁电器面临的挑战没有减少而是在增加。它该如何重塑自我? 即便苏宁高层集体搬到苏宁大厦48层办公后,39岁的新任总裁金明仍不嫌麻烦,一有空便"溜"下楼跑到南京新街口的苏宁电器去"转店"。金明的每次不期而至都足以让苏宁电器卖场的促销员和管理者惴惴不安。  相似文献   

19.
因国税总局调查国美苏宁大中所属461家电器零售企业增值税存根联滞留一事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监管部近日已就此事向苏宁电器询问。国美电器在网上发布了官方声明,董秘办有关人士称将尽快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向投资者说明此事;苏宁电器昨晚也出台声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家电连锁业第一梯队的苏宁电器,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中国的家电连锁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许多规则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作为业内一匹快马,苏宁电器也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2003年的时候,苏宁电器的销售额为120亿元,而到2004年时,这个数字变为221.1亿元,几乎接近238.8亿元的国美电器。2005年,苏宁电器高速的发展轨迹仍然在继续。与制造业不同的是,中国的家电连锁业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尽管连锁业内的竞争几近白热化。2005年7月,国美在苏宁、五星的大本营南京登陆。行业的竞争与媒体的热炒相互挤推。但这些并不能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