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基层就业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有利于实现毕业生的个人价值,有利于为农村基层地区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政策了解很少,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意愿程度不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需要政府、高校等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2.
对华南某高校2009届378名毕业生调查表明: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的学习成绩较好,获得了较多的资助;更多的贫困生选择直接就业:贫困生大多数愿意去基层服务一定年限,以积累基层工作经验、磨砺意志、响应国家号召、获得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反哺”社会、缓解就业压力;贫困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主要顾虑有家庭负担重、事业发展机会少、不符合个人职业目标、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工资太低、文化社交活动有限。加强宣传国家基层就业政策、优化基层就业政策,能提高贫困生到基层就业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4.
5.
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而河南高校毕业生就已高达50万人,与其他地区相比河南省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加之,国家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受世界经济影响,国内经济发展速度也受到小幅下滑,人才市场也渐渐趋于饱和,大学生就业难似乎成为无解的难题。本文针对河南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体制等多方面因素使然,并尝试着给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就业为民生之本。当下大学生就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更是困难重重,对此我国政府频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这其中就包括大学生村官计划,效果十分显著。文章以此为例通过分析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重要的活跃力量,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而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现阶段的热点问题之一,2015年"两会"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校毕业生为749万人,是历史最高,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到基层就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就业观念是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作为教育强省的湖南,其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具有全国意义的代表性,本文对湖南高校在湘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一些重塑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建议,为大学生的培养、就业指导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历史任务的推进与实现,关键在于人才,而客观现实是城乡的差距使人才不断的向城市聚集,新农村建设却缺乏大批人才。在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的同时,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使得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高等教育提供的人才增多,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拥挤在城市寻找就业机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许昌市选聘“村官”为例,对新形势下地方院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建立了关于大学生就业率与金融的主要指标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毕业生就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旨在对今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近几年来的就业现状及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对此情况,工科院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专业培养,为所需企业及事业单位选送专业人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就业工作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增大,情绪焦虑;就业心理期望大幅度降低;自负心理明显减弱。这些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和健康发展,为此要积极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完善就业教育指导;充分发挥政府管理功能,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作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趋势和经济着力点之一,势必得到诸多的关注和争议,而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和共同影响,是本文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九江学院农村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对农村籍大学生改善家庭发展状况的意愿与行为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一、独立学院就业需创新的根本原因(一)学生自身的原因及其家庭因素的影响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误区,比如:择业时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在攀比心理作怪的影响下,过分自信,非名企不去,非高职不入,在求职中不断地挑选工作,无形中失去一些机会。另外,有些 相似文献
16.
17.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今时代,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尤为突出.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深刻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对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分析影响其就业竞争力相关因素的基础上,从高校、社会、教育主体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众所周知,日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其应用日益广泛.近些年来,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及东南亚各国兴起等诸多因素影响,日本企业逐渐撤离中国市场,一定程度上导致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整体呈下滑趋势,形势日益严峻.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对日语专业大学生目前就业情况的分析、短期及长远变化趋势的预判、日语专业的调整方向等相关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从根本上要求高校切实推进日语教学改革,在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等方面革故鼎新,开创复合型日语应用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本报告以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为例,立足金融危机下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通过有针对性的对学院2009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毕业生的思想与就业状况,由此,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