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30年的广泛实践与探索,我国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基于其特殊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产生的一些深层管理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困扰着当前旅游景区的管理。文章着重分析了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比较了现行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利弊,并对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资源特点、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了鄂西地区旅游整合开发的条件与基础。并指出旅游资源、开发环境、旅游产品(包括产品类型和产品要素)、市场营销、区域旅游管理体制整合的具体途径,以求旅游开发规划工作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促使鄂西旅游更加顺利地走上健康、规范、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岛屿旅游随着滨海旅游的兴起而发展,是21世纪旅游的新热点,岛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岛屿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指出了国内与国外指标评价体系之间的差异,从生态补偿机制、区域合作、政策和管理体制、定位和开发模式等方面入手,探索了岛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回顾了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及研究进展,阐述了全域旅游的实质、建设条件、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蓟州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情况,并针对存在的全域旅游内涵认识不足、建设要素制约、管理体制运行不畅、忽略内部营销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全域旅游的深度开发和管理完善。  相似文献   

5.
辽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如何科学开发这些旅游资源,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迈进,提高辽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是辽宁各级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应强化旅游市场整合;更新管理体制;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6.
全域旅游发展有效地推进了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了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以全域旅游目的地创建为出发点,以福建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对象,探讨福建省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研究表明,现有福建省全域示范区在空间结构上具备极核型-点轴型的阶段性特征,并有向网络型发展的趋势,各示范区根据国内现有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可选择龙头景区带动型、特色资源驱动型、全域景区发展型、城市全域辐射型、产业深度融合型等不同的发展路径进行适应性发展,进一步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创新、旅游标准建构来提升优化全域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7.
九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是由于九江旅游产业的管理体制及观念政策相对落后,导致了九江旅游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克服的有效办法是构建九江大旅游的战略新理念,从科学规划到经营理念及构建职业旅游服务等各方面着手,构建九江大旅游体系,实现九江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旅游特区的内涵解读 (一)旅游特区的内涵 所谓旅游特区是指国家通过划定某一具有较强资源比较优势的旅游区域,给予其特殊的优惠政策,实行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吸引旅游商进行综合开发,以促进旅游业的振兴。其中,拥有独特旅游资源的特定地区是旅游特区成立的基础条件,旅游产业是旅游特区经济发展的核心,促进地区旅游产业更快、更高层次的发展是旅游特区的目标,特殊的旅游政策、灵活的旅游措施和特殊的旅游管理体制是旅游特区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风景名胜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是地方形象的载体,是旅游经济的增长点。管理体制与政策是风景名胜区发展中最核心的焦点问题,他决定着风景名胜区的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与政策的改革目前在我国是一个有争议而且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结合本溪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管理体制与政策,规避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是该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九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是由于九江旅游产业的管理体制及观念政策相对落后,导致了九江旅游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克服的有效办法是构建九江大旅游的战略新理念,从科学规划到经营理念及构建职业旅游服务等各方面着手,构建九江大旅游体系,实现九江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