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新茗 《金卡工程》2010,14(5):92-93
我国现行刑法对于窝藏、包庇罪的犯罪对象的规定过于简单,仅仅为事前无通谋的犯罪的人,在司法实践中造成较大的混乱,应及时予以修改。本文结合外国立法例,国内外的刑法理论学说,正确理解刑法第310条中的犯罪的人,将窝藏、包庇罪的犯罪对象范围予以界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刑法》中规定,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包括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和恐怖活动犯罪四种犯罪形式。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1月5日发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规定,“洗钱是指将贩毒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这要比“洗钱罪”上游犯罪的定义范围宽泛得多。那么央行所指的其他犯罪包括哪些呢?从逻辑上说,应涵盖一切可以产生犯罪收益的犯罪,如贪污犯罪、挪用公款犯罪以及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如伪造银行票据、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价格等)等,在此不能一一例举。下面这个案例,就是由原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主任周秀德的贪污案所牵出的洗钱模式,也许这种模式本身并无多大“创意”,甚至让人似曾相识,但它走得之远、之逍遥,却需要我们再三思考。  相似文献   

3.
陈小茗 《金卡工程》2009,13(8):129-129
我国刑法对犯罪行为作了明确的规定,犯罪概念揭示了犯罪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事惩罚性的本质特征.刑法所规定的每一种具体犯罪行为,犯罪人在行为表现上应由哪些要素构成,在主客观表现上应具哪些构成要件才能体现出犯罪概念所揭示的本质特征,这就是犯罪构成要件所要研究的问题.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质什么,它在司法实践中起到一种什么作用呢?这也是本文章所要阐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用卡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是一种常见多发的金融犯罪,学界关于本罪的研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争议.本文对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和犯罪客体这两个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信用卡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是一种常见多发的金融犯罪,学界关于本罪的研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争议。本文对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和犯罪客体这两个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犯罪是由贫困所导致的传统犯罪学理论日渐式微,而长期被忽视的社会中上阶层人士的"白领犯罪"问题则成为研究热点。面对近年来全球日益凸显的白领犯罪问题,2015年11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白领犯罪国际研讨会"围绕这一主题就企业合规管理、白领犯罪特别执法、国际性内部调查和信息披露、法人犯罪、企业社会责任、反腐败侦查与执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文对会议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概括和梳理,以期如实反映会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推动对白领犯罪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陈鹏鹏 《金卡工程》2010,14(8):216-216
如何认定贿赂犯罪的数额对办案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加强反腐败斗争的大背景下,准确认定贿赂犯罪的数额,对严厉打击腐败犯罪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计算犯罪数额的原则,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谭姝 《金卡工程》2010,14(8):100-101
尽管现行刑法将国家机关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但这个规定引起刑法理论界的争论和司法实践接的困惑。笔者认为如果将国家机关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既不利于确立国家机关的权威,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故笔者从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议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大方面入手阐述了国家机关不应成为单位犯罪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我国反洗钱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洗钱犯罪,1990年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做了规定,虽没有出现"洗钱"的字眼,但一般认为它可以指洗钱行为.1997年刑法在191条专门规定了洗钱罪的罪状和法定刑,将洗钱罪的犯罪对象限定在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惠娟  纪敏 《金融会计》2008,(10):66-69
我国2006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六)》对洗钱犯罪和赃物犯罪相关条文都作了重大修改。其中对洗钱犯罪条文的修改,主要是体现在其上游犯罪有所扩大,即除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和走私犯罪外,还新增了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现金管理实践,探讨当前防范洗钱犯罪的现金管理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洗钱犯罪的现金管理对策,以期对现金洗钱犯罪的防范、查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涉税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1997年《刑法》为了适应涉税犯罪的形势,设置了"危害税收征管罪"一节,具体细化了一些涉税个罪的构成条件,但此次涉税犯罪的立法过于粗糙,缺乏前瞻性与现实性的结合,特别是"税款 发票"的规范模式存在着过分强调对犯罪结果的规制等缺陷。对此,本文针对涉税犯罪刑事立法的缺陷,提出对涉税个罪的完善建议,以期有针对性地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修订后的刑法规定了货币犯罪的四项特征和五种货币犯罪类型,但在惩处货币犯罪中存在着界定构成犯罪的数额标准模糊、一罪与数罪的处理欠妥等问题。在刑法中应对有关问题做出更为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刘长伟 《金卡工程》2009,13(12):71-72
公务犯罪是普遍存在于当今世界各国的一种特殊的刑事犯罪,治理公务犯罪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对公务犯罪的概念和特征进行辨析,是公务犯罪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分析公务犯罪的原因和提出预防对策的基本前提。本文拟在引入职务犯罪的基础上,界定公务犯罪的概念,然后从客体﹑行为特性﹑主体和主观罪过四个方面对公务犯罪的特征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5.
刘健 《中国证券期货》2013,(7X):273-273
上游犯罪本犯对自己上游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实施洗钱行为的,是以上游犯罪一罪论处,抑或是以上游犯罪与洗钱罪数罪并罚,在此问题上,法无明文规定,又无相关司法解释,刑法理论界对此也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首先对正反两方面的争议观点进行论述,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针对争议观点主要是否定者的观点进行评述,以期对我国洗钱罪的理论研究以及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所谓“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或掩饰起来,并使之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和过程。现代金融制度使得洗钱手段日益现代化,利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利用金融系统提供  相似文献   

17.
李婷 《金卡工程》2009,13(9):106-106
毒品犯罪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的犯罪,由于毒品犯罪要求证明行为人具有主观明知的故意,所以如何认定行为人对毒品在主观上"明知",关系到毒品犯罪的罪与非罪问题,这也正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和需要准确把握的疑难问题.运用"推定"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推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明知"成为刑事立法发展完善和司法实践的必然选择."推定"的依法合理运用,为司法机关有效打击毒品犯罪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梁林玲  王德政 《金卡工程》2009,13(11):78-78
男子偷窥女邻居被判强奸罪,在本文看来,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本文从着手、犯罪中止自动性之界定及犯罪预备之刑事可罚性三方面厘清争议。  相似文献   

19.
应慧娟 《金卡工程》2008,12(11):93-93
美国公司犯罪对社会的安定和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公司犯罪的观念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至今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定义.本文对公司犯罪的概念作了基本的梳理.从美国公司犯罪立法及理论的演进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公司犯罪研究在立法上和在刑法理论方面都日益完善,这对我国的法人犯罪制度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司法实践出发,分析了当下未成年犯罪及惩治的现状,并阐述了罚金惩治存在的不足,着重介绍了对未成年犯罪者进行年龄细化、对罚金赔付采取不同方式、将罚金用到未成年人教育上等三种解决方案及其具体运用,力求推动我国法律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