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雁杰 《南方经济》2006,84(4):80-90
本文从已有文献出发,建立了一个两期企业生命周期模型来分析在存在金融压抑的情况下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买壳”现象,在证券市场有效的情况下,资本应该尽可能流向好企业,均衡状态下“好壳”背后总应是好企业,但给定当前信息难以判断好坏企业。模型和实证表明“买壳”所需股份的大小可以作为识别“壳”背后好坏企业比例的标志,买壳所需股份越多,“好壳”背后好企业的概率就越大。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难以通过对“买壳”比例的限制来调节市场上资金的配置.比例的大小仅仅作为识别“壳”背后企业类型的标志。考虑到在国内证券市场中存在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现实,笔者又将模型拓展,得出目前适合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建议:从短期来看,要防止非流通股以过低的价格转让,尤其要避免仅以净资产拍卖国有股的不当行为。从长远来看,最终要实施非流通股的减持。  相似文献   

2.
在承认流通股股东所拥有的流通权的价格以及原始契约的基础上,设计出流通权证交易市场和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权证持有人之间的竞价交易市场,以此解决国有股减持和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石油消费的快速增长,从中东进口的原油量逐年增加,"亚洲溢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东原油的"亚洲溢价"现象的实质是价格歧视。本文运用价格歧视理论对"亚洲溢价"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亚洲对中东原油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中东国家通过"目的地限制"和"禁止转售"条款实现市场的有效分割,从而可以通过价格歧视来实现垄断利润。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非流通股流通方案。这种方案首先依据非流通的投入成本与对应流通股的市场价格计算出非流通股价值,然后据此进行非流通股的流通转换。作者同时分析了此方案的优点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事件为样本,分析股权的转让价格,发现样本公司的平均转让价格高于净资产价值近12%。同时对影响转让价格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随着股权转让比例和流通股比例的上升,转让价格也随之上升,转让溢价高低与企业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成反向变动,与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指数成正向变动。  相似文献   

6.
非流通股与过度股权融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虑中国已上市公司受到特有股权结构影响下的再次融资行为。中国股市中 ,流通股的价格取决于公司未来不确定现金流期望值的折现 ;非流通股的价格则依据每股净资产来制定。流通股股东关注的是企业的市场价值 ,非流通股股东关注的是每股净资产值。通常非流通股股东拥有公司的控制权 ,因此公司的投融资决策体现了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非流通股的定价制度有违资本市场对资产定价的基本原理 ,所以公司的投融资决策也偏离了公司财务理论所确定的净现值标准 ,导致上市公司存在过度股权融资问题。证监会对股权融资实行的限制性政策虽然可以缓解过度股权融资的危害 ,但并不能有效地校正这种偏差。  相似文献   

7.
大视野     
当前关于“国有股减持问题”的讨论,是由“非流通股”减持部分的定价问题引起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改变上市公司股票区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畸形交易规则,实现股票的“全流通”,使中国证券市场看到与国际接轨的希望。观点吴敬琏:“国有股减持”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日在《财经》杂志撰文,针对国有股减持的思路、定价方式以及新上市公司股份全部流通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国有股减持要分两步走吴敬琏不赞同为社保筹集资金的国有股减持思路。他主张国有股减持要分两步走。先解决社保欠账问题,再解决国有非流通股…  相似文献   

8.
国有股减持的“阶段性成果”再次遭遇“用脚投票”2002年1月26日,中国证监会在网上公布了关于国有股减持的“阶段性成果”。这个“阶段性成果”肯定了四大原则:“多赢”、“公开竞价形成全流通股价”、“补偿流通股股东价差的损失”“保护非流通股利益”。26、27两日股市恰逢双休日。2002年1月28日,中国股市对《国有股减持的“阶段性成果”》作出强烈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11月证监会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以来,减持工作的进展就得到各界的密切关注,尤其是广大投资者对当初不合理的减持方案还心有余悸,尚在修改之中的国有股减持方案也就成了股民的一块“心病”,并引发了不少恐慌性抛盘。 由“减持”到“流通”, 峰回路转? 据《经济日报》陈剑夫文:在日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国有股减持方案专家评议会”上,主持会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强调了非流通股进入流通的问题。他认为:“国有股减持与非流通股进入流通并非一码事,解决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流通性问题,使…  相似文献   

10.
价格歧视这一经济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企业会通过制定价格歧视政策使得自己的总利润最大化.当然,采用价格歧视时,收费高的消费者的利益会有损失,而收费低的消费者利益却会增加,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企业的利润都会增加.本文将以民航机票打折现象为例,通过经济的分析方法,探讨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及它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关于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瀛  韩昱 《湖南经济》2000,(12):26-27
截至1999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总股本3114.7940亿股,其中国家股和法人股2042.8215亿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数的65.58%,流通股仅占34.42%。非流通股比例过高和流通股比例偏小的现状已经构成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巨大隐患,国有股减持已是当务之急。虽然政府已经着手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但是,目前对于国有股减持的主体、对象和方式选择等问题仍有较大的争论。而上述几个问题是制定合理、可行的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基础,是决定减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一、国有股减持的主体  讨论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这里的主体包含着两层含义,即持…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是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一种现象。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我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存在着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当时之所以对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处理,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股票市场尚处在初创探索阶段,国家出于稳妥的考虑,就将上市公司的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其中国有股和法人股为非流通股,只拿出面向社会投资者发行的股份上市探索性流通,以免股票市场失败对社会造成大的震动;二是担心国有股上市流通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动摇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正是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考虑,上市公司股份就被人为地分割成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笔者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势在必行,其改革必将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流通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是否获得了财富增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主要的日是从事后的角度分析流通股股东的股票财富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变化.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提出和表决是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一个讨价还价过程,利益分配取决于双方的谈判力量.统计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流通股股东的财富在股改前后获得了7%的增值.非流通股比例、股改批次、控股股东性质、市净率是影响流通股股东获得财富增值的主要因素.虽然非流通股比例越大,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股票也越多,但是,流通股股东享受的财富增值却越低.非流通股比例与对价水平之间正的相关性掩盖了非流通股股东少付对价的事实.总的来说,对价方案是在维持流通股股东股改前后的财富不受损的基础上制定的,而不是补偿流通股股东历史上对上市公司的投入.  相似文献   

14.
白俊楠 《魅力中国》2010,(24):156-156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就业歧视作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日益突显,其不仅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带来社会稳定问题,也是对法治精神的背离。在我国,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消除就业歧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反响强烈的各种“就业歧视”现象进行了法律学分析,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反垄断视角下研究中间品市场价格歧视行为是对价格歧视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下游垄断竞争市场和非线性定价方式对纵向产业链中中间品不同定价方式的均衡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规制机构合理规制相关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反垄断法》中相应的法律条款加以补充和细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建立均衡对价模型,并构造ASI指数测算出股改中逆向选择的程度,研究了非流通股比例、股改前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价值的相对差异、公司业绩、股改时段四个因素与逆向选择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股权集中和流通性折价切入,解释了前两个因素与逆向选择程度间的关系。通过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分析了非流通股股东如何利用流通股股东的非理性心理,解释了公司业绩良莠、股改阶段差异与逆向选择程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非流通股数量继续增加,解决国有股及其非流通股流通问题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同时,在股权分置的制度性缺陷暴露出来后,仍然维持目前的发行上市制度,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是对流通股股东的公然掠夺,这将迫使流通股股东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围绕非流通股股东的对价标准,市场中各种意见几度分歧严重。重大市场分歧的深层次原因把“流通权”和“流动权”两个具有本质区别的权利等同了起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权获得了上市流通权,非流通股股东因此违背了原来对原流通股股权“暂不上市流通”的承诺,为此,经过双方协商和必要的谈判,非流通股股东需要支付一定的对价。这是当前国内股权分置改革的本质,是符合市场总体利益的重大市场基础性制度变革。通过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权利由协议转让(《公司法》第138条规定,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总股本7149亿股,其中非流通股份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国有股份在非流通股份中占74%,这同2003年的水平大体持平。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股权分置现状。结合市场行情,可以分析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一些基本特点:①股权结构复杂,容易在不同股种间形成价格歧视,违背“同股同价、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②流动性差的非流通股份处于控股地位,非流通股股东不参与融资却参与利润分配,这不仅妨碍了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有效配置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还严重伤害了同流通股股东的感情;③非流通股中的国家股占绝对比重,股权高度集中,使得上市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难以摆脱行政指令这条锁链。  相似文献   

20.
朱芳芳 《魅力中国》2014,(15):299-300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推进,我国的就业市场呈现着日新月异的景象,以前就业中存在的就业歧视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就业歧视的相关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就业歧视现象,现在已经逐渐引起了法律界的许多关注,由于相关的法律条文有所欠缺,就业歧视的现象依旧很严重。本文则主要针对我国的就业歧视问题以及相关的法律思考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