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0年至今,中国绛济进入新一轮上升经济周期,本轮经济周期经历了8年持续上涨,呈现出上升持续时间长、周期跨度大、波动幅度小的特点,是前所未有的.本文从流动性视角分析本轮上升周期的因素特征.经检验,流动性是本轮上升周期的突出因素,货币不仅是"非中性"的,而且具有自我调节的"内生性",在2008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后,本轮经济上升周期将可能终结,经济增速放缓,但降幅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经济周期波动角度,分析归纳了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四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和成效;其次,再对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率和物价水平衡量)进行实证分析;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理论,针对新疆自改革开放至2012年各类统计数据及新疆经济发展态势,加以周期性波动划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结论解释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集了23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通过H-P滤波分解得到它们的周期性成分,计算这些周期性成分的标准差、自相关系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时差相关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特征,总结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得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1997年至2013年这6年间,我国国内流动性历了剧烈上下震荡,造成了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不足以及不对称,造成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如何很好的恰当的货币政策以及该政策所产生的有效性问题成为各国央行所力求稳定并持续追踪的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流动性波动和货币政策的基本定义和理论,梳理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观点。其次理论剖析以为,在流动性上下颠簸猛烈下,会经由利率影响信贷渠道,进而影响信贷终端即实体经济,从而对货币政策的完备性传达产生干扰,其效果不尽如人意,轻易对中小企业产生不好以及不明结果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中央银行应对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缩短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管理流动性波动以及制定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保证宏观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波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基于固浮利差对货币政策进行了分解,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并探索了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波动影响的传导途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波动率有负向的影响;第二,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变化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三,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对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溢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四,准备金和政府债券的流动性溢价在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张青 《海南金融》2012,(12):26-29
本文从经济周期角度出发,利用我国1991—2010年间经济状态指数、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及实际利率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的冲击对我国经济状态指数变化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引言与文献综述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之一的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是否重要的问题总是被不断地提起。如货币政策或货币变动与经济周期到底有没有关系?其关  相似文献   

9.
美国最近的股市泡沫形成与崩溃是发生在低通货膨胀时期。对此。许多基于代理理论的现代经济理论模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从哈耶克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来理解金融危机以及费产价格泡沫问题时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观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过于强调了价格的稳定而忽视了经济周期中的信贷过度增长和资产价格波动,所以,2000~2002年破裂的美国股市泡沫本质上仍然是哈耶克-哈伯勒的过度投资崩溃引致的股市泡沫,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这一泡沫形成和崩溃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通货紧缩与经济周期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石 《税务与经济》2000,2(4):41-45
我国改革开放后于第五个周期(1997~?年)发生通货紧缩乃是从第三个周期开始运动变形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经济运行连续两次大起大落的产物。其特点如下:(1)通货膨胀与经济扩张相随,通货紧缩与经济收缩相伴;(2)经济收缩期的紧缩政策并不必定带来通货紧缩;(3)通化紧缩会使经济收缩期拉长,从而难以恢复与实现下一个经济周期的经济扩张;(4)通货紧缩给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增加了新的内长,从而难以恢复与实现下一个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场外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三板依企业资产质量、规模及风险程度不同,划分为基础层、创新层与精选层三层市场结构,其目的在于提高市场有效性.双层差分(D ID)实证表明:发展阶段与外部环境决定分层标准的差异,而分层标准的选择反作用于新三板后续发展;分层制度能帮助提升市场的包容性,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的配置效率.为此,应加快新三板市场交易制度改革和配套制度建设,营造更好的场外市场环境,进一步提升新三板市场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方意  邵稚权 《金融研究》2022,499(1):38-56
宏观审慎政策关注各金融子市场在时间维度上的金融周期和空间维度上的横向关联。本文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视角,使用股票市场、货币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信贷市场的数据,测算2001—2019年中国金融周期和横向关联的波动特征、作用关系与频域叠加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时间维度金融周期与空间维度横向关联的波动趋势具有一致性。我国金融周期长度约为10.33年,横向关联波动周期的长度约为10.58年。从作用关系上看,首先,我国房地产周期达到波峰后,会对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产生较强的溢出效应。随后,股市周期达到波峰后,会向房地产市场和信贷市场产生较强的溢出效应。最后,我国信贷市场接受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溢出后,信贷周期会逐渐达到波峰。从频域叠加机理的角度看,我国金融子市场间横向关联的波动主要由中低频波段驱动,中低频波段横向关联的持续期在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这一角度探讨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首先分析了分业经营体制通过何种渠道造成了流动性过剩,然后对改革我国目前的分业经营体制,循序渐进的使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向混业经营过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在2009年一季度触底后快速回升,进入复苏阶段,新一轮经济周期随之展开。与危机应对时期相比,经济中的两难问题增多,政策操作的复杂性增加,研究现阶段的货币政策选择具有特别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经济周期的趋势性特征出发,研究经济复苏阶段的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选择。对当前一轮经  相似文献   

15.
转型经济中金融抑制的表现是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本文认为利率和汇率管制降低了持币成本,直接增加了货币需求,其导致的投资和对外经济结构扭曲则间接地增加了货币需求。中国的高货币速增长就是为了满足超额货币需求所致。我们利用中国1994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2季度数据估计了M1和M2的真实余额需求的协整和误差修正方程。实证结果基本支持本文的金融抑制假说。在一个保守估计下,我们认为金融的抑制至少导致了现有的M2/GDP偏高30%。  相似文献   

16.
经济规模扩张与贸易失衡:中国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我国贸易余额主要由国内产出能力不断提高所形成的新机制。实证分析的结果也表明,相比于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对价格效应和货币供应量的收入效应,经济增长的产出效应对贸易失衡的影响更大。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下,我国就出现了贸易顺差和流动性过剩从而物价上涨的内外冲突的组合,依据传统理论,本币汇率升值可以使内外均衡同时实现。然而,根据本文提出的新机制,依靠人民币汇率升值不但难以实现贸易平衡,反而可能陷入升值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7.
康书隆  王晓婷  余海跃 《金融研究》2022,501(3):115-134
研究制约住房公积金制度效率的因素及作用机制,对保障国民安居、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阐述了流动性压力下,公积金对缴存家庭贷款决策与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借贷约束会显著降低缴存家庭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概率;流动性压力是公积金管理机构提高贷款门槛,从而降低借贷受约束家庭使用公积金贷款概率的重要原因;未获得公积金贷款支持的缴存家庭因购房成本的增加,家庭的非耐用品消费受到显著抑制。本文进一步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处理内生性问题,识别结果显示上述结论稳健可靠。本文研究表明:改善运营资金流动性不仅有助于提高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效率,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还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提振内需,并为企业减费降负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8.
近期,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基于上市银行2006至2012年的样本,以贷存比和流动性比率作为银行流动性的度量指标,从银行特征、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等不同层面,考察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因素。较为稳健的结果显示,总资产中贷款占比越低、负债中存款占比越高,银行的流动性越好。这说明资产或负债结构是影响银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与之相比,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因素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在不同样本中结果不完全一致。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锋 《金融研究》2008,(10):198-206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带有较强的外部输入特征,也与我国当前的体制性因素有关。国际收支持续顺差、银行信贷投放受制、直接融资发展、信用货币等都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多种应对措施中,应加强主要政策的力度,逐步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