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如果站在相对宏观的视觉来观察,很多人包括民营企业本身都回避不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民营企业发展日趋缓慢呢?为什么没有更多民营企业脱颖而出呢?  相似文献   

2.
家族管理—民营企业蜕变中的“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刚 《发展》2003,(1):21-22
中国民营企业在其发展阶段中,不断上演着“创立、崛起、衰败”的三部曲。形成“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两三年”的局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但中国民营企业如此“做不大,长不了”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深思: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总是强大不起来?是什么原因制约着中国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模式应是什么?我国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才真正起步,并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总体上看,基本上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摸索阶段,还不成熟。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繁荣、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着较严重的金融困难。那么,以什么样的金融举措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家族制是民营企业的影子,哪里有民营企业,哪里就有家族制,也有人说,家族制是民营企业的痼疾,只要有家族制,民营企业始终不会长大。那么,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对此有何见解呢?请看──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有多长?舆论界和企业界关于中国民营企业成败流行过“三年周期”说法,是指民营企业的鼎盛时期大约只能持续3年时间,3年的鼎盛期过后就会迅速陨落。在全国第三届MBA发展论坛上,北京新华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民说,权威统计表明,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5年。不管是3年还是5年,总之就是一个结论:民营企业是“短命”的。自1997年以来,“巨人事件”、“飞龙自省”、“三株官司”、“太阳神病情”等等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似乎都在印证着这个结论。人们不禁要问,民营企业为何短命?  相似文献   

6.
《浙江工商》2008,(4):6
民营企业内刊有何意义和作用?民营企业如何借助新闻媒体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宁波民营企业宣传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如何进一步提升和完善?……3月21日上午,宁波市工商联、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和《中华工商时报》浙江记者站首次联合召开宣传工作座谈会,对上述问题作了探讨。宁波市工商联副会长吴德水、《中华工商时报》浙江记者站站长应华根,金田铜业、奥克斯、广博等26家宁波优秀民营企业的宣传工作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7.
日前,来自全国的200多名民营企业家和工商联代表在西安陕西宾馆汇聚一堂,全国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这里举行。中国民营企业已走过25年风雨历程,下一步创新动力究竟来自何方?怎样历史地看待民营企业的贡献和问题?民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追求效益最大化之间如何协调?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来自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90%都采用了家族企业的形式产生;在温州,民营企业99%以上是家族企业。那么,我们自然会问,为什么中国的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更容易产生、更普遍、更持久、更广泛呢?  相似文献   

9.
谈到企业管理,很多人特别是海归和海外学者都会大谈特谈欧美企业管理如何如何先进,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管理如何如何落后。中国民企管理真的不如欧美吗?如果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企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又该如何解释?如果不是,中国民企为什么总是在海归和海外学者面前不值得一提呢?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民营企业和他们的管理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迫切需要资金来支撑。但是,与民营企业这种对资金强烈的需求相对的却是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非常狭窄,很是不畅。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银行融资难、风险投资少、国内主板市场门槛高,创业板市场“千呼万唤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众多民营企业被迫踏上了海外上市之路,  相似文献   

11.
没人会想到,部分著名民营企业的“准追悼大会”竟会办得没完没了。刚刚是“飞龙折翅”、“巨人跌倒”、“太阳神落山”、“亚西亚势微”,近来又轮到了“三株”噩耗传来。人们没法不问:民营企业怎么了?为什么一庞大就容易走向衰亡?他们是不是走错了路?他们的出路究竟...  相似文献   

12.
一、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个体户发展起来的,经过优胜劣汰发展至今,大都进入了扩张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在1995年以前,中国的民营企业还处于一个粗放的阶段,那时民营企业的增长速度之快、数量之多是惊人的。但是到了1995年以后,中国的民营企业已开始进入集约化阶段了。这个新的阶段使得我们原来已经存在的民营企业既遇到了一些机遇,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尤其是从1996年开始,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已越来越多,觉得自己的日子不好过的企业越来越多,那么中国民营企业到底面临了哪些问题呢?1、竞争加剧。…  相似文献   

13.
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饲料企业之一和中国西部最大的乳制品、肉食品企业,刘永好也一度成为中国首富。他怎样看待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他在2005年《北大商业评论》管理年会上提出,民营企业已经进入规范化经营阶段。新希望又是如何向规范化经营转型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龙方 《湖南经济》2002,(9):31-33
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以及我国加入WTO以后,涉农民营企业具有什么重要作用?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涉农民营企业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涉农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关键在于农副产品加工和运销企业的带动。目前很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运销的企业都是个人投资、合伙投资或股份合作建立起来的民营企业,充当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如湖南重点扶持的6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营企业同中国民营经济一起.经历从无到有.再到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此过程中,民企社会责任的范围不断扩大,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愈加强烈。那么,业内专家是如何理解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又将如何才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为此,有关媒体采访了我刊主办单位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秘书长陈庆振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理人培训部主任于宏钧。  相似文献   

16.
单东 《特区经济》2007,216(1):19-23
当今时代,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世界性趋势。中国民营企业已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只有担负起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才能给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民营企业如何担负起社会责任?本文从民营企业自身、政府、社会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字表明,中国民营企业数量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缓慢原因何在?有专家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缓慢主要是体制环境上存在问题。政府的补贴、歧视性的法规政策还没有完全消除,政府的管理还不适应非公经济的发展。同时,去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没有落实,也延缓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反映在以下制度因素的约束:  相似文献   

18.
邢震 《上海经济》2005,(6):38-39
在大众的视野中,家族制长期被赋予一种负面和贬义的形象。但令人困惑的事实却是,家族制实际上是中国私营企业中的绝对主力。这种选择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来说并非是一时冲动或草率的行为,而是他们在我国特定的发展环境下结合自身的实力做出的,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可以说,现在的家族制就像一块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却香。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发展的加快,家族治理模式是否是我国民营企业最优的选择?民营企业是否自始至终坚持家族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格兰仕“出海”无疑是成功的,其成功不仅是一个典型的个案,更对中国其他企业具有普遍意义。囿于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中国民营企业靠个体力量打拼出海,数十年来其成败得失值得政府、企业和学界好好反思:我们究竟靠什么来扶持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国家“走出去”战略?同样,民营企业该怎样进行制度变革,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民营企业非常可怜.国家政策的不平等对待是根本问题.为什么在中国民营企业没有发达国家那么好的发展环境呢?值得深思。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蒙牛作为没人可怜的孩子.能发展到今天依靠的是什么?都是我们值得深思和总结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