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是正相关的。然而,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呈现出非一致性的特征。本文认为,主要因为该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受到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困难重重,等等。因此,通过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来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对于解决失业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高新产业是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在发展高新产业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我国未来20年内的必然选择,它对于积极发展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均表明,现阶段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相当强的出口竞争力,而且这种竞争力具有持续性,因此中国应该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4.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收入分配的演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运用一个动态两要素模型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个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效果,并从城市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两个方面考察了加入WTO后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变化,我们发现,从贸易比较优势角度来看,入世后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会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试论突破比较优势追求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提升的过程.是企业素质和劳动者素质同步提升的过程。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固有的低素质劳动资源的源源不断的供给.是无法替代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素质提高要求的。以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资源成本为支撑的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终究会被市场竞争所淘汰。  相似文献   

7.
按照国际贸易一般规律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经验,一国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应沿着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路径不断向上升级。从我国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看,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完成了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即实现了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产业向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在劳动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下降后,并没有按照上述规律率先在资本密集产业获得国际比较优势,反而在部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产业获得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升级过程呈现"跳跃"特征。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既与我国要素禀赋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层次和核心是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论。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互到贸易的基础及贸易得利的来源,该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高低不同是导致生产成本差异,并要进行贸易的根本原因。要素禀赋论认为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并对国际贸易商品和要素模式作出确定性的结论。这两种理论都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自由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比较优势及资源禀赋决定利益分配的基础,并且自由贸易使进行贸易的任一方都可得益。  相似文献   

9.
总体判断 "非典"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总的来讲,内蒙古外贸出口的基本支撑点仍在健康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外贸出口增长机制的基本面并未受到根本性的冲击,加上近期美元汇率持续下跌这一外部利好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外贸出口总体增长势头不会改变.但由于我区近期曾爆发较为严重的疫情,必会给外贸出口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要素禀赋论——信息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例如要素禀赋论,总是觉得其论证是有缺陷的。一旦将实物产品替换成信息产品,一旦在生产要素禀赋中加入信息能力,所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就要改写! 构成国际贸易中“新要素禀赋论”的理论基础主要基于以下事实: 经济发展(增长)过程存在“剩余产品增长规律”。不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国家都存在这样的情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全部的生产能力用于维持基本生存的部分越来越少;社会总产品中可以……  相似文献   

11.
高敬峰 《山东经济》2006,22(5):54-57
本文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产业内贸易对劳动要素的弹性略大于对资本要素的弹性,我国产业内贸易具有利用劳动要素比较优势的特征。我国产业内贸易一方面应继续发挥现有优势,另一方面又要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根据广东2001-2019年的宏观经济数据,探究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方式结构发生转变的驱动因素。实证分析表明,广东参与国际贸易和分工体系的竞争力不仅来源于要素禀赋结构改善所带来的比较优势,而且还来源于科研技术水平提高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广东外贸的比较优势正逐渐转向主要依靠高端要素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资源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广东需要花更大力气发展一般贸易,提升外贸商品品牌价值,建立自主营销渠道,增强对全球产业链的主导能力,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慧文 《改革》2012,(7):122-126
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的技术进步呈资本偏向型,在劳动力缺乏弹性的基础上,伴随着技术的提升,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不断增强,资本-劳动比率呈上升趋势,这一发展路径带来的结果,一端是低劳动力成本条件下的资本深化,资本收入份额增加,另一端是技术的选择不断偏向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其解决路径有: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减少对技术引进的依赖;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技术进步的效率;发展劳动偏向型的技术进步,继续保持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4.
在发展经济学中,资源要素禀赋向来被作为分析和判断一个地区发展路径的首要因素,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等。然而,以此来分析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似乎并不完全适用。从历史上看,浙江这块土地既缺乏天赋的自然资源,又缺乏人为的要素投入。相比其他省份,浙江是名副其实的“地域小省”和“资源小省”;且因当年地处对台前沿,国有单位投资的底子也一直极为单薄。但也就是这么一个“先天不足”的省份,却在改革开放后的27年中,年度生产总值由124亿元增加到了13340亿元,经济总量从全国12位跃升至第4位;全省人均生…  相似文献   

15.
不安全的贸易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以比较利益学说为核心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都认为各国的比较优势,或生产率优势,或假定生产率相同前提下的自然禀赋优势,是构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各国应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来生产和输出那些劳动生产率上占有优势,或密集使用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输入那些劳动生产率上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主导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思路。该理论把经济发展的过程理解为资本积累的过程,因此将自生能力作为资源配置的标准,要求所发展的产业具有立即的成本优势,能够仅靠自身就迅速盈利从而提供积累。该理论宣称成本优势来源于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中国的优势在于劳动力丰富而廉价,所以中国应立足于国际分工,通过引进技术与资本品,主要发展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资本积累速度快,经济发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动态比较优势演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变动的趋势,利用净出口比率指数(NTR)和各类商品出口比重考察了中国出口商品动态比较优势的演变轨迹,发现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结构变动基本符合动态比较优势发展的规律,但是,中国当前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因此,中国出口贸易发展面临着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艰巨任务。对此,本文提出了中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应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比较优势理论在长久以来都占据着中国国际贸易政策指导地位,也对中国三十多年来的工业化造成了重大影响.但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以及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国内与国际上曝露出的种种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商品的排斥加强.笔者不得不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于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现实的分析,揭示出比较优势理论所使用的限度以及这一理论对当下中国的不适用性,并提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所应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前,因忽视要索禀赋强行赶超,违背了比较优势原则,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赶超战略的放弃,比较优势原则开始受到重视,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要素禀赋的增长方式有了重大变化,我国汽车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已有的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及后发优势得以积蓄。这些因素需要高度珍视,这是我们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和寻求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