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常旭阳 《致富之友》2010,(11):96-96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已经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跃而成世界第三大艺术市场,佳士得、苏富比及二线国际拍卖行的轮番进驻,拍卖纪录频频传出,香港当代艺术博览会及香港古董艺术博览会的成功举办,都证明了依靠中国大陆资源的香港艺术市场重要地位的确立。而同样是亚洲经济强体的新加坡这几年政府也花费了不少金钱打造各种艺术设施,但其地位还远远没有建立和巩固,而且新加坡经济仍在倒退中。但与此同时曾经策划过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博览会、上海当代艺术博  相似文献   

2.
艺术博览会,可以说是艺术市场的一个特殊环节。在专业术语上来讲,它属于一级半市场,即处于"一级市场"画廊和"二级市场"拍卖行之间的一个平台。从1967年德国科隆创办世界第一个艺术博览会开始,到1992年,中国出现最早的艺术博览会,即香港和台北先后创办艺术博览会,艺术博览会业有了长足发展。时至今日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和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和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ARTTAIPEI"。  相似文献   

3.
《致富之友》2010,(4):98-99
2010年4月即将迎来中国大陆重要的画廊博览会——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和艺术北京。和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ShContemporary)一起,这三家博览会成为大陆最受瞩目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在经历近两年的全球艺术市场萧条后,国内的博览会现在面临着怎样的局势呢?它们又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4.
2009年荷兰TEFAF艺术博览会推出的安德罗博士撰写的《全球化和艺术市场—2008新兴的经济和艺术贸易》中谈到:“新兴市场的崛起是世界艺术市场过去五年的显著现象。  相似文献   

5.
《致富之友》2011,(7):10-10
纯属个人观感。 今年巴塞尔博览会的"艺术无限"单元确实非常出色,至少对在6月上旬欧洲为主要展现平台的众多国际艺术盛会而言,包括威尼斯双年展。"艺术无限"成为巴塞尔博览会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单元,今年第11年。在过去的11年中,"艺术无限"邀请了超过700件重量级的大型装置和看似市场无法消化的观念性作品,  相似文献   

6.
常旭阳 《致富之友》2009,(12):22-25
西方的艺术博览会大致分两类,现当代艺术博览会(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Fair)和艺术与古董博览会(Fine Art andAntiques Fair)。按时间划分,现当代博览会作品以现当代艺术为主,从印象派一直到当下创作,特别注重开发年轻艺术家和实验艺术的市场,全球最知名的现当代艺术博览会有巴塞尔Art Basel、伦敦Frieze、巴黎  相似文献   

7.
城市速递     
《致富之友》2010,(3):26-31
北京《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参展第41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2010年6月16-20日,第41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Art Basel)将继续以全球顶级艺术博览会的姿态吸引全世界艺术界的关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堪称兼具市场成功和学术质量的全球艺术盛事典范。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中一个常设  相似文献   

8.
画廊博览会和春拍,必然成为四五月里艺术市场的两大关键词,这是上半年中国当代艺术品一级、二级市场的一次大阅兵,从二者身上能看到中国本土市场今年的走向,因而它们成为了文化行业的社会焦点。当代艺术已经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小行当,艺术产业队伍要壮大,必然需要走出原本封闭的  相似文献   

9.
艺术博览会近年来在国际艺坛上的增生程度惊人,目前世界各地全年上演的艺术博览会已突破50家,其中不乏兼具艺术与市场且主题特色展现优异者,甚至动摇了双年展的地位,若从1967年于德国科隆举行的"科隆艺术博览会(KUNSTMARKT 67)"算起,这早已不是新奇的玩意儿,但饭店式艺术博览会(Hotel Art Fair)  相似文献   

10.
刘品毓 《致富之友》2009,(11):34-35
9月的北京,正当大家把目光的焦点放在上海当代博览会的时候,北京也展开了一场平民级消费的艺术博览会,这是区别于针对高端的艺术收藏人士所设计的艺术博览会,中艺博与航美传媒首次在北京建立Green Art Fair平台以"买得起"的价钱汇通具有消费潜力的白领和鲜活具有能量的年轻艺术家,这么良好的立意与开拓新兴市场的美意,还多亏了金融危机,让人对于艺术市场与博览会的有别样的定义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郑元真 《致富之友》2010,(9):102-105
台湾艺术市场成熟稳定吸引国际性画廊试水温身为亚洲艺术博览会历史最悠久的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在经历金融风暴的余震后,仍然不受影响地于去年创下亮眼的成绩,其长达十七年稳定的经营走势与高质量的服务质量成为了亚洲艺术收藏界关注的一大指标,并在今年创下历届国际  相似文献   

12.
在艺术市场中,画廊、博览会和拍卖行是重要的三股力量。其中,博览会与画廊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好博览会必定通过吸引重要画廊的参与而富有竞争力,画廊因为入选顶级的博览会而促进交易、扩大名声,在今天艺术市场整体萎靡的情况下,有些画廊甚至主要通过参加博览会而达到整年的销售目的,因为藏家往往没有大量的时间精力一一光临画廊,而通过博览会这种整合的形式达成其收藏的目的。通俗地说,博览会主办方搭好台子,邀请或以地区为主、或是全球范围的画廓主、艺术家、批评家、藏家、美术馆馆长、拍卖行负责人、经纪人、媒体人等齐聚一堂,这是一个因业内各种力量人群的近距离深度交流而产生巨大、持续且循环能量的场域。而从专业角度讲,博览会一方面深刻依赖于所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和文化政策(税收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也需要主办主精准的定位、一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准,否则全球相同类型的博览会成百上千,又何以能技压群雄?  相似文献   

13.
国内艺术市场价格的不断飙升,画廊数量的不断增多,必然促使买卖双方对交易和宣传平台的需求量增大。2007年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尤其热闹: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以下简称中艺博)、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艺术北京)、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  相似文献   

14.
Art Taipei 2009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5日风潮绚烂落幕,2009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总召集人萧耀现场表示:"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总计五天创下近5万人次及4.6亿成交量,而截至昨日艺博会门票收入也已高达120万左右。虽今年表现相较去年略为下降,然在不景气的预期心态及影响下,不少国家艺术博览会临阵喊停,加上今年参展画廊数量较少,因此整体成绩实超乎我们预期,也为台湾艺术市场升起激励作用,更奠定了台湾于亚太艺术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城市速递     
北京BEI JING拐点回冲的坐标2009亚洲艺术高端市场博览会(AATS)于2009年1月5日在中国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隆重开幕。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和艺术市场紧缩情况下,不啻为给中国的艺术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面对亚洲艺术市场的疲软,泡沫被清除的同时, AATS强调回归,主题是反映"真、善、美"的  相似文献   

16.
拍卖行主管、画廊主、博览会负责人、经纪人和艺术市场专家,我们都在一个大的市场环境之中,却各自有着不同的2010年,及对过去两年艺术市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双城记     
《致富之友》2011,(11):10-10
一周内,连续参观伦敦Frieze博览会和巴黎Fiac博览会感受很深。这两个博览会虽然没有巴塞尔的全球代表性,但也鲜明传达了英国和法国当代艺术生态的现状和工作,而这些复杂的形态又可以回看到欧洲艺术、西方艺术中心的历史与当代的延续和纠葛,学术与市场趣味的妥协,非常有趣且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杜卡 《致富之友》2009,(3):18-25
阿布拉阿之艺术大奖(Abraaj Capital Art Prize)的揭晓,也将成为2009这些艺术盛世的亮点之一。还有全球艺术论坛(Global Art Forum)届时也会邀请顶级的收藏家、媒体记者、评论家和艺术家一起研讨各项议题。迪拜艺博会总监约翰·马丁说:"在全球经济非常低迷的气氛下,最好的画廊仍然需要在国际上曝光,而且必须抓住迪拜艺博会这个平台的优势,以适应区域和国际收藏圈的变化。"迪拜博览会正在促进阿联酋成为国际艺术界沟通交融的地方。在过去两年里,迪拜艺博会目睹了来自世界各地艺术收藏家、艺术家、艺术商人、策展人和评论家以及艺术爱好者的到访参观,而且数量增长强劲。2009年,来迪拜博览会之同时还可以去多哈新开馆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观摩,并有同期举行的沙迦双年展。迪拜艺博会希望能吸引超过5000位海外游客,比2008年翻倍。  相似文献   

19.
《致富之友》2011,(8):104-105
亚洲艺术市场近年备受世界注目,在众多以亚洲为基地的艺术博览会中,最具历史的艺术博览是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Art Taipei),面对后起之秀,ArtTaipet仍然维持一定高度,并且持续成长,甚至在去年创下参观人数和交易金额历届最高的纪录。ArtTaipei 2011的热度更高,以参展艺廊数量来看,在本地顶尖艺廊以外,125间参展艺廊中,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来自欧美等地的参展艺廊,比例超过总数一半,其中亦不乏重量级的知名艺廊,  相似文献   

20.
《致富之友》2011,(2):23-24
拍卖行主管、画廊主、博览会负责人、经纪人和艺术市场专家,我们都在一个大的市场环境之中,却各自有着不同的2010年,及对过去两年艺术市场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