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梁爽 《致富之友》2011,(8):106-108
山远:亘古的沉重,距离的限制与角度。"溪山清远:当代艺术展"是"物色·绵延:2011成都双年展"三大主题展之一,由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吕澎策划,他借用了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画家夏圭的画作《溪山清远》之画名作为展览的主题,试图通过展览思考并呈现中国当代艺术中传统意识的现时性、中国当代艺术解读中的潜在认同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中新的阐释方式。  相似文献   

2.
2008年论坛论题概述中国经验:中国当代艺术体制又什么特殊的吗?卢迎华(批评家、策展人、特约编辑)会同三位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关键人物,共同讨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创作环境对中国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画廊家的影响。在中国当代艺术备受瞩目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2011年4月29日至5月2日,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为核心宗旨的"艺术北京2011"当代艺术博览会将在北京·全国农业展馆新馆举办。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五届。在这五年中,艺术北京在团结本土力量的同时,努力为人们呈现更为多元化、国际化的展览风貌,  相似文献   

4.
"设计的设计——原研哉贰零壹壹中国展"在201 1年6月13日至7月15日于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举行。本展览在最大程度上让位于展品的陈列,观者游走于轻柔的音乐中但却不会分散对展品的注意力。整个展场就如"白的纸",所有展品在"纸的白"上抒写着属于自己的音符。  相似文献   

5.
虽然去年秋拍是永乐现当代艺术的首次亮相,"美丽新世界"单元却早已成为很多藏家关注永乐现当代艺术板块的重要原因,今春永乐推出的"中国新锐绘画奖"获奖艺术家专场颇受好评的情形与"佳士得授权"不无关系。永乐拍卖总经理董军表示,"正是因为佳士得愿意把拍卖的传统理念和流程制度标准传授给我们,我们才建立了永乐公司。"所以,佳士得之于永乐,良师益友耳。  相似文献   

6.
第一现场     
9月,中国当代艺术顶级展会空前集中,众藏家及艺术人士纷纷飞往京、沪、穗、宁各地观展。学术展方面,9月6日,第三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开幕,打出与后殖民说再见这样的学术化、概念化的主题,大有改变当代艺术创作现状之势;  相似文献   

7.
推荐辞卢迎华推荐Recommended by Carol Yinghua Lu 1998年11月21日,由冷林策划的"是我!——90年代艺术发展的一个侧面"展计划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但11月20日晚被有关部门以"展览申报手续不全"为由所封杀。虽然展览未能开幕,但是该展和《是我——90年代中国艺术新趋向》这篇文章对中国当代艺术在进入90年代以后的创作和思考状态作出了及时、全面而准确地  相似文献   

8.
当代艺术在我们的文化中扮演着日益煊赫的角色。艺术的经济力量体现于:——国际拍卖中的天价成交——日益增长的博物馆数量——艺术已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当代艺术潜力巨大已是公论。上个月的香港拍卖数据显示,65%以上的买家来自中国大陆。我从事收藏已逾二十五年,希望能够与你分享我关于藏家、收藏和藏品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致富之友》2011,(4):I0001-I0001,1-9
释名 作为一个全新画种的创建,"素画"旨在倡导一种清除了当代艺术不良杂质的绿色创作,回到绘画的纯粹与朴素,在线性的循环中直接突出绘画的速度,力度与深度,在线性的循环中直接突出绘画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香港苏富比2011年春拍结束的很圆满:尤伦斯抛售的新闻紧紧地吸引住众多关注直至尾声,令一众等着中国当代艺术跌跟头的旁观者噤声;玫茵堂专场力荐的古月轩"锦鸡花石"图胆瓶遭遇冷静流拍后,苏富比声称于拍卖后被私人以2亿港元洽购拿走,开拍前三天的洋酒场次,"白手套"——100%成交率售出……从4月1日始,直至8日结束的仇氏父子犀雕珍藏专场,香港苏富比的工作人员都忙得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11.
春拍在即,国内拍卖行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筹划,国外的拍卖行已经迫不及待地从当代艺术开始"解冻"。 立足纽约的菲利普斯,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商机觉悟性高——安排在3月8日的"跟潮(Under the Influence)"当代艺术拍卖会,直接宣告是想抓住军械库艺术周的热潮暖暖身;第二天紧接着开始的是纽约苏富比当代艺术拍卖会,主管埃里卡·巴瑞什对结果表示满意,作为常规性拍卖,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话剧,市民与主义的起点》称:‘从辛亥革命到文化大革命,中国人首先要的是炸弹和狂呼,而不是艺术和审美。'在这开幕的各个角落里,我们似乎都被轰炸和震喝着。这是2007年的798艺术节的印象留言。与上海的艺术博览会的热闹相比,北京2008年的798节也值得期待。798艺术节邀请著名美术批评家王林作为总策展人,一方面是通过展览、论坛等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最新创作成就,集结中外美术界、艺评界的学术力量。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各种公众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当代艺术的文化兴趣,让更多的人了解当代艺术特别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成果。2008年北京798艺术节于9月28日在798艺术区内隆重举办。9月28日当天下午举办798艺术节开幕式及VIP酒会、主题展及Loft雕塑展预展、摇滚音乐晚会等多项活动。艺术节为期三周,活动将持续到10月18日。活动内容包括主题展、Loft户外雕塑展、特别展、同盟展、影像展、音乐会、学术论坛等活动。  相似文献   

13.
杜卡 《致富之友》2009,(1):42-51
盘点2008秋冬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拍卖版图,已经很难寻觅到中国当代艺术一枝独秀的踪影。"整合亚洲互动全球"已是迅速联动的有机体。从达明·赫斯特9月16日在伦敦苏富比异常成功的专拍开始,本文一一盘点了纽约苏富比、香港苏富比、纽约菲利普斯、纽约佳士得、澳门的亚洲拍卖周、香港佳士得以及罗芙奥香港和台北的当代艺术拍卖战况。所有数据和事实都已明确告知: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市场在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之后,终于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获得"重回人间"的可能。再加上日韩、东南亚和印度等亚洲其他相对便宜且不失独特艺术品味的作品进入同一平台公平竞争,中国这边的价格洗牌与回归,艺术创造力的匮乏甚至孱弱导致的审美疲劳和厌倦……都爆发出来。惟有放下架子,共赢共舞,潜心创作,潜心经营,以全新的观念来迎接新生活,才会看到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致富之友》2011,(6):78-78
今日美术馆与马爹利艺术基金携手致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由来有自。2008年开始到2011年,"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获奖艺术家巡展连续在今日美术馆举办。2010年起,马爹利更是以冠名赞助的方式,协助今日美术馆开展公共教育项目"今日艺术讲坛"。  相似文献   

15.
说"等待影像市场的复兴",是因为2005年至2008年上半年间,中国摄影市场尤其是当代观念摄影伴随着当代艺术市场的飞涨也出现过突然而汹涌的爆发。  相似文献   

16.
杜卡 《致富之友》2009,(9):42-49
当2006年纽约苏富比举行中国当代艺术专拍,全面点燃市场行情之后,国际当代艺术市场的交易情况也越来越多反应到新闻中来。这些消息,多为直接报道成交情况,往往看到的是一连串的数字,而作品本身的社会根基和艺术价值却乏人问津。事实上美国如何把艺术及市场的中心从巴黎拉到纽约,如何确立当代艺术的美国话语权以逐步取代现代艺术,还有艺术家和艺术品背后的掌权者们——画廊、拍卖行、美术馆和媒体等生态链是如何有机配合的,才是造成当代艺术市场价格变动的关键。而当以美国为牵引的这一套当代艺术史发展逻辑已经几乎穷尽其自身的可能性时,中国作为东方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又会对挑战与机遇如何反应呢?让我们先从战后当代艺术市场的源起开始看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热起后,在许多媒体的报道中,管艺俨然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界的一块招牌。从很多角度都不难理解人们给予他这样的头衔。即使在今天,当代艺术教育也还不够普及,大众依然难以理解装置、行为以及影像作品的创作动机,仍然会纠缠于装置和雕塑概念上的区别……所以当管艺收藏了如此多的装置作品之时,这种无法被人深入理解的行为就使其被塑造成了一个曲高和寡的人物,而人们对大人物的看法往往陷入单向度认知的惯性中。不避讳谈自己脆弱的管艺,其一路走来的人生历程却又彰显了刚强。通过与艺术相关的话题展开交谈,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可爱得略显天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才最容易受人尊敬,因为在他身上你很容易看到似曾相识的那份激情或惆怅,这时,便会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他,尊重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之人一样去尊重他。  相似文献   

18.
年度非凡艺术人物刘建华,由于独特的学艺经历,使他成为中国当代雕塑家中最先使用中国传统雕塑材料——瓷——的艺术家,成功地赋予这一古老的中国传统技艺以鲜活的当代特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迷恋的记忆》表达艺术家对生理本能和人体的兴趣和探索,到从对人体的兴趣转向物体研究的《日常破碎》,再到对社会现实做出反思批判的十吨洋垃圾的展出,2008年46岁的刘建华再度颠覆过往的创作转而"无意义无内容"的形式探索,这是一条必须具备超常勇气和创造力的艺术之路,代表了虽然身处在当代艺术刚起步的社会阶段,却能够时刻反思自我和环境的中国艺术家的非凡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代艺术市场一线艺术家板块张晓刚、王广义是属于被戏称为当代艺术市场F4的其中两位一线艺术家,作品一直是国内外当代艺术市场中的热销品类,在2008年春季拍卖中这两位艺术家也均有精彩的高价端市场表现。从同一系列作品、相近创作年代、相似尺幅的作品市场表现来看,  相似文献   

20.
6月22日,伦敦苏富比夜场结束后的成交额为1.74亿美元,是伦敦分部有史以来最好的当代艺术专场成绩。来自弗朗西斯·培根创作于1961年的一幅《Crouching Nude》成为全场成交价最高拍品,1333万美元对得起这件首次出现在拍场上的"新秀"身份。全场买家来自14个国家,拍品数目成交率为89.8%,按价值计算则是93.9%,29件拍品成交价逾千万美元,45件拍品逾百万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