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惜贷又称存差,是指相对于银行部门日趋庞大的负债规模而言,银行贷款的存量或增量规模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其表现为:一方面,银行负债方的存款总额在不断增加(我国居民储蓄已经超过8万亿元);另一方面,资产方的构成比例在不断变化,其趋势是贷款资产(尤其是企业贷款)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国有资产和外汇资产的比重却在不断上升。本拟从我国目前的投融资体制入手,在适当假设条件下,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找出我国银行惜贷现象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惜贷”本身是一个中性词,但实际意义上已将其视为贬义词,而“惜”字的第一层意思是“珍惜”;第二层意思是“可惜”。自然“惜贷”就是银行舍不得将贷款投放出去的一种现象。或者说部分金融机构对已经  相似文献   

3.
吴海涛 《武汉金融》2002,(11):56-57
最近,我们在对某国有商业银行分行审计时发现,近年来,银行惜贷现象加剧,新增贷款风险集中,亟待引起高度重视,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5.
集团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与企业银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团型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财务资金管理。而集团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是实现企业资金高效运转,实现效率与成本最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财务资金管理成为集团型企业管理的核心的有效方式。企业银行由于具有安全性高、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便于信息化管理和监控等诸多优点,成为集团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模式。本文就当前我国集团型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资金集中管理的意义及企业资金管理与企业银行的建立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企业借转制之机大量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不断发生,甚至成为某些企业的“妙策良方”,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最终导致银行债权流失,信贷风险加大。笔者基于多年的基层银行工作实践,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若干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7.
信用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瓶颈,而其中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始终是一个突出的、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0年末,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为62656户,涉及贷款本息5792亿元,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企业32140户,占改制企业的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851亿元,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96%.企业逃废债已经严重阻碍了金融业改革,是造成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如何对此进行综合治理,切实维护金融债权是金融界面临的工作重点和难题.  相似文献   

8.
郑雄 《现代金融》2004,(2):13-14
资金上存,是指商业银行基层行吸收存款不用于或不全部用于信贷投放等自主资产经营、而是存放到上级行获取利息收入的一种资金运作方式。分析资金上存现象,有利于揭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促进商业银行基层行改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9.
郑雄 《金融纵横》2003,(6):13-14,43
资金上存,是指商业银行基层行吸收存款不是或不能全部用于信贷投放、证券投资等自主资产经营,而是存放到上级行获取利息收入的一种资金运作方式。分析资金上存现象,有利于揭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促进基层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0.
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日趋谨慎,为保障资金安全,衡阳市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集中投向优质行业中的优质企业,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下的企业基本得不到贷款。据调查统计,衡阳市近80%以上的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甚至部分信用等级处于中下的大型企业流动性也日趋紧张,银行惜贷故然减少了企业资金来源,但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很多,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日趋谨慎,为保障资金安全,衡阳市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集中投向优质行业中的优质企业,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下的企业基本得不到贷款。据调查统计,衡阳市近80%以上的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甚至部分信用等级处于中下的大型企业流动性也日趋紧张,银行惜贷故然减少了企业资金来源,但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很多,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许多地方,包括有的"全国经济百强县",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而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缓慢的"一快一慢"现象.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产生这种不正常反差的原因除了地方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信用环境差以外,突出的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1999年我国各金融机构贷款增长幅度有所下降,存差进一步扩大,虽法定准备金率继续下调,但超额准备却在增加。这似乎有悖于政府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取向。因此,引起多方关注并认为这是银行惜贷,是使政府扩大内需政策难以立竿见影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部分基层金融不断增加对自然人的信贷投放,通过追究个人的无限责任来控制贷款风险,但贷款资金却最终用于生产经营,这对传统的贷款管理提出了挑战。本对扬州市个人经营性贷款进行调查,在分析其主要特点的同时,重点剖析了这一现象形成原因及社会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惜贷”现象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珺 《武汉金融》2002,(12):15-17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针对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惜贷”现象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指出“惜贷”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信贷管理制度改革后 ,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日益增强 ,对贷款责任实施终身追究以及现阶段信用制度环境恶化。为了减少或消除“惜贷”现象 ,政府应致力于建设和保护信用环境 ;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过程中 ,要完善各项具体制度和措施 ,找好风险与效益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6.
17.
目前,工业企业产成品的积压现象比较严重,影响流动资金的加速周转和使用,这必然在银行信贷资金上有所反映,但这个问题显然不是银行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现仅就我们在青岛市调查所见,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成品资金占压的特点当前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压的主要特点是,产成品库存占整个工业企业库存的比重持续上升。青岛市近三年来工业企业成品资金占  相似文献   

18.
转眼之间,已经2016年了。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由10%以上的高速增长降到了不到7%的中高速增长,带未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一是增长速度要快还是要慢的问题:二是如何接受增速快慢的问题。增长要快还是要慢的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是由全球经济环境、中国的资源禀赋决定的,是人口、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综合潜在增长率主导的:社会或市场能够接受多大的增速是由环境承载力、就业水平、社会稳定性等各方社会因素决定的。从目前的状况看,中国的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处于相对的降低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信贷配给理论,建立新的分析框架,从单个银行的信贷配给过程入手,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寻找国家助学贷款银行惜贷的内在原因,提出破解惜贷的两条路径:一是以小银行为主体开展有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二是以高校为单位“打包”贷款,增大单笔额度,由大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20.
由于种种原因,银企之间一度形成了"企业借钱求银行、银行收贷求企业"的扭曲关系.信用环境缺损,企业逃废债已成为金融资产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导致银行对企业逐渐失去信任,贷款条件越来越严,手续越来越繁琐,惜贷、恐贷行为出现,人为增大了交易成本,最终损害企业的发展.如何重塑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共赢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