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语: 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发布以来,本刊不断收到读者来信,询问道路交通事故中精神赔偿方面的一些问题, 同时也收到一些地方人民法院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中精神赔偿的判例。为交流经验, 深入理解精神赔偿问题 ,选发两则判例和两篇研究文章 ,供读者参考。希望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 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发布以来,本刊不断收到读者来信,询问道路交通事故中精神赔偿方面的一些问题, 同时也收到一些地方人民法院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中精神赔偿的判例。为交流经验, 深入理解精神赔偿问题 ,选发两则判例和两篇研究文章 ,供读者参考。希望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 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发布以来,本刊不断收到读者来信,询问道路交通事故中精神赔偿方面的一些问题, 同时也收到一些地方人民法院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中精神赔偿的判例。为交流经验, 深入理解精神赔偿问题 ,选发两则判例和两篇研究文章 ,供读者参考。希望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道路外交通事故是指凡《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所称的道路范围以外发生的交通 事故。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道路外交通事故主管与处理问题的答复》(公交管[1991]96号)明确规定道路外交通事故为“乡(镇)村自行修建的道路和自然通车形成的道路”以及“住宅楼群道路,机关团体单位的内部道路,厂矿企事业的专用道路上发生的车辆事故”。由于此类事故不属于道路交通管理范围,发生事故后公安机关只能应当事者要求,比照有关道路交通法规配合单位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当事人…  相似文献   

5.
责任认定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目前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在理论上有不同的认识,具体实践中更是见仁见智。针对“是借道通行,还是违章逆行”一案,我谈点拙见。 一、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性质的认识 自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公布后,人民法院开始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纳入诉讼范畴,使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性质的认识问题更加凸现。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依照法律对道路交通参与人的行为与道路交通事故后果之间作用力…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是公安交通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地方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公开、公正处理交通事故的途径和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人民群众还不够满意。为了进一步推动道路交通事故公开、公正处理,更好地实践公安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现就进一步公开、公正处理交通事故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事故公开处理工作,增强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7.
为正确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公布《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2年12月21日起施行。司法解释共29条文,涉及主体责任的认定、赔偿范围的认定、责任承担的认定、诉讼程序的规定、适用范围的规定等五个方面。就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责任主体如何准确认定的  相似文献   

8.
事故     
<正>问:3月26日,我驾车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导致1人死亡。5月13日,交警队给我送达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办案单位是否超期限办案?该《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有效吗?答:如果你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三日内未申请复核,该《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就已经生效。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相似文献   

9.
<正>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工作实践中,由于一些事故的形态较为复杂,涉及的证据确认及成因分析的相关问题,须由专门的司法鉴定机构及鉴定人进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鉴定意见是以客观事实作为基础,加以较为严谨的逻辑推理,具有较强的证据力和证明力,在交通事故认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根据鉴定意见来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和损害扩大的形成机理,适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划分规则,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本刊今年第3期“实践与探索”栏目刊登了徐斯逵同志《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规则》一文,引发了众多读者的思考,也写来文章提出了对该文中一些观点的不同看法。本期精选两篇刊发如下,以期引发更多读者的思考。读了徐斯逵同志的《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规则》一文后,笔者深受启发。此文观点新颖、责任划分准确,对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和责任划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笔者同时认为,其中一些认定规则还不十分完善。下面谈几点看法。一、关于路权的问题文章作者否认路权在事故处理中的作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片面。诚然,只以路权来…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立交通事故救援、治疗体系的建议许英俊有专家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每年将有10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全球因交通事故受伤人数将达到2000万。我国“八五”期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达31万。进入“九五”,头两年即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91,902起,死亡...  相似文献   

12.
专家点评     
本案并不特殊、复杂。祁阳县人民法院认定费仲林“偷开”车辆造成交通事故的提法有妥。偷和盗同义,以非法手段秘密窃取公私物为已有的行为叫偷盗。本案并非偷盗车辆,是费仲林酒后、无证擅自驾车肇事后逃逸,费仲林是这起交通事故的责任者,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由于费仲林逃逸,应由机动车所有人负责垫付。酝酿‘本案有两个问题应引起重视:1、关于扣押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根据检验或者鉴定的需要,可以暂时扣留交通事故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条规定:”因检验、鉴定的需要,暂扣交通…  相似文献   

13.
<正>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一种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国家公益基金,对抢救伤员生命、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积极的意义。近期,公安部下发关于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全面总结社会救助基金运行情况,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修订五部委《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按照调研提纲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  相似文献   

14.
<正>关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我们一般认为是分析各要素在事故形成所起的作用和作用的量化问题,是对事故因果关系的一次鉴定,为顺利解决法律责任提供依据和证明。我国事故责任认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本文试图对事故责任认定理论做一些探索。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机制的形成据笔者查阅资料显示,1955年,北京市出台了交通事故责任裁定的规定,将事故责任划分为主次责任、同等责任、全部责任,以违章条款多少来定责任大小。1960年,北京开  相似文献   

15.
<正>《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第146号令)中要求"对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开展深度调查;对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或者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道路交通事故,可以开展深度调查",公安部交管局专门下发了《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工作规范》,各地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于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工作越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并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同时,为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今年4月30日,国务院颁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并明确废止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处理办法>);道路交通事故的赔偿项目和标准将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由此可以看出,<司法解释>将成为道路交通事故中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当前事故频发看旅游包车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发布的《关于今年以来涉旅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的通报》,2012年一季度全国发生的11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及旅游包车的就有4起,占36.4%;国家旅游局接各地报送的涉及旅游道路交通事故达9起,累计造成33人死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9%和37.1%。特别是2012年4月22日常熟市旅游包车事故一次就造成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关于《这次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吗?》的讨论将告结束。本期继续刊发四篇来稿,最后是“高警督”的总结性文章。本栏文章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皆简称《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皆简称《办法》。此案例公布之后收到大量来稿,这从侧面反映出广大事故处理民警的钻研精神和对本刊的厚爱,尤其令人欣慰的是一些运输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参与研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中不足的是,来稿人的地域分布极不平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计,福建省最多,江苏省其次,四川省再次,这三个省的来稿就占全部讨论文…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汽车工业的发达,全国公路网的扩张,道路交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与之相应,道路交通事故频发,极大地困扰着社会治理。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的治理思路之一,就是要落实责任追究,强化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在各类法律责任中,刑事责任最为严厉,对责任主体的影响极大,但在实践中,道路交通事故的刑事责任追究却存在着"重现场责任、轻源头责任""重行为责任、轻监督责任"的问题。为了从源头上有效防治道路交通事故,规范监管者的监督职责,本文力图厘定道路交通事故之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刑事归责原理分析确定原因设定行为者的具体刑事责任,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因道路管理维护缺陷导致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道路管理者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道路管理者能够证明已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尽到安全防护、警示等管理维护义务的除外。依法不得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行人,进入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自身损害,当事人请求高速公路管理者承担赔偿责任的,适用侵权责任法第t十六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