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种新的碳捕捉方法在德国的火电厂进行了测试。一种新的除去发电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工艺也许能使得能源行业负担得起碳捕捉的成本。它有望从废气  相似文献   

2.
寻求碳封存     
<正>继续使用煤和其他化石燃料而不引起灾难性气候变化的一个方法是,捕捉燃烧这些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然后将其泵入地下永久储存起来,这个过程叫做碳封存。  相似文献   

3.
客观认识数字经济碳足迹问题的重要性是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相较于以往的纵向研究,文章横向分析数字经济与双碳目标之间的内在机理,发现要实现数字碳中和,现阶段还存在着国家对数字碳中和的强制性管控有待加强、企业数字碳信息披露不主动不充分、消费者对数字碳中和的引领度居于被动地位等问题,这可能会引起碳高峰锁定甚至掣肘“30·60”双碳愿景如期实现的负外部影响。因此,国家应制定强制性低碳监管制度和安全港机制,企业应加强对数字基础设施碳信息捕捉与披露的积极性与科学性,消费者应主动引领社会走向数字碳中和,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共赢。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2010年公开的由澳大利亚Depth Analysis研发的面部动作捕捉技术Motion Scan;讨论了传统动作捕捉技术对于面部和肢体语言捕捉的处理和不足;系统介绍了Motion Scan技术的基本原理,处理方式和相关工具;分析了面部扫描技术的优点和不足;最后作者提出了面部动作捕捉未来的改进方向.本文是一篇对面部动作捕捉技术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正注入地热池的二氧化碳将在石化之后被长期储存。捕捉与地下储存二氧化碳可能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但一些专家担心这些气体会泄漏回地面。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提出了以更安全的方式来储存二氧化碳:石化。科学家证明,当二氧化碳和水一起被注入地下的某种结构之中时,会与周围的岩石发生反应,生成的矿物质能够将二氧化碳隔绝长达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之久。上周,联合国发布的一份大型的气候报告,引发了对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捕捉与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业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绿色金融"、"碳金融"是必经之路。绿色金融在低碳经济下发展势头迅猛,碳金融交易市场成为低碳经济制高点。中国碳金融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应积极发展碳金融,获得主动权,即要积极制定碳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健全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完善碳金融中介服务;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建立统一的碳金融市场;积极推动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等等。  相似文献   

7.
论低碳文化     
低碳文化以低碳经济为载体,以低碳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节能减排及新能源革命为依托。低碳文化包括:一、碳核心文化,如碳浓度文化、碳强度文化、碳生产率文化;二、碳交易文化,如碳交易的商品文化、碳交易的成本一盈利文化;三、碳消费文化,如碳消费概念文化、碳消费节约文化、碳消费环保文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双碳”目标,企业有责任对外披露更高水平的碳信息。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碳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碳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矫正企业非效率投资;碳信息披露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抑制盈余管理的方式作用于企业非效率投资;碳信息披露对非效率投资的矫正作用因产权性质、企业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而存在差异。为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质量,建议有关机构完善碳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政策制定的针对性,促使更多企业参与到碳信息披露中;构建完善的碳信息披露评级制度,对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9.
相比于国外众多商业银行对碳金融的深度参与,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处于探索尝试阶段,明显存在着发展不足的问题。而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约束:一是我国现行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约束;二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三是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四是缺乏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交易的激励机制。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积极性,扩大碳金融交易的广度与深度,要在政府、市场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下,为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合法性动机,结合2009-2014年中国重污染行业沪深128家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法,实证检验了新闻报道、政府监管与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总体上较低;新闻报道与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政府监管与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新闻报道弱化了政府监管对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的促进作用,政府监管也弱化了新闻报道对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的促进作用;新闻报道和政府监管对我国重污染行业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趋势。研究结论提供了从新闻报道和政府监管的新视角研究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合法性动机,丰富了碳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究了动作捕捉技术的诞生源头和背景,介绍了动作捕捉技术在当今的用途以及未来,包括影视、动画、游戏、医疗、乃至军事训练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同时也探讨了由动作捕捉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和道德方面的争议和问题。本文是一篇对动作捕捉技术深入浅出全面探讨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夏伟 《大众商务》2008,(12):14-14
“捕捉大王”李新强最新研究出一种专门捕捉野兔、野鸡、野鸭、野鸽、山鸡、刺猬、野猫、黄鼠狼等小动物的工具,该产品以其独特的先进性、多用性、实用性及捕捉巧妙、方法简单、效果好而于一体而著称。该装置神奇、巧妙、合理,不论任何小动物,只要被里面放置的诱饵吸引,踏进这种装置,就无法逃脱,根据这些小动物的活动范围300-1000米之内,都会聚集到设计好的装置,任你捕捉,所捕动物无一死亡,你如果多下几套,每天捕捉上百只不成问题,春天、秋天、冬天是最佳捕捉季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概述国内外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着重分析资源优势地区发展碳金融市场现有的优势、前景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不利条件,建议深化银行"绿色信贷"对高耗能行业节能环保的融资支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碳金融发展的软硬环境;构建资源优势地区以"绿色信贷"为中心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碳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俄罗斯1996~2009年的对外贸易隐含碳,并使用SDA模型对其出口隐含碳变化进行了因素分解分析。测算结果表明:从1996~2009年,俄罗斯出口隐含碳由446.32Mt(百万吨)增加到627.45Mt,进口隐含碳由9.88Mt增加到66.24Mt;俄罗斯是隐含碳的净出口国。因素分解结果显示:1996~2009年期间,规模效应是出口隐含碳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俄罗斯出口隐含碳的增长;阶段分解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技术效应导致了俄罗斯出口隐含碳的增加,但其作用逐渐变小,结构效应对出口隐含碳变化的影响较小。最后,对俄罗斯减少出口贸易隐含碳和中俄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捕捉大王”李新强最新研究出一种专门捕捉野兔、野鸡、野鸭、野鸽、山鸡、刺猬、野猫、黄鼠狼等小动物的工具,该产品以其独特的先进性、多用性、实用性及捕捉巧妙、方法简单、效果好而于一体而著称。  相似文献   

16.
"捕捉大王"李新强最新研究出一种专门捕捉野兔、野鸡、野鸭、野鸽、山鸡、刺猬、野猫、黄鼠狼等小动物的工具,该产品以其独特的先进性、多用性、实用性及捕捉巧妙、方法简单、效果好而于一体而著称。该装置神奇、巧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为全球带来严峻考验,碳金融是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应对,碳金融的发展在我国究竟决定于经济还是环境?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碳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做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因素和居民因素对碳金融发展有抑制作用;居民因素在经济因素对碳金融发展影响的路径中起到中介作用,对环境因素产生负效应;环境因素与碳金融发展存在互惠关系,在碳金融发展中起突出作用。最后从科学顶层设计、依法治理,推动低碳经济产业的优化,强化居民、企业环保意识,加强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全球共识,而企业碳信息披露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碳信息披露框架及现状;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碳信息披露的作用和影响.现有文献存在内涵和框架不统一、评价体系不科学和样本局限性明显等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相关理论和实践,有必要加强对碳信息披露内涵的研究,建立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扩充样本范围.  相似文献   

19.
“双碳”目标为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金融则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现有实证研究主要针对绿色金融对碳达峰的影响(碳减排效应),鲜见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探究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经验分析,且缺乏对相应空间效应的检验。本文认为,绿色金融会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生产活动,促使更多资源被配置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领域中,这将减少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并增强地区碳移除能力,进而推动实现碳中和。具体来讲,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活动中节能减排投入的增加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清洁化,进而从碳减排维度赋能碳中和;有利于通过绿色农业和林业开发提升陆域碳汇能力,进而从碳移除维度赋能碳中和;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及外资结构低碳化和生态化转变,进而从碳减排和碳移除两个维度赋能碳中和。同时,在绿色金融发展、碳排放和碳移除的空间溢出作用下,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运用动态SDM模型对2010—2020年中国30个样本地区的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碳赤字水平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本地碳减排和碳移除进而降低本地的碳赤字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相邻地区的碳排放和碳赤字水平;总体上看,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此外,节能环保支出增加、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可以抑制碳排放量的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可以促进碳移除能力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则可以同时促进碳减排和碳移除。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在理论上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绿色金融赋能碳中和的传导机制,二是将碳赤字、碳减排和碳移除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检验了绿色金融发展对碳中和的促进作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不仅会助力本地碳中和的实现,还会对相邻地区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应进一步挖掘和提升绿色金融发展的积极效应,强化其对资金流向的引导作用,并加强绿色监管,着力解决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绿色资源错配等问题,尤其应重视和避免“漂绿”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湖南地区14家银行机构的职员为调查对象,实证分析了银行职员对碳金融的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受访者获取碳金融信息的渠道有待完善,银行职员对碳金融的了解相当有限;学历、工作部门、职务和职称是影响银行职员碳金融认知度的主要个性特征因素。因此,银行机构要加大对碳金融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政府部门应推行积极而又不失稳妥的政策,共同逐步推进碳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