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建筑经历千年发展,在尊重民族性、地区性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改良、进步,形成富有内涵的建筑文化体系。中国古代建筑从最初的巢居,到木架构的出现,再到砖石技术的成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并且深受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带有儒家思想的烙印。文化影响建筑,建筑是文化的反映,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横向特征和纵向特征,不仅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而且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促进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周会科  谭良斌 《价值工程》2012,31(20):55-56
中国传统建筑中窗棂的运用,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装饰木作的主要内容。窗棂纹样以其精美的图案、玲珑剔透的造型成为传统建筑中最为有力装饰件之一。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窗棂纹样的研究,并结合对当代优秀中国风建筑的分析,以使当代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传统建筑中的窗棂纹样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古代建筑,几千年来,形成了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用木柱、木梁、木屋架来搭建成遮雨避风防日晒的房屋。小到每家每户的住房,大到皇帝的宫殿楼阁,甚至高塔都是完全用木头建造的。因为,过去古代中国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取材很容易,但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这块地方是多地  相似文献   

4.
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元素,它随着人类建筑物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建筑类型的发展而发展,并从建筑的结构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系列的门的文化。本文通过对古代门的各类装饰元素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和社会等级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绿色发展新时期,低碳与智慧城市、绿色建筑是新时期城乡建设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在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因传统建筑文明可以衡量城市与建筑文化先进的程度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人如今引以自豪的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地域性传统建筑,既是我国不同地域多民族建筑文化的载体,也蕴含着我国先民们在农耕时代积淀的建造智慧和经验。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还应该创造代表当今社会发展水平的新的建筑文明。"低碳"、"绿色"应该成为新时期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源"动力,也将是未来城市与建筑的内涵。从新时期建筑方针的思考,到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发展的技术路线等方面,做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建筑风貌与城市特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浩  李小羽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3):彩插中1-4
本文深入研究和总结了天津建筑风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及其与源远流长、底蕴丰厚的天津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天津建筑风貌中存在的缺憾,如忽视了旧城改造与历史文脉保护的关系、建设了一批假古董、建筑领域萌动着浮躁现象等,进而提出了要突出天津城市建筑风貌的特色与亮点,借鉴中外建筑艺术,创建具有21世纪天津风格,代表现代文明的天津文化品位,集功能性、文化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城市建筑,形成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城市特色.具体应做到:接轨世界建筑潮流;延续中国建筑文化;保护古代、近代、现代等历史传统建筑,并提出了保护历史传统建筑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7.
有关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理论、艺术方面的论文,精彩纷呈,百家争鸣。但就建筑与书法艺术的专论而言,目前很少。我认为建筑中的书法艺术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处,也是中西古建的差别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书法艺术,可称建筑书法。它可包括:摩崖石刻、建筑题记、题额、碑刻、匾额、楹联及地下的墓志铭等。书法在中国古代的宫殿、宗教、园林、陵墓、民居等建筑中,无处不在。从大型的宫殿、楼阁、庙宇建筑,到亭、桥、牌坊、民居的门口、照壁小型建筑,数不胜数,琳琅满目的匾额、楹联、碑刻佳作点缀其上,融建筑、绘画、雕塑、文学、书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的建筑,建筑从古代发展到现在,经过长期的演化,必然积淀了人类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建筑形式上.中国的建筑总是给人一种神秘色彩,有着和道家,佛家,儒家结合的思想等,讲究天人合一;而西方的建筑,给人是一种高耸的,科学和宗教化感觉明显,多是几何的,西方建筑更注重物.我们把两种文化进行对比研究,取其精华,不断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文化支柱.  相似文献   

9.
中国风沙学与中国营造、中国造园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念的三大支柱,建筑风沙学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建筑风沙学是人们从建筑风沙的角度对生存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学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建筑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在形成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一套独特的空间观念,灰空间的运用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传统建筑通过院落,回廊报厦等各种类型的灰空间,创造出了自己的精髓时空观一序列空间,移步换景,可见灰空间是中国古典建筑最为精髓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谈一谈对灰空间时空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马黎  沈德坤 《价值工程》2013,32(1):71-72
中西方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文化主题"。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方建筑的输入而形成的,即继承与革新成为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的主题。国际上"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等概念在建筑界不仅仅成为一种时尚,更深层次的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时代发展的今天,各国文化之间兼容并蓄、相互交融。在这一切向西看的大潮中,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不断的消失,城市建筑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如何传承及发展我们的民族建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而独具地域性特色的闽南建筑,作为我国民族建筑大家族中的一员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探寻一条传承与创新闽南建筑的新路,展现其独特的地域性,是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国内还是国外,雕塑与建筑都是密不可分的。雕塑赋予了建筑灵魂,让建筑具备了融合周围环境和公共审美的特点,更具有纪念意义以及视觉冲击力;建筑同时给了雕塑存在的一个很有意义的理由。雕塑与建筑正如书法与中国画一样,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本文通过对我国古代雕塑与建筑的历史渊源的研究,从两者共通性与差异性阐述雕塑与建筑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风水并非迷信,风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关于建筑的选址和规划设计,我们祖先琢磨出了一套经验理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风水思想的可贵之处是把人看成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自然同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中,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风水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建筑物不是—种简单的“住人机器”.建筑规划也绝非一种单纯的“空间组合”或形体罗织,而是一种有构思意韵的,风水的整体有机思维,不论你承认与否,它不仅规范了我国古代建筑,而且也渗透到了我们今天的建筑规划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8,(2):192-193
在全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的交融愈加剧烈,传统文化的保留及传承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国的古建筑是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之一,然而在现代建筑风格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建筑不断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本文将就新式建筑中传统建筑的具体表现进行探讨,以近年来新建起的优秀新中式建筑——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例子,从空间意境、色彩处理和建筑元素等方面考察其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扬,希望"新中式"建筑能够在传承中国传统建筑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时代发展的今天,各国文化之间兼容并蓄、相互交融.在这一切向西看的大潮中,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不断的消失,城市建筑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如何传承及发展我们的民族建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而独具地域性特色的闽南建筑,作为我国民族建筑大家族中的一员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探寻一条传承与创新闽南建筑的新路,展现其独特的地域性,是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陈擎  李小娟 《价值工程》2010,29(23):89-89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主要通过建筑布局、建筑环境、建筑材料、建筑艺术等来展示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中的轴线、院落布局以及贴合环境的设计手法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体现。新馆成功的将现代社会功能溶于古建筑群之中,其古而新的建筑形式蕴含着本土化与现代性融合下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在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节能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运用自然通风降温从而减少建筑空调系统所产生的能量这一课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不仅是我们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结晶,且符合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自然通风设计上更有着自己的一套系统。以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民居自然通风的营造手段,总结出传统民居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的三大系统框架,这一框架将可以作为城市设计师或建筑设计师关于环境因素中通风设计的指导,旨在创造一个更加绿色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与城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传统建筑文化非常丰厚,使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瑰宝,这不得不让我们把继承和创新传统建筑文化放在首要的位置,从传统建筑中汲取养分,创造富有民族个性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师的光荣责任。  相似文献   

20.
张浩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8):127-129
经过近二百年的发展,西方各国的建筑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形式,都出现了明显的进步,形成了和古典建筑不同的建筑风格。本文试从西方近代建筑的产生和西方建筑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冲击两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