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质化博弈     
用一则小故事引出今天的主题:话说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杀过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审讯。检察官说:“你们的偷盗罪确凿,所以可以判你们年刑期。但是,我可以和你做个交易。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年刑,他只判个月的监禁。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  相似文献   

2.
物业管理是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发展的结果。物业管理的社会化要求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合作,使物业保值增值,物业管理公司获得合理的利润。但是,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但不成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人们理性的追求之利益后出现了不愿意看到的损人不利己的结果。这就是物业所谓的囚徒困境。在博弈论,流传多个版本"囚徒困境"的故事,但共同的大意是:有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  相似文献   

3.
1994年,美国人纳什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原因是在博弈论领域的贡献。关于弈论,流传最广的是一个叫“囚徒困境”的故事:有两个人,纵火之后逃被警察抓住了。因为证据不充分,法官分别对他们说,如你招了,他不招,那么你会作证人而被无罪释放,他将被15年徒刑;如果你招了,他也了,你们都被判10年;如果你不招,他招了,他被无罪释放,你被判15年,如果们都不招,各判一年。这两个人都会做这样一个盘算过程:假如他招了,我不招,得坐15年监狱,招了才10年,所以招了划算;假如他不招,我不是招,坐一年监狱,如果招了,马…  相似文献   

4.
《冶金企业文化》2006,(5):33-33
如果有两个人下棋,不管象棋、围棋,你站在边上看,发现他们旗鼓相当,下了7盘,可能一个人赢了3盘,另一个人赢了4盘,用统计学来看他们的水平也确实旗鼓相当。但如果你分头问他们,他们都一定觉得自己比对手水平高,如果自己不是某地方不小心,肯定赢得多!如果两个人打球,不管是乒乓球还是羽毛球,你站在边上看,发现他们输赢差不多,水平不相上下。但如果你问他们,他们一定觉得自己水平更高点,如果自己不是昨天没睡好,肯定把对手打趴下了!你去观察你熟悉的两个同事,你确认他们水平差不多,你可以了解一下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大抵都会认为自己能力更…  相似文献   

5.
田晓剑 《乡镇论坛》2010,(26):40-40
山东省惠民县魏集镇男青年张某、邵某同在滨城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通过网上聊天相识,之后竟然相约结成"白日闯"盗窃团伙。自2009年以来,他们驾驶无牌无证摩托车,一路横扫惠民县魏集镇、胡集镇、麻店镇等乡镇,撬门入室作案12起,盗窃摩托车、自行车等财物,涉案价值达到15000余元。今年7月,张某、邵某二人的行踪被惠民县警方锁定,不久,民警将欲再次作案的张某、邵某抓获并进行审查。两人交代了在惠民县魏集镇、胡集镇、麻店镇等乡镇撬门入室作案的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6.
兑换外币 骗子持低价值外币,谎称是澳币、马克、美元等,鼓动人用人民币现金与其兑换,其间还有称银行职员的人上前证实这些外币的价值。 拾钱私分 骗子将一袋钱故意掉在地上,然后拾起来问是不是你掉的,如果你否认,他便要你不要声张,这时,又有几个人围上来,要求平分,然后要求将财物或现金放进他们事先准备好的袋子里锁上,把钥匙交给你保管,其实袋子内外层是相通的,趁你不备,便将你的财物拿走。 谎称代亲友接车 一些骗子冒充是外地来的人的亲戚,朋友或熟人,叫此人到某指定地点见面,见面后,他们谎称帮外来人办理暂住证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道德底线     
富翁的儿子与朋友做生意,被朋友骗了。富翁的儿子很懊恼,他说,我设想到“他”是那种人,我们曾相处那么好。富翁安慰了儿子。并告诫儿子。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当外在的诱惑突破了他的道德底线,他就会颠覆传统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8.
编读茶馆     
挽泪碰到情侣老板怎么办?我所在的公司,据传两个老板是暗地情人,但没有任何事实证明。现在两个老板中间有裂缝,我是一直跟着男老板的,女老板只要是我的方案统统砍掉,但男老板为了不造成内部关系恶化,每次都是以牺牲我为代价,请问我该怎么办?你对女老板构成了什么威胁?他们之间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如果是感情威胁,那你对男老板的态度要尽量避嫌。如果是工作思路问题,那你要考虑自己  相似文献   

9.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博弈解释 警察抓住两个罪犯,但是警察局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的罪行。如果罪犯中至少有一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罪犯分别关押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分别跟他们讲清了其处境和面临的选择: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刑7年;如果两个都抵赖,各判2年(或因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10.
合作的艺术     
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案例,这个案例就是“囚徒困境”。“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有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并且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警方将对他们共同犯的这个案子进行审理。  相似文献   

11.
王瑞红 《人力资源》2006,(4S):78-78
传说有一个穷人,一心想成为一个人见人羡的大富翁,几经努力没有实现心愿,绝望之下找到上帝,要求上帝赐给他财富,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上帝禁不住他的软磨硬泡,便给了他一袋子品德。那个人见状,失望地朝上帝嚷嚷:我要的是能让我变成富翁的金钱啊!上帝说:没错呀。我给你的是品德。但品德能帮你创造得到金钱的机遇啊!带着些许的疑惑,这个人背着那袋品德回到人间,广泛散布上帝给他的东西,若干年后,他终于成了一个富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富翁的比较     
目前有两本书,如果对照着来读,就别有意味一本是中国人写的:《失落的尊严——惩腐备忘录》书里说“中国目前有百万富翁300万人,亿万富翁已超过1000人。”并总结出中国富翁具有的三个共同特点:一、他们都是白手起家的。在起步阶段大都两手空空,多的靠一两千元,少的只有几十元。没有钱又怎么会成为富翁呢?这就是中国部分富蒋君翁的发财秘诀,他们在资本积累的最关键时期,不说百分之百,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依靠银行贷款发展起来的。在经济发展迅速又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谁获得了贷款,谁就获得了优先进入富翁阶层的入门证,谁获得了巨额贷款,转…  相似文献   

13.
阿甘 《乡镇论坛》2008,(15):19-21
2007年8月31日下午,四川省旺苍县境内发生一起恶性爆炸事件,当地千万富翁姚泽元驾车行驶时,汽车突然发生爆炸,他被当场炸死。 恶性爆炸案震惊了全国。警方很快破案:这名富翁是被自己三名穷亲戚安装的炸弹炸死的。这三名凶手炸亲人的真正原因,竟然是不愿接受其“授渔”式的帮扶,想直接得到“鱼”(现钱),以实现快速致富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在买东西时受骗上当的经历。回想一下,这些事情都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是在你家附近的副食品店中呢,还是旅游路过的销售摊区?大概是后者居多。如果在你家附近的副食品店中买了劣质食品,你会马上去找它;但如果发现在外地外省区买的东西是假货的,难道还要再贴张飞机或车票吗?原因在于,在你家附近的商店中,你是回头客,在旅游地你是过路客。这个规则世界通用。 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学界流行着“囚徒困境”模型,说两个罪犯被逮捕后,分别关在两间互相隔离的牢房中,警察当局没有真凭实据,但想出了一个方法,告诉…  相似文献   

15.
德国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著称。在一本德国老兵的回忆录中,我发现他们有条耐人寻味的军规:一名士兵可以检举同伴的错误,被检举人也有权反驳。但如果长官发现检举和反驳的士兵曾在近一周内发生过冲突,那么两个人都会受罚。发生过冲突的人至少要等一周,等情绪完全冷静下来,才可以告对方的状。  相似文献   

16.
人们太容易感觉到刘家老二永行与老四永好风格的截然不同了.其实两人的商业路线与节奏在这些年来大有暗合之处.几年前几乎同时将投资触角伸向饲料主业之外,又在2005年不约而同地转身杀将回来。而你若试图让他们自己给出一个结论:这几年在饲料主业之外的扩张是走了一圈儿弯路,你会发现坐在你面前的是两个同样固执、绝不被他人意见左右的男人.自认为这一去一回皆在自己早先的盘算与掌控之中。  相似文献   

17.
张宏伟 《经营者》2006,(10):81-81
华硕事件中的黄、周二人于2006年3月7日被海淀警方以涉嫌敲诈勒索罪羁押了,其二人有罪无罪须等法院的最终判决。但我们可从刑法的角度,分析一下警方认定其二人涉嫌敲诈勒索罪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8.
紫云 《企业文化》2008,(4):86-88
只要看看排队买彩票的人潮,应该就会理解,这世界上想要变成有钱人的人其实为数不少。你也想致富吗?如果能先建立致富的信念,采取正确的行动和方法,想成为千万富翁并不如想象中难。  相似文献   

19.
合作的艺术     
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案例,这个案例就是“囚徒困境”。“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有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并且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警方将对他们共同犯的这个案子进行审理。  相似文献   

20.
“野鸭或许能被人驯服,但是一旦驯服,野鸭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无法海阔天空地自由飞翔了”,这是一位哲学家的名言。IBM总经理沃森说:“对于重用那些我并不喜欢却有真才实学的人,我从来不犹豫。然而重用那些围在你身边尽说恭维话、喜欢与你一起去假日垂钓的人,是一种莫大的错误。与此相比,我寻找的却是那些个性强烈、不拘小节、以及直言不讳、似乎令人不快的人。如果你能在你的周围发掘许多这样的人,并能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那你的工作就会处处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