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配股资格线由中国证监会制定,它是利用净产收益率(Rate of Return on Common Stockholders‘Equity,简称ROE)数据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进行管制,本文用一个上市公司为达到配股资格线而操纵利润的实例,以及上市公司ROE分布随配股资格线变迁而相应变化的实证,揭示了上市公司为应对配股资格管制而采取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利润操纵现象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出于维护公司形象、减少税收等动机以及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普遍采取操纵利润的手段,而利润操纵又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本文基于此,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抑制利润操纵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先介绍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概念、现状及其危害,然后从契约动机、资本市场动机、成本动机、信息不完全对称动机四个方面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进行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股票期权既能激励管理者按照股东的利益选择努力工作,也会诱导管理者的收益操纵问题。由于收益操纵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损害股东的利益;因此,需要对收益操纵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对管理者选择行为的动机分析,文章研究了管理者选择努力工作与收益操纵的动机及相关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均衡动机来控制收益操纵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寻找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分析利润操纵的主客观原因,研究利润操纵的途径,制定利润操纵的控制措施是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研究星美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美联合),发现国有企业民营化后,接手国有企业的民营企业仍能以较低的利率获得持续稳定的银行贷款,这种融资惯性使企业可以通过高额负债实现资产的迅速扩张.同时,由于民营化并没有改变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收益,接手国有企业的大股东有强烈的动机通过关联方交易来掏空其利用融资惯性而加速积累的资产,并可以进一步利用破产重组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漏洞,逃脱大额银行贷款的约束而金蝉脱壳,从而导致国有资产加倍流失.可见,民营化的真实动机是影响民营化效率的根本因素,控制权与剩余所有权的分离是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直接原因,而国有资本管理、金融企业贷款管理、上市公司交易监管等方面的缺陷则为民营化后国有资产的加倍流失提供了机会.文章开拓性地研究了控制权收益的具体来源,融资惯性增加了民营化后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收益,是导致国有资产被加倍掏空的隐蔽渠道.因此,完善金融机构的贷款制度并加强对上市公司掏空行为的监管和惩戒,是避免“国退民进”中利用融资惯性掏空国有资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严新忠 《生产力研究》2006,(12):267-269
文章界定了利润操纵的概念,提出了利润操纵方法的生命周期概念,从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和特点、监管主体和利润操纵主体的发展变化、利润操纵方法生命周期阶段的收益、利润操纵的生命周期阶段成本四个方面阐述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8.
朱首校 《时代经贸》2008,6(9):19-20
本文先介绍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概念、现状及其危害,然后从契约动机、资本市场动机、成本动机、信息不完全对称动机四个方面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进行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9.
股权融资偏好与大股东剥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并不能有效的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剥削这一角度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而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以及大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比例越高,大股东越偏好股权融资;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以及大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比例越高,大股东在公司配股决策中所认购的比例越低。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动因源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剥削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10.
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大股东的寻租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处于大股东的超强控制状态,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大股东在股权再融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本文研究了我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效应.大股东通过操纵报告盈余来改变会计盈余的时间分布和误导投资者,从而攫取更多的隐性收益,造成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降低.研究结果表明:(1)大股东通过盈余管理在股权再融资过程中可以获得中小股东无法得到的隐性收益;(2)大股东的收益随着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加而提升,中小股东的财富随着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加而降低;(3)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加将降低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和企业价值.因此,大股东通过盈余管理实现了对小股东财富的掠夺效应,造成了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公司价值、声誉和后续融资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