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世界化工行业,台塑董事长王永庆在我国台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他从在一家小米店当学徒做起,1954年筹资创办台塑公司,靠"坚持两权彻底分离"的管理制度,"台塑集团"发展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旗下有30多家分公司与海外公司,企业员工人数近10万人,2010年总营收约4540亿人民币,为台湾第二大民营企业。台塑集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王永庆善于管理  相似文献   

2.
闲话“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其实,“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历史。比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人贵物贱”。一次,他家的马厩失火了,他从朝廷回来急忙便问“伤着人没有?”而不是问“马怎么样了”?古代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现代有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重才求贤的例子。在成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之前,他想把山林废弃的树梢残枝,经化学处理后变成高附加值的纤维材料,但当时他自己的资金已全部投入到台塑与南亚,无力再投资设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中小企业银行董事长陈逢源却独具慧眼,看好化学纤维这个项目的前景,将金融圈内很有地位…  相似文献   

3.
月度人物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辞世被誉为经营之神的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10月15日晚在美国新泽西州住宅因心肺衰竭过世,享寿92岁。王永庆去世的第二天,集团台塑、南亚、台化等公司的股价全被打入跌停,不过,投资人说,对台塑未来还是很有信心,因  相似文献   

4.
难咽的午餐     
台湾有个王永庆,王永庆因经营台湾塑胶集团而闻名,他的一大法宝就是“午餐会报”。由王永庆亲自主持的“午餐会报”,讨论的都是各部门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方面的难题,一项投资计划、一个改善经营的提案都可能是一午餐会报”的主题。按一定顺序,每个单位在开会的一个月前接到通知,对台塑的主管们来说,每次会报会都是一顿难以下咽的午餐。由于准备充分,会上主管们的汇报都很仔细,王永庆听得也仔细,问得更仔细。一次,午餐会报讨论台塑南亚公司的橡胶椅子问题。汇报者从原材料到各种费用说得头头是道,光图表就有好几页。王永庆还是不满…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石化行业,一提到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今年88岁的王永庆从白手创业到主持台湾规模最大的集团;从贫穷得无立锥之地到台湾首富;从一个米店的小伙计到拥有世界华人十大富豪之一的盛名。王永庆成功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成功六字诀”。勤“一勤天下无难事”。王永庆的这句话贯穿了他整个奋斗的人生。王永庆常说:“要常常警惕自己,稍一松懈就导致衰退,经常要有富不三代的警觉。”有了这种危机意识,他便能常常以勤俭来做事,这也是后来台塑企业一直坚持的经营理念。王永庆年幼时生活贫困,他上小学用的书包是一条粗布巾做…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的石化行业,一提到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今年88岁的王永庆从白手创业到主持台湾规模最大的集团;从贫穷得无立锥之地到台湾巨富;从一个米店小伙计到拥有世界华人十大富豪之一的盛名。王永庆成功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成功六字诀”。勤“一勤天下无难事”。王永庆的这句话贯穿了他整个奋斗的人生。王永庆常说:“要常常警惕自己,稍一松懈就导致衰退,经常要有富不过三代的警觉。”有了这种危机意识,便能以勤俭做事为常,这也是后来台塑企业一直坚持的经营观念。王永庆年幼时生活贫困,他上小学用的书包是一条粗布巾做的,…  相似文献   

7.
一个单个的企业整合成了一个产业:一个单个的产业彻底改变了一个地区的工业。因此,台塑成了台湾企业的典范,其创始人王永庆被称为“管理之神”。那么,王永庆的核心秘诀是什么?在他以九十高龄卸任前后,他又如何“安排”台塑的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香港大亨李嘉诚先生的80亿美元的财产,位居全球华人首富;台湾大亨王永庆先生则以近50亿美元的财产,位居华人第二,在世界亿万富豪中名列第16位。王永庆先生系台湾最大一家民营工业集团台湾塑胶关系集团的董事长。台塑关系集团在台湾、美国拥有60几家工厂,经营塑胶、木材、新闻、电子、水泥、矿山、纺织等行业。每年以1700亿新台币的营业额在台湾500家大型民营企业中名列榜首,在世界500家大型企业中名列第202位。台塑关系集团生产的塑胶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之冠。王永庆原来仅有小学文化,但由于他勤奋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终于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9.
虽身为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长子,却因为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在接任台塑事业几成定局的情况下离家出走,筚路褴褛,45岁的他开始独自创业  相似文献   

10.
面孔     
《英才》2008,(11):14-15
王永庆辞世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5日9点38分,在台湾有“经营之神”称号的台塑集团创始人、台塑前董事长王永庆因心肺衰竭,在新泽西一家医院过世,享年92岁。此次,王永庆是带着夫人和子女前往美国视察旗下的生产线和厂房。  相似文献   

11.
豪门虎女     
39年前,当"台塑大王"王永庆把15岁的王雪红送到美国去读中学时,他不会想到,这个当时喜欢音乐的女儿,日后会成为全球科技界的一员悍将。王雪红在创业时并没有向父亲要一分钱,而是用母亲在台北的房子做抵押,向银行借贷500万元新台币,买下了硅谷的一家公司,这就是威盛电子的前身。  相似文献   

12.
一、台塑集团的员工培训方略 台塑关系企业集团是台湾最大的工业集团,拥有几万名员工,由于经营有方,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被称为"台湾经营之神".台塑集团重视员工的训练和培养.在员工训练方面,特别重视对新进干部和科长级人员的严格训练.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有一句古训:富不过三代。因而,对于老一代创业家来说,子女的成长几乎和事业的成败一样重要。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在这方面堪称楷模。他不仅白手起家,创办了台塑帝国。在其严格的教育下.膝下子女有的驻留台塑成为企业管理核心,其他的则先后进入商界.以父亲为榜样走上创业之路,并进而成为各自领域内的翘楚。  相似文献   

14.
有“经营之神”美誉的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坐拥数百亿资产,但他在生活上却崇尚节俭,从不奢靡。他在台塑顶楼开辟了一个菜园,母亲去世前,他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除了商场必要的应酬外,他极少去碰山珍海味,最常吃的是台湾流行的家常饭。台湾人喝咖啡时喜欢加入奶精球,每次王永庆总要用小勺舀一些咖啡到装奶精的小盒子,将残留奶精涮出来再倒回咖啡杯中,一点也不浪费。  相似文献   

15.
向葵  CFP 《东方企业家》2006,(7):22-23
6月5日.89岁的台湾首富、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王永庆正式从台塑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从早年经营米店,到1954年与胞弟王永在成立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历经50余载风雨之后.王永庆的台塑关系企业王国下属100多个企业,4个上市公司,业务遍及炼油、石化、塑料、纺织、纤维、电子、能源、运输、生物科技、医疗及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纪亮 《中外管理》2007,(8):53-53
2006年6月.被誉为”华人企业管理之神”的台湾首富王永庆.在掌管台塑集团逾半个世纪后终于完成了台塑集团的权力交接。89岁的台塑创始人王永庆及其胞弟王永在同时宣布卸任.集团总裁、副总裁职位.被分别传予二人的子女——王文渊和王瑞华。职业经理人李志村接过了王永庆掌握了五十余年的帅印.成为集团董事长。  相似文献   

17.
昨天(10月15日)上午,接到台塑总管理处总经理杨兆麟电话。他说:“董事长现在美国,周末回来。你们开会(第六届全球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时,可以安排在11月11日上午请大陆贵宾来拜访董事长。”很可惜,这样难得的见面再也不可能了。王永庆的事业版图与台湾的经济发展是相互辉映的。  相似文献   

18.
王永庆老先生生前曾经跟国资委李荣融主任约定,欢迎中央企业到台塑去考察。"王永庆老先生如此开放,这是非常罕见的。"原国资委企业司司长周放生回忆说。如今,当周放生与众多见多识广的央企经理人们从台塑离去时,台塑的企业文化已然清晰地、长久地留在了他们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9.
王永庆老先生生前曾跟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约定,欢迎中央企业到台塑去考察。当我与众多见多识广的央企经理人离开台塑后,台塑的企业文化仍清晰而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相似文献   

20.
1917年,台湾台北县一个贫寒茶农之家出生了一个小孩,他就是王永庆,今天被誉为华人经营之神、"主宰台湾的第一大企业家"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自小就体会到贫穷的悲哀,内心殊多感触.小学毕业后,他到嘉义当米店的小工,而后创办小米店、碾米厂、砖厂、木材厂、台塑集团等,如今名列台湾首富.王永庆是怎样取得辉煌的呢?他最近的自述,有助于我们对他作一个深入的了解.下面是他所说的几个精彩人生片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