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国务院的工作部署,福建省从2005年10月15日开始,将对复原奶正式实施新的监管措施,凡不符合新要求的复原奶,均将给与依法查处。  相似文献   

2.
国家对复原奶的生产经销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监管办法,这对乳制品行业是一件幸事,对广大的消费者是一件幸事,对国家合理利用外汇是一件幸事,对众多的奶农更是一件幸事。  相似文献   

3.
城址类考古遗址展示对于推动文化传播及文旅事业发展作用巨大。然而,我国城址类遗址多数地面几无遗存可寻,可读性弱。城址类遗址展示中核心遗址本体“辉煌历史原貌”的再现是公众最易接受的方式,而遗址“重建、复建”又是明确被禁止的。试图从理论依据及实践设计层面探讨遗址展示的“复原再现”方式,通过跨学科及实证研究等方法,从风景园林的视角提出基于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城址类遗址展示理念。甄选有条件进行复原再现的遗址本体,通过抽象化设计复原再现其本体“历史原貌”,并探索遗址本体复原再现时避免“复建、重建”之嫌疑的展示设计方法,提升城址类考古遗址展示可读性。  相似文献   

4.
营养丰富的牛奶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离不开的好食物,也成为各商家的“必争之地”。干是,羊奶、水牛奶、骆驼奶等其他动物奶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往往会把自己打造成“最接近完美的奶”、“奶白金”等看似更胜于普通牛奶一筹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2004年4月,阜阳“大头娃娃”事件给高速发展的中国乳业当头棒喝,事后虽然有关乳品协会和企业纷纷发布诚信宣言,但消费者依然心存疑虑。近期雀巢碘超标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光明奶曝质量黑幕令人震惊。河北、浙江等地相继重演“倒奶事件”,部分奶站黯然关张,奶农忍痛卖牛……旧伤未愈,又添新痛。人们不禁要问,乳业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6.
“由于奶站属近几年才出现的经营实体,目前国家对此既没有专门的监管办法,也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原料奶中间收购环节基本处于失控状态。”这是农业部长孙政才日前在农业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联合召开的“奶站专项整治行动视频会议”上表示的。  相似文献   

7.
不知您注意到没有,现在小学生的家长在接孩子时的第一句话更多的已不再是:“今天的学习怎么样呀?”而是换成了:“今天你喝奶了吗?”这时,孩子们谅会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包装精美的小奶盒举到家长的面前说:“瞧,喝了!”这些净含量为200毫升的小奶盒里是我国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为孩子们特制的。每一个小奶盒上都印有“中国学生饮用奶”的明显标志,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草原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蒙牛”牛奶醇厚浓香,不可替代。如何让它辗转九州而不失原有品质呢?“蒙牛”创造性地采取了两项举措:一是着眼“净”,在国内第一个建起了“奶车桑拿浴车间”,奶罐车从奶源基地每向工厂送完一次奶,都在高压喷淋设备下进行酸、碱及蒸汽和开水清洗,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杜绝了陈奶残留污染新奶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草原牛奶的原汁原味;二是着眼“稠”,即着眼香浓,添加了“闪蒸”工艺,在百分之百原奶的基础上再去掉一定比例的水分,从而使草原牛奶闻更香饮更浓。仅仅在生产过程中注重产品质量是不够的,对于食用类…  相似文献   

9.
《巴蜀质量跟踪》2002,(21):23-23
眼下在许多大小超市.一些廉价酸奶竞相打着“买三送一”,“买四送一”。的招牌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这些酸奶在宣传自己的营养价值上可谓不遗余力。它们不断地炒概念.自称“健康奶”,“保健奶”、“纯天然绿色饮品”……  相似文献   

10.
2013年4月以来,国内乳企连续3次提价,奶价迅速飙升。袋装奶从1元涨到14元,用了足足3年时间;而从14元涨到18元,仅仅用了3个月。奶价迈进“2元时代”已为时不远。  相似文献   

11.
《巴蜀质量跟踪》2003,(8):36-37
近日,国内不少乳品企业用“还原奶”冒充“鲜奶”的混乱现象最近引起了各方的关注。30日从国家农业部有关部门获悉。为规范乳品市场的竞争秩序,我国将出台《鲜奶标志管理规定》,只有标注特殊标志的奶才可以以鲜奶的身份进入市场流通。这将是我国乳业新一轮洗牌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宽厚者昌     
谁也不会怀疑,当今蒙牛乳业在乳业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已与“光明”、“伊利”成三足鼎立之势。但在1999年初,蒙牛创业时,当时被伊利免职的牛根生,虽然“躲”在蒙牛的幕后,也没能逃脱继续受打击的命运。竞争对手为了封杀蒙牛,争夺奶源,蒙牛有的牛奶车半路被截,牛奶被当场倒掉。为了减少冲突和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牛根生很快制定了“收奶三不干”政策: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干(不建奶站);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干(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同时,牛根生启动“中国乳都”的概念,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打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口号,在众多场合提到伊利时都把伊利放在自己的前边,在所有的口径上都将内蒙古所有的乳品企业打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烙印。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蒙牛赢得了政府的支持,使自己的命运和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大局捆绑在一起,抬高竞争对手的同时保护了自己。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奶制品在国内的消费量迅速增加,饮用鲜牛奶、纯牛奶等液态奶已渐成习惯。然而,让消费者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每天喝的“纯牛奶”、“营养牛奶”、“高钙牛奶”等液态奶中,有一些可能是冲兑了奶粉的还原奶。还原奶,是指将奶粉经过处理和勾兑还原成的液态奶。据调查,按一定比例将还原奶掺入鲜奶中当液态奶销售,已是乳业界心照不宣的“商业秘密”。一些企业生产的超高温灭菌奶和调味奶中,还原奶的掺入比例有时高达50%。据乳业专家介绍,10多年前,我国奶源供应紧张,联合国和欧盟启动援助计划,由此把还原奶引入了中国。从营养…  相似文献   

14.
一天晚上临睡前,先生喝完一杯牛奶后,一副发现了新大陆的样子告诉我说:“我才发现,最近你每天都给我准备了三餐牛奶。”我嘲笑着他的迟钝,“你没听说过,学习航天员,一天三杯奶吗?”蒙牛老总牛根生口头总是挂着很多口号,他在近日的一个会上做演讲时说“一天三杯奶,早餐奶、晚餐奶加酸奶”,听会人员都不禁莞尔:看,牛总又在适机地为蒙牛产品做宣传了。先行提出早餐奶,晚餐奶概念的是光明,因为其当时没能将推广跟上,反而令后来者居上,使得蒙牛的早餐奶和晚餐奶风靡于超市,这为牛根生的这个口号做了最好的注解。早先牛根生常说的口号是“城市多喝…  相似文献   

15.
宽厚者昌     
谁也不会怀疑,当今蒙牛乳业在乳业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1999年初,蒙牛创业时,当时被伊利免职的牛根生,虽然“躲”在蒙牛的幕后,也没能逃脱继续受打击的命运。竞争对手为了封杀蒙牛,争夺奶源,蒙牛有的牛奶车半路被截,牛奶被当场倒掉。为了减少冲突和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牛根生很快制定了“收奶三不干”政策: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干(不建奶站);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干(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  相似文献   

16.
牛奶已经成为大家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是人体所需蛋白质、铁和钙等多种元素的基本来源,对我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要想让牛奶真正发挥作用,还要避开以下13个“雷区”:一忌文火煮奶文火煮奶会破坏牛奶中的维生素。科学的煮奶方法是用旺火反复三四次,这样不仅能保持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还能杀死牛奶中的鲁氏杆菌。二忌长时间煮长时间高温煮奶会使奶中的胶体状态的蛋白质微粒转变成凝胶状态,奶中的磷酸钙也会由酸性转为中性沉淀,从而大大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科学的热奶方法是采取隔热加温法,将鲜袋奶放人热水中5分钟即可…  相似文献   

17.
杨光 《中外管理》2008,(11):43-43
看到事物本质,才能脱胎换骨。 而刚席卷中国的“毒奶丑闻”和正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儿。  相似文献   

18.
有一家乳品企业在某城市做了一个大型促销活动,他们的营销副总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推广非常注重实效,每天在全市穿行的100辆崭新的送奶车,醒目的品牌标志.还有统一的车型颜色,本身就是流动的广告。即使没有送奶任务。我们的送奶车也要在街上开着转,这是多好的宣传方式。别的厂家根本没重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思源 《乡镇论坛》2009,(18):32-34
2008年9月6日,互联网上赫然出现一则“宁做三奶,不嫁穷人”的帖子:“要嫁就嫁得好一点……哪怕做三奶,也千万别嫁给一个跟你一样穷的人……”发帖的女孩自称“农家女”,帖子一发出,短短一天内点击量达到数十万人次,网友对此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畜牧业既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活力源头,也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九五”以来,宁夏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以清真牛羊肉奶为主的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呈现出比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优势日益突出。在国家实施“饮用奶”计划的新形势下,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春潮,如何做大,做强奶产业,成为宁夏畜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客观条件 得天独厚宁夏地处祖国内陆,俗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说法,事实也正是如此,黄河孕育着这个内陆小省,使得其发展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