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一)内容体系方面。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体系上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基本准则起统驭作用,具体准则对相关业务给出具体规定,应用指南作出进一步补充,建立了一套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相同的会计准则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也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在构建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过程中,我国注重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体现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体现了准则的双向趋同。一、双向趋同的含义自20世纪8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国发布的新会计准则构建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本文论述了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价值意义,强调了新准则的中国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和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跨国投资和并购变得越发激烈,不断推动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尽管中国新准则已基本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但是仍存在着部分差异,要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等效,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本文阐述了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的作用,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准则体系和具体准则差异等方面对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差异比较分析,并从学习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外会计准则趋同和等效的对策,以期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等效带来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体系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准则全球趋同是资本市场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原有的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增了2颂具体准则。新具体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也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东艳  姜璐璐 《活力》2006,(6):91-91
现行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指我国于1992年11月第一次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原会计基本准则)。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2006年我国将构建起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小企业除外)各项经济业务的、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该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国际社会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世界各国正在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步伐,我国也在积极地朝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向努力。我国在会计准则趋同中面临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全面贯彻、实施新会计准则,稳步推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国际会计发展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华 《会计之友》2008,(2):105-10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国际社会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世界各国正在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步伐,我国也在积极地朝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向努力.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面临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全面贯彻、实施新会计准则,稳步推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国际会计发展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它包括了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基本构建起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同时又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本文通过新旧债务重组准则内容的比较,来说明新准则的变动特点,最后对贯彻落实新准则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l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构建起一套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能够独立实施和执行的、与国际会计标准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回顾了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个别到整体的发展建设历程,发现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渗透着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和趋同的理念,直至新准则的颁布,达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趋同。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正式建立;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本文首先通过叙述新会计准则体系确立的背景,然后归纳了新旧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主要变化,分析了新准则所体现出来的新的观念以及实施新准则的深远意义,最后探讨了会计准则的变革对我国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修订前后的差异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制定或修订的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基本构建起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同时又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本文从财务会计理论入手,对新、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内容进行比较,对新准则修订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进行评析,最后对贯彻落实准则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会计准则产生渊源的研究视角入手,分析了会计准则趋同的历史法律根源,探讨了当今世界会计准则体系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向发展的现象。同时结合我国实际,从经济学角度对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国际会计准则尝试与我国新准则的趋同,认为路径与选择是在维护本国利益基础之上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14.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也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世界商业语言同一的要求越来越为迫切,会计准则作为世界商业语言,全球趋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全球资本国际化、维护国家自身利益诉求的必要要求。本文分析新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和特殊性,深入探讨了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国际趋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正式建立;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本文首先通过叙述新会计准则体系确立的背景,然后归纳了新旧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主要变化,分析了新准则所体现出来的新的观念以及实施新准则的深远意义,最后探讨了会计准则的变革对我国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出台,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即将建立。本文着重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和趋同中仍应体现中国特色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新会计准则体系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从而基本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会计准则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全面确立了为报告使用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相关、真实、可靠、公允会计信息的企业财务报告目标,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也兼顾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会计习惯。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我国构建了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并将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实施。该体系包含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就是其中之一。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有许多改进之处,笔者主要针对新《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胡玉红 《价值工程》2010,29(28):62-6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国际化呈现出全球加速的趋势,作为规范会计信息标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核心。尽管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发布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的准则体系,然而由于我国会计改革起步较晚,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基于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分析,提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面临的一些障碍,并针对这些障碍提出我国应采取的一些策略建议,以期能够对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被业界称为是中国会计行业里程碑,且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性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已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并将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新准则由基本会计准则及具体会计准则组成,基本涵盖了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大部分内容,新会计准则将给企业的利润计算带来大幅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